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調研發現,居民在歷史建筑上搭了10年的違章“灶披間”,結果……
來源:上觀區情2018.2.23

位于四川北路85號的大橋大樓,原名大橋公寓,始建于1935年,整體為現代派風格。曾為日本憲兵司令部、淞滬警備司令部等使用。2005年入選上海市第四批優秀歷史建筑。
然而,近期虹口區四川北路街道干部在調研時,聽取了居民對保護歷史老建筑的意見建議后發現,居民反映最為集中的,就是歷史老建筑亂搭建等問題。比如,大橋大樓的公共陽臺上,竟被居民私自搭建的7間“灶披間”,十分不雅觀,而且極易發生火災。
街道干部進一步調研走訪了解到,多年前,大橋大樓二樓的居民紛紛在公用陽臺上用易燃的彩鋼板,搭建起了“灶披間”用于燒菜做飯。這些彩鋼板,距離陽臺上方的高壓線僅10余公分,火災隱患十分突出。周邊居民們對此反響強烈,要求街道拆除已存在了10年的違章“灶披間”,恢復歷史建筑的本來面目,確保居民的居住安全。
為此,四川北路街道下定決心,必須對此第一時間重點解決。街道會同居委干部開展走訪排摸,了解涉及違建的7戶居民的不同困難和訴求,逐戶制定個性化預案,并把后期對陽臺墻面的修復以及幫助居民統一安裝晾衣架等一并納入方案中,讓居民知曉;同時張貼告知書,工作人員頂風冒雪地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宣傳拆除違建的有關政策和規定,講明潛在的火災隱患,從而爭取到搭建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歷史老建筑的違建問題,不能一拆了之,而應該將相關的方案告訴居民,幫助居民解決些實際困難。大橋大樓居民晾衣有困難,此次街道就統一幫助解決。”四川北路街道黨工委書記李銘告訴記者。
拆違當天,考慮到違章“灶披間”被拆除,影響居民中午燒飯,街道為相關居民每家每戶分發了午餐面包。隨后,市容、環衛等部門在第一時間清運了所有拆后垃圾,并為所有二樓住戶的曬臺打掃干凈。
據介紹,虹口區四川北路街道是歷史老建筑相對較多的街區。根據這一情況,該街道在大調研時,特別關注歷史建筑的狀況,并廣泛征詢居民的意見。
位于四川北路1274號的四行大樓始建于1932年,建筑面積3102平方米,立面均衡對稱,褐色面磚飾面,頂層設一排排出陽臺。原設計為旅館,后作公寓,多為銀行職員居住。也是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筑。
該樓2—5樓居住著近70戶居民,但由于各種原因,一些居民將各類雜物、廢棄自行車等堆放在大樓南側和北側的消防通道,堵塞了疏散通道的通行,其中北側消防通道更是完全堵死。這些雜物基本為可燃物,一旦發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
為此四川北路街道探索運行樓道堆物標準化模式,即對標高標準管理,實行“排查檢查、先行通知、依法責令、逐戶告知、強制整改、后續固守、強化宣傳”等流程,會同虹口區消防支隊,對堵塞消防通道的違法行為開具了責令整改通知書,對每戶住戶進行面對面的告知并簽收回執。在完成前期依法告知后,街道和消防、公安、城管、房管、市容等多部門一起,組織整治力量70多人,對該處的消防違法行為進行強制整改,現場清理出各類垃圾近20噸,將大樓南側、北側的消防通道全部強制清理。
街道在調研中還發現,位于歷史街區內的長春路上,由于歷史原因,沿街11家店鋪不同程度的侵占了人行道,且多為小餐飲,環境衛生差、安全隱患多,居民意見較大。在多次實地查看,了解各個違建的實際情況之后,街道干部主動約見商家,耐心細致地宣傳、告知有關規定,主動將矛盾化解在前,最終使得拆違順利進行。
更多資訊
-
總投資6.6億元的功能型平臺,如何成為推動未來產業的“頂梁柱”2023.9.7
在日本工作30多年后,2019年葉際平博士決定回國,大膽嘗試建立一家“電池醫院”。 “我記得有一次,我和同濟大學的余卓平教授聊了很久。”葉際平說,“當時就開玩笑地說,如果你們建個‘汽車醫院’,我就回來… 查看詳情 >
-
預計明年年中正式開放,桃浦智創城新添一處綜合型養老社區2023.9.7
桃浦智創城在新一輪轉型啟動時,就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作為推動轉型蝶變中的重要一環,在規劃布局中,除了規劃建設約110萬平方米的高品質住宅外,還在毗鄰住宅處規劃建設一處高端養老配套設施,后引入高端康養服務… 查看詳情 >
-
位于嘉定新城中央活動區,這個重大產業項目傳來新進展2023.9.7
日前,位于嘉定新城中央活動區的海螺創業嘉定新城總部基地研發中心項目傳出新進展,一期工程即將進入玻璃幕墻安裝階段,二期工程地下結構建設進入集中施工期。 9月5日下午,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一期工程主體結構… 查看詳情 >
-
同濟大學科技園:以技術創新推動未來產業建設,校地企共謀變革發展2023.9.7
全過程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力,全方位提升創新產業競爭力,全要素激發創新生態生長力,全領域彰顯創新環境吸引力——日前召開的十一屆區委七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楊浦區委關于貫徹落實十二屆市委三次全會精神 深化高…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