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非法攀爬,幾秒之內實現實時預警|“光纖振動傳感技術”用于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
來源:上觀區情 2018.7.5
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是世界首座六線鐵路大橋。這里是京滬高速鐵路和滬漢蓉鐵路的越江通道,兩側為南京地鐵S3號線。如此交通要道,萬一發生非法攀爬防護欄越界事件,后果不堪設想。
就在幾個月前,南京派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合作,在大橋上鋪設了分布式光纖探測與定位系統,可以幾秒內實現實時預警,對全程監控范圍突發事件進行定位,為應急處置提供準確的依據。
可以聽清楚“什么在動”“怎么動”
就像人的“感知神經系統”一樣,由上海光機所自主研發的“光纖振動傳感技術”,可用于鐵路、橋梁、油氣管線和海底,通過連續監測對光纖沿線的外界擾動進行精確感知和精準定位,填補了國內空白。通過不同的模型識別,這一技術一般在幾秒之內就可以實現預警,過去只能聽到“有無動靜”,如今可以聽清楚“什么在動”“怎么動”。
2016年11月,從金華到溫州的高鐵沿線發生了局域小型山體滑坡,正是這一光纖探測與定位系統第一時間發出了緊急報警。當應急維修人員半夜12點趕到,發現掉落的石頭正好被網兜住了,再晚來一步可能就會有險情。
上海光機所研究員葉青告訴記者,這一技術可以測量到光纖任意位置的被測量(振動、溫度、應力)在時間和空間的信息分布,假設有人正在砸墻,就無需等到墻被砸出了洞才得知。目前,可以實現單機雙通道80公里的安全監測,如果每一米等效一個傳感器,相當于一根光纖集成了80000個傳感器。
如此“高精尖”的技術,其安裝并不復雜。鋪設在地下的光纜原本就有多條芯,只需占用其中一根即可。利用既有光纜,實現鐵路沿線安全監測,亦屬國際首創。
光纖應用里程達200公里
光纖振動傳感技術,是如何從上海的實驗室走出去的?葉青介紹,這一技術發展成熟以后,不少企業找上門來洽談合作。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業務范圍正好涵蓋了長三角地區,計劃先在這個區域做出口碑,再輻射全國。再加上高鐵發展迅速,市場前景廣闊,他們的技術正好有用武之地。于是,雙方一拍即合。
上海光機所、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和南京派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三家單位通過近3年的產學研合作,實現了從“核心科學技術研發——產業化轉化——行業應用”全鏈條式過程,將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成功應用到鐵路沿線的安全監測中。
團隊先后承擔了淮南線、金溫高鐵、寧蕪線、京滬/滬蓉高鐵大勝關大橋沿線光纖綜合安全監測工程示范試驗系統的建設,光纖應用里程達200公里,對鐵路沿線光電纜斷線、路基激擾(如機械/人工挖掘)、異常溫升、山體滑移、塹坡落石、外部入侵等進行全天候實時監控和預警。
更多資訊
-
優化創新生態,“孵化”創業夢想!張江努力助推初創企業成長為“參天大樹”2023.6.19
“張江集聚了各類高新技術行業,很多企業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充滿著奮斗氣息。”疊境數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張朝華日前對記者說,張江科學城正日新月異變化著,他見證了一個個產業園區的崛起、一家家科研機構… 查看詳情 >
-
老廠房變身創新城市空間,上海舊改展“定海之窗”開幕2023.5.26
昔日的廢棄廠房經過社區規劃師改造后完成“華麗轉身”,成為城市創新空間、社區歷史的展示窗口。5月25日,楊浦區2023年度“大家微講堂”定海專場在全新面向公眾開放的“定海人家”展廳舉行。 本期“大家微講… 查看詳情 >
-
中國野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如今,“功能花卉開發”將成新賽道2023.5.25
我國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也是世界最大的花卉生產國…… “中國野生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但如今,我國花卉種業發展嚴重滯后,月季、百合等主要商業花卉品種90%以上依賴進口……” 記者從近日在滬舉… 查看詳情 >
-
養蟾蜍,種繡球……上海這座原生態小島上,鄉村“新經濟”如火如荼2023.5.24
農村小島也有鄉村“新經濟”。 說起鄉村養殖業,養雞鴨牛羊、養魚蝦蟹貝都屢見不鮮,可你見過養蟾蜍嗎?數百萬只蟾蜍在養殖基地內蹦跳,場景頗為震撼。再說鄉村種植業,種菜、種果樹乃至培育菌菇都司空見慣,但在鄉…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