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首次走上上海的拍賣臺,6個標的總成交金額近150萬元
來源:上觀2018.7.11

科技成果轉化除了在交易所掛牌,還有啥市場化的好辦法?到拍賣會上亮相去!今天下午,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指導,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以下簡稱東部中心)、上海國際商品拍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國拍)和上海申創中小企業合作交流促進中心(以下簡稱申創)聯合舉辦的“2018首屆上海國際技術拍賣會”拉開帷幕。這也是科技部今年5月下旬印發《關于技術市場發展的若干意見》之后,上海首次舉辦的技術成果專場拍賣會。
2018年3月中旬,東部中心聯合上海國拍、申創開始策劃本場技術拍賣會,到今天拍賣會正式啟動,歷時近4個月。4個月中,合作三方共建“上海國際技術拍賣平臺”,以平臺為主體共同推進、策劃、組織此次拍賣會。籌備初期,東部中心在自建成果庫中調取有交易潛質的技術,通過走訪上海海洋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交通大學、上海大學、上海海事大學、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上海北京大學微電子研究院等20多家科研單位,力邀其科研管理負責人、科研團隊嘗試技術拍賣的交易新方式。
團隊還調研了宇墨企業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高航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冠研(上海)專利技術有限公司等10多家技術轉移服務機構,探討以技術拍賣作為技術轉移服務新路徑的可行性。此外,平臺還舉辦了多種形式的項目對接會,包括長三角創新合作發展論壇、上交會創智匯項目路演、“走進高校”系列產學研對接會、2018倫敦科技周中國行上海站、2018中日大學論壇、一對一項目精準對接會等12場活動,尋找意向技術合作方。經過充分籌備,主辦方從來自高校、院所、企業的86件專利中精心篩選出6件標的,涵蓋了影視圖像分析、化工、生物醫藥等熱門技術領域。
果然,本場拍賣會上,6件經過反復篩選的優質標的成了現場炙手可熱的“爭奪對象”,成交總金額142.8萬元。標的1是由上海海洋大學提供的發明專利“一種果蔬保鮮劑及其制備方法”以及“緩釋性食品保鮮薄膜及其制備方法”,最終以15萬成交;標的2是由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提供的發明專利“一種通過沉積Ni1-xTix 合金層外延生長NiSiGe材料的方法”,最終以10萬元成交;標的3是由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提供的發明專利“一種PVC/農用廢棄物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最終被212號買受人以30萬元的價格拍得;標的4是由廣州森睦廣告公司提供的軟件著作權“一款影視行業通用型軟件”,最終被220號買受人以60萬元拍得;標的5是由上海珀理玫化學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發明專利“拉擠用聚氨酯樹脂的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最終以7.8萬元成交;標的6是由冠研(上海)專利技術有限公司、上海珀理玫化學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發明專利“一種可生物降解的兩親性高分子化合物”,它還分別擁有美國專利和日本專利,最終被217號競買人以20萬元成交。
與會的一些專家表示,一方面是大量的科技成果在本市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中養在深閨,找不到好買家或者賣不出好價錢,另一方面,上海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的建設、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以及老百姓的消費升級需求,都呼喚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能夠走向市場,飛入尋常百姓家。拍賣作為一種公開透明的物資和無形資產的交易方式,能夠實現“交易機會更多,交易成本更低”的目的,目前,浙江、廣東以及青島等省市已經有了科技成果走上拍賣臺的先例,相形之下,上海目前科技成果的市場轉化方式還僅僅限于在交易所掛牌、“一對一”地開展交易這種形式。引入拍賣這種方式,可以對傳統技術交易方式形成有效補充,其公開透明的操作模式、高度市場化的定價機制和規范的交易流程,為技術交易提供有利保障。
與會專家還指出,與物資拍賣、商標等無形資產拍賣等相比,技術拍賣的難度更大,它并非是簡單的一次性交割,拍賣完成后原技術持有人需提供后續的技術服務支持,它也是科技成果走上拍賣臺以后最終能否實現市場化的關鍵。
為此,東部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發揮上海市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的功能作用,讓科技中介服務機構順利地深入技術轉移轉化各個環節,結合“創新券”和專家顧問團,提供一系列政策支持和配套服務,引導支持有條件的技術轉移機構為此次拍賣后的科技成果落地提供專業化服務(技術交易備案、成果熟化、戰略規劃等),從而帶動上海技術轉移體系結構的優化,提升技術轉移體系的整體效能。
更多資訊
-
優化創新生態,“孵化”創業夢想!張江努力助推初創企業成長為“參天大樹”2023.6.19
“張江集聚了各類高新技術行業,很多企業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充滿著奮斗氣息。”疊境數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張朝華日前對記者說,張江科學城正日新月異變化著,他見證了一個個產業園區的崛起、一家家科研機構… 查看詳情 >
-
老廠房變身創新城市空間,上海舊改展“定海之窗”開幕2023.5.26
昔日的廢棄廠房經過社區規劃師改造后完成“華麗轉身”,成為城市創新空間、社區歷史的展示窗口。5月25日,楊浦區2023年度“大家微講堂”定海專場在全新面向公眾開放的“定海人家”展廳舉行。 本期“大家微講… 查看詳情 >
-
中國野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如今,“功能花卉開發”將成新賽道2023.5.25
我國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也是世界最大的花卉生產國…… “中國野生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但如今,我國花卉種業發展嚴重滯后,月季、百合等主要商業花卉品種90%以上依賴進口……” 記者從近日在滬舉… 查看詳情 >
-
養蟾蜍,種繡球……上海這座原生態小島上,鄉村“新經濟”如火如荼2023.5.24
農村小島也有鄉村“新經濟”。 說起鄉村養殖業,養雞鴨牛羊、養魚蝦蟹貝都屢見不鮮,可你見過養蟾蜍嗎?數百萬只蟾蜍在養殖基地內蹦跳,場景頗為震撼。再說鄉村種植業,種菜、種果樹乃至培育菌菇都司空見慣,但在鄉…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