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一家家機器人企業爭相入駐,讓小鎮上的閑置廠房突然變成了“香餑餑”

來源:上觀區情 2018.7.3

摘要:“這首先得益于G60科創走廊的規劃布局,泗涇被納入其中的人工智能產業板塊。如今,隨著G60科創走廊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提升,這一板塊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主動前來考察、洽談、落戶。”泗涇鎮黨委書記沈雪峰告訴記者。

“一年前,這幾十畝地上的閑置廠房還讓我頭疼。沒想到,到目前,不僅所有廠房已接近滿租,這里還搖身變成了高端產業園,一口氣引進了五六家機器人企業……”說這話的,是松江區泗涇鎮上一家“白馬磨具機器人產業園”的業主李欣。

原來,這個小型園區之前一直是做磨具的,同時對外出租廠房,不僅產業比較低端,還存在安全隱患和五違等問題,前兩年成為鎮里整治的重點。然而,隨著磨具企業轉移到外地,“如何把大量閑置廠房快速租出去”又成了困擾李欣的新難題。讓他喜出望外的是,自從掛上一塊“機器人產業園”的牌子,經過鎮里的統一規劃、統一招商,這里的廠房突然變成了“香餑餑”,機器人企業一家接一家地落戶過來。

同樣出現喜人變化的,還有另一處50畝存量廠房。這片廠房也屬于私人小業主,之前集聚了五金加工等一批低端制造企業,產出較低,還帶來了安全、環保等各類問題。但如今,經過一番整治,廠區騰籠換鳥,也變身成了一家“華電機器人工業園區”,已成功吸引5家機器人企業入駐。

這兩個案例,正是松江泗涇鎮產業“換血升級”的縮影。“過去兩年,泗涇鎮在‘五違四必’整治中共淘汰‘三高一低’小微企業182家,拆除無證企業83家,取締各類市場9個,騰出工業廠房38萬平方米……與此同時,更具競爭力的智能制造產業也在悄然崛起。”泗涇鎮經發辦負責人朱雯告訴記者,以前,鎮里也有幾大主導產業,但每個主導產業也僅有一兩家龍頭企業帶動;現在不一樣了,作為鎮里最大的主導產業,智能制造產業已成功吸引了27家相關領域的企業落戶。去年一年,泗涇鎮智能制造產業的稅收同比翻了一番,今年保守估計也至少維持這樣的“業績”。

說起鎮里的機器人企業,朱雯“如數家珍”:柯馬公司,主要從事汽車智能生產線的研發生產,并率先在柔性機器人領域形成優勢,去年的年產值達到18億元,稅收1.79億元,接下來還將把公司亞太總部落戶過來;中建材凱盛機器人公司,主要研發生產玻璃搬運機器人,5年內預計利稅可達10億元,并將集聚百名博士、千名人才的團隊;爐石公司,主要研發視聽設備智能系統,雖然目前還沒有驚人產出,但被行業人士看好,未來快速增長的潛力不小……總體來看,這些智能制造企業已逐漸形成了一個產業鏈,包括汽車智能生產線、試聽設備智能系統、全行業智能解決方案等,不少企業還帶動上下游的相關企業落戶過來。

智能制造企業為何在一個小鎮上快速集聚?“這首先得益于G60科創走廊的規劃布局,泗涇被納入其中的人工智能產業板塊。如今,隨著G60科創走廊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提升,這一板塊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主動前來考察、洽談、落戶。”泗涇鎮黨委書記沈雪峰告訴記者,前不久,敦和公司正式落戶泗涇鎮,主要研發生產汽車裝備智能生產線,今后將把這里作為企業發展的“橋頭堡”,而這家企業的到來,竟源于他們在高速公路上看到了G60科創走廊廣告,于是“慕名”尋過來,最終落戶泗涇小鎮。

另一個重要因素,則在于“泗涇鎮智能制造雙創小鎮”的規劃和引導。據透露,這個特色小鎮板塊規劃面積在3600畝,位于泗涇鎮區的東南面,將圍繞“智能制造產業”促進產城融合,進行產業、居住、商務配套等全方位的布局,力爭以“小鎮”的形態承載新經濟,讓高端人士匯聚到小鎮上愜意地工作和生活。最近,小鎮已開始加緊編制商業布點的具體規劃。

政策疊加效應也將在這里體現出來。據透露,今年,泗涇鎮將出臺智能制造雙創小鎮的產業政策,屆時將圍繞松江區關于G60科創走廊的60條扶持政策進行疊加。比如,智能制造企業落戶過來,除了有人才租房補貼,要是購買廠房還會有10%的補貼,最高可達1000萬元。而且,雙創小鎮還將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財政扶持力度,在多個方面對初創企業給予“雪中送炭”。

值得一提的是,眼下,泗涇鎮專門籌措的166套人才公寓已全部裝修好,就等著智能制造相關領域的各種人才“拎包入住”了。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