什么樣的企業才算“牛”?青浦推導了一條公式,考考你的數學頭腦!
來源:上觀區情2018.2.6
“Σ(企業各指標值÷基準值)×指標權重×100+加分項”,這是青浦區為綜合評價一家企業而新近推導出的一條“公式”。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根據《青浦區工業企業綜合評價暫行辦法》,今年青浦區將在工業企業中根據上述“公式”試行企業綜合評價,并建立基于評價結果的差別化政策,更精準地服務企業、引導產業發展,明年該評價機制將實現青浦全區工業、服務業企業的“全覆蓋”。
青浦區經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實現經濟更高質量發展,青浦在企業綜合評價以及分類施政、精準施政方面已開展了一年多的專題調研,這條“公式”,就是調研的主要成果之一。該公式區分對待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和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如對于規上企業,設“畝均稅收”、“畝均產值”和“萬元產值能耗”三項指標,權重分別為0.6、0.3和0.1,對于規下企業則只設“畝均稅收”一項指標。所謂“基準值”也只針對規上企業,畝均稅收、畝均產值的基準值為《上海市開發區統計手冊》公布的上年度青浦區制造業單位土地產值、單位土地稅收平均值的1.5倍,萬元產值能耗基準值則參照《上海產業能效指南》,分行業標準執行。“之所以不把畝均稅收、畝均產值的平均值直接作為基準值,而要乘以1.5,是想要更好體現優勢企業和低效企業之間的差距,又避免因差距過大而導致數據失真。”另外,企業的每項指標最高得分不得超過該項權數的1.5倍,超過即以權數的1.5倍計算。
比如,假設一家企業年產稅3700萬,占地面積72畝,畝均稅收即為51.4萬;根據《上海市開發區統計手冊》的統計數據,上年度青浦區制造業畝均稅收為20.5萬,乘以1.5后是30.75萬,則該企業在畝均稅收這一項上的得分為100.3分,由于超出了權數的1.5倍即90分,故按90分計入總分。
記者了解到,今后青浦將對相關企業每年開展一次綜合評價工作,并根據企業得分情況,按規模以上、規模以下分別進行排序,將工業企業分為ABCD四類,分別是“優先發展類”、“鼓勵提升類”、“調整轉型類”和“整治淘汰類”。“評價辦法的出臺,給我們制定差異化、精細化的企業扶持政策提供了更科學的依據。對于A類企業,區里將給予優先保障用地需要、優先進行項目核準備案、優先給予人才獎勵政策支持及人才公寓配套、優先申報區級以上各類扶持獎勵政策等扶持,而C類企業則不得享受除技改投入、科技、人才外其他各項優惠獎勵政策,D類企業不得享受各類扶持獎勵政策,一律納入全區產業結構調整目錄。”青浦區經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這套機制的評價對象,目前定為青浦全區范圍內除電廠和燃氣、給排水、垃圾焚燒、污水處理行業的所有工業企業。當然,一條“公式”較難靈活、全面評價一個企業的綜合狀態, 考慮到這點,青浦區還在“公式”的基礎上設置了若干“加分項”和“調檔項”。比如,屬于青浦區主導產業或重點功能平臺的,可加2分;屬于高新技術企業,加1分;獲得中國名牌或中國馳名商標稱號,加2分;根據吸納本地勞動力人數占比,達到50%的加1分,每超10%加1分(最多加3分);在境內外主要資本市場IPO(或借殼)上市,加2分。算好分數、排名定檔時,屬于國家、省市產業結構調整目錄淘汰類、限制類行業或落后工藝的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實行“一票否決”,直接歸為“調整轉型類”或“整治淘汰類”;經區相關部門認定的科技型、成長型、“四新”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實行“一票通過”,直接歸為“優先發展類”或“鼓勵提升類”。此外,符合青浦產業發展導向的重點培育企業不予列入“整治淘汰類”,不符合青浦產業發展導向的企業不予列入“優先發展類”。
“通過這樣科學、靈活的企業綜合評價機制,我們將對企業和園區分類施策,提高政策的精準性和協同性,通過差別化政策促進優勝劣汰,加大對優質企業扶持力度的同時,加快低效企業調整轉型和落后過剩產能退出。”青浦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更多資訊
-
強化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策源功能,共育國際一流創新生態!程向民帶隊深入區重點企業調研2023.9.8
9月6日上午,松江區委書記程向民帶隊深入部分區重點企業開展調查研究,了解企業發展狀況,傾聽企業訴求建議,并會同相關部門現場協調解決企業發展難題。程向民指出,要強化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策源功能,著眼“從… 查看詳情 >
-
來楊浦這個“秘境花園”,在綠意中感受靜謐2023.9.8
近日,第四批50個上海市民“家門口的好去處”名單出爐。楊浦的學悅風詠書社、復興島公園、228街坊、長陽創谷活力中心、楊樹浦電廠遺跡公園共5處獲評。 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本次新入選的復興島公園,… 查看詳情 >
-
“大零號灣”、“天工之家”……上海閔行高質量發展亮點多2023.9.8
高校科技成果如何高效轉化?科學家與資本如何溝通?養老服務能力如何建設? 激活科技創新“主引擎”,打造產城融合“新高地”,上海閔行區積極回應市民對城市功能品質提升和美好生活期待。9月7日,記者對“大零號… 查看詳情 >
-
閔行立足“一南一北”戰略支點,打造創新開放發展新高地2023.9.8
在南部“大零號灣”,一條“從0到1,到10,再到100”的科技創新生態鏈初步構建,環高校科創帶已具規模,科學家創業形成氣候,硬科技企業達3000多家,其中60%-70%為高校師生校友企業……科學家、企…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