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個以項目法人化模式運作的產業成果轉化機構誕生了
來源:上觀2018.7.27

上海首個以項目法人化模式運作的成果轉化機構——浦東新區產業創新中心今天正式揭牌成立。浦東還將設立產業創新中心發展專項資金,支持有市場潛力的科技創新項目,以法人公司的形式,實現科技成果轉化。
不久前,浦東新區區委、區政府印發了《關于促進浦東新區產業創新中心發展的實施方案》。《方案》提出以“項目法人化”為總體思路,賦予產業創新中心建立新型運行管理機制,在治理結構、管辦分離、績效考評及分配激勵等方面先行先試。中心將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組織架構包括理事會、中心、專家咨詢委員會三個層面。理事會是中心的決策機構;中心負責構建“1+X”協同創新網絡(即1個產業創新中心+X個國資公司),并以項目法人化、方案定制化、管理契約化為特色,尋找發現有科技成果轉化前景的項目、具備較強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專業團隊和領軍人才,委托國企相關人員以“項目經理”方式納入管理體系,以股權投資形式入股項目法人公司,推動科技成果在浦東新區范圍落地轉化;專家咨詢委員會是中心的咨詢機構,成員包括技術前沿專家、知名投資人、領軍企業負責人、法務、財務專家等,主要負責對投資項目進行決策咨詢和技術指導,為中心推薦優秀人才和創新成果,指導遴選項目團隊和相關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
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翁祖亮為產業創新中心揭牌。
浦東新區政協副主席、區科經委主任唐石青表示,全球科創中心建設既要有科技創新成果,也要有產業轉化能力。從國內外經驗來看,科技創新到經濟創新、產業創新,需要一個有力的平臺,作為組織者、整合者和推動者,將各類政府資源、市場資源、科技創新資源集聚起來,加速實現科技成果的產業化轉換。“浦東產業創新中心就是希望做這樣的平臺,中心將以市場化遴選機制,從廣大高校、科研院所、民間創新中,發現有潛力的項目,同時幫助這些項目的研發團隊組建項目法人公司,充分運用市場化手段,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據悉,中心將重點聚焦生命科學與生物醫藥、集成電路與計算科學、腦科學與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高端裝備與智能制造、物聯網、大數據、光子科學與技術等浦東優勢領域。
記者了解到,浦東還將設立產業創新中心發展專項資金,支持中心建設和科技成果轉化。資金來源由張江科學城專項發展資金專門安排,主要用于經理事會批準的成果轉化項目建設。專項資金投入比例原則上最高不超過項目注冊資本金的30%,且不作為第一大股東;原則上投入金額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對重大成果轉化項目,可適度提高支持金額。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浦東新區區長杭迎偉為首批咨詢委員會專家授予證書。
今天,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所所長、張江實驗室主任王曦,腫瘤藥理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藥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浦東新區科協主席丁健,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首席科學家丁文江,上海投資咨詢公司總經理戴建敏,協力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游閩健,武岳峰資本創始合伙人武平等6位專業人士還受聘成為浦東新區產業創新中心專家咨詢委員會第一批專家。
更多資訊
-
優化創新生態,“孵化”創業夢想!張江努力助推初創企業成長為“參天大樹”2023.6.19
“張江集聚了各類高新技術行業,很多企業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充滿著奮斗氣息。”疊境數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張朝華日前對記者說,張江科學城正日新月異變化著,他見證了一個個產業園區的崛起、一家家科研機構… 查看詳情 >
-
老廠房變身創新城市空間,上海舊改展“定海之窗”開幕2023.5.26
昔日的廢棄廠房經過社區規劃師改造后完成“華麗轉身”,成為城市創新空間、社區歷史的展示窗口。5月25日,楊浦區2023年度“大家微講堂”定海專場在全新面向公眾開放的“定海人家”展廳舉行。 本期“大家微講… 查看詳情 >
-
中國野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如今,“功能花卉開發”將成新賽道2023.5.25
我國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也是世界最大的花卉生產國…… “中國野生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但如今,我國花卉種業發展嚴重滯后,月季、百合等主要商業花卉品種90%以上依賴進口……” 記者從近日在滬舉… 查看詳情 >
-
養蟾蜍,種繡球……上海這座原生態小島上,鄉村“新經濟”如火如荼2023.5.24
農村小島也有鄉村“新經濟”。 說起鄉村養殖業,養雞鴨牛羊、養魚蝦蟹貝都屢見不鮮,可你見過養蟾蜍嗎?數百萬只蟾蜍在養殖基地內蹦跳,場景頗為震撼。再說鄉村種植業,種菜、種果樹乃至培育菌菇都司空見慣,但在鄉…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