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名家工作室紛紛落戶市郊金山,帶來了什么

來源:上觀區情2018.2.26

摘要:“通過‘名家’帶‘民星’,可以更好地滿足基層百姓的文化需求。”金山區文廣影視局黨委書記、局長陸引娟告訴記者。

2月26日,在金山區文化館,一場“水墨緣·金山情——水墨緣研修班作品展”拉開帷幕,滬上著名的中國畫家,原上大美院副院長、教授張培礎和他的學生們攜國畫作品,為金山市民展現了一處水墨丹青的唯美世界。

這次畫展的舉辦,是金山區不斷引進名家工作室帶來的成果之一。迄今為止,除了國畫名家張培礎,越劇王子趙志剛、滬劇王子孫徐春、錫劇王子潘佩瓊、著名主持人葛明銘、滑稽名家錢程、舞蹈家胡嘉祿的文化名家工作室也已陸續落戶金山。

據介紹,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張培礎的中國畫《閃光》就在國內美術界產生了很大影響,《人民畫報》及各美術專業刊物相繼刊登發表,之后上海中小學美術教材也將其選之為國畫人物范作。退休后,張培礎又創立“水墨緣國畫工作室”,培養了一大批滬上美術年輕才俊。

此次國畫展覽將一直持續到3月12日。期間,共展出近80件作品供市民參觀欣賞,這當中有張培礎老師等國內知名畫家的墨寶,也有曾在水墨緣工作室學習過的魏志善等滬上知名畫家的力作,還有水墨緣工作室學員的新作,包括金山區的部分畫家。在作品的題材方面,有表現當代社會主旋律的嚴肅題材,也有反映各地民情風俗的人文題材,還有部分反映作者寫實能力的寫生作品。從表現的方式手法看,有的寫意奔放,豪情萬丈;有的勾勒細膩,幽情委婉……

為發揮好名家工作室的藝術輻射效應,張培礎文化名家工作室將立足金山發展,開展一系列的藝術交流、創作、研討、展示和公益培訓等活動。2018年伊始,國畫展的舉辦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畫展結束后,所有作品還將結集出版,相輔相成,為金山美術界帶來一縷春風、一片春意。

為了促進地區文化繁榮,金山區在2017年出臺了文化人才新政——《金山區關于進一步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辦法(試行)》,并于11月7日起正式施行一系列文藝獎勵實施細則,比如《金山區文化名家工作室資金扶持實施細則》、《金山區青年文化創客扶持辦法實施細則》、《金山區文化系統首席崗位聘任制實施細則》、《金山區社區業余文化團隊建設與發展扶持資金補貼辦法》等。其中特別提出,要扶持建立金山區“文化名家工作室”,堅持分期分批穩妥推進的原則,嚴格甄選、寧缺毋濫,每年新增扶持數量不超過5個。

“通過‘名家’帶‘民星’,可以更好地滿足基層百姓的文化需求。”金山區文廣影視局黨委書記、局長陸引娟告訴記者,春節前,自己在朱涇鎮臨東居委會調研時,那里的社區錫劇團就反映,隨著觀眾賞戲要求愈來愈高,他們自編自演的劇目已不能滿足需求,希望得到專業老師指導。幾天之后,區文化館就將金山名家工作室的錫劇名家潘佩瓊請到了基層,并納入常態長效機制,最大程度滿足基層文藝愛好者的迫切需要。當天,在社區里,從經典曲目《珍珠塔》到《金玉奴》,從基本表演到基本唱腔,潘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讓現場的阿姨媽媽們受益匪淺,贏得掌聲不斷。

據了解,2015年6月20日,越劇王子趙志剛、滬劇王子孫徐春、錫劇王子潘佩瓊和著名主持人葛明銘在金山區聯袂成立各自的名家工作室后,他們儼然把金山當成了“家”。葛明銘在每個月的最后一個周末,都會來到金山區文化館為大家主持“上海故事匯”。去年,作為2017年度內地與港澳文化交流重點項目暨中華文化聯誼會重點支持項目,“越風畫韻——2017上海金山農民畫·經典越劇香港展演”活動在香港舉行,由上海金山趙氏工坊出品、趙志剛執導并主演的越劇清唱劇 《紅樓夢》,首次引入西方清唱劇的形式,令香港觀眾耳目一新。

近年來,在金山區政府的支持下,金山趙氏工坊已連續兩年推出原創大戲,在公演中得到觀眾好評。而越劇清唱劇《紅樓夢》的演出,舞美設計、大觀園舞臺背景等都運用了金山農民畫元素,動靜之間,兩種藝術形式完美交融。

除大型演出外,名家孫徐春和潘佩瓊還常常參加金山本土戲曲愛好者組織的各類演出活動,與他們一起表演,并現場指導、點評,依靠“名家帶民星”的方式幫助提升業余戲曲愛好者的藝術表演水平。同時,名家們還為金山的文化發展勞心勞力。比如,葛明銘結合“美麗鄉村行”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兩大主題編寫金山故事并深入基層參加演出,潘佩瓊受邀擔任金山實驗小學錫劇藝術團的指導教授,趙志剛則提出讓“趙氏工坊”和金山農民畫家結對,用農民畫呈現越劇的風采。

“一方面,讓郊區百姓近距離享受優質文化節目,另一方面,通過這些名人工作室的大力宣傳,金山的影響力也在逐漸提升。”金山區文化館館長陳為民表示,名家們在金山開設工作室并不是擺設,他們都很樂意為金山文化創意產業出謀獻策,還會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讓更多文化產業項目落戶金山,帶動地區文化事業繁榮。據透露,今年,金山區還將與幾家藝術院團展開緊密合作,屆時有望整合引入更多優質資源,以滿足市郊百姓日益增長的文藝需求。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