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婚當嫁終成雙,八問阿里星爸爸
來源:上觀2018.8.3

20與19,恰是適合成婚的年紀。
昨天,星巴克宣布與阿里巴巴全面戰略合作。進入中國20年的星巴克,與已經19歲的阿里巴巴,終于撥開迷霧,高調示愛。
他們言語中透著誠意,亦彼此贊譽。阿里巴巴CEO張勇說:“阿里巴巴是用過去19年來所打造的從電子商務到支付、物流、新零售等所有的基礎設施,來跟星巴克做一個全面的擁抱!”
阿里巴巴CEO張勇(星巴克中國 供圖)
而今年已多次來中國的星巴克咖啡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凱文·約翰遜則激動道:“對星巴克而言,今天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
展現在眾人面前的,是一場“婚禮”。事實上,正如餓了么CEO王磊所言:“結婚在今天,但日子早就過起來了。”
回到今年5月,樹欲靜而風不止。當月,外界關于星巴克要做外賣的盛傳,以及瑞幸咖啡以“碰瓷”方式對星巴克提起訴訟等事件,將“綠圍裙”星巴克推上輿論風口。對此,星巴克中國首席執行官王靜瑛在5月16日接受記者采訪時,僅以只言片語作出回應——她對外賣業務的態度是“有興趣”;而對于瑞幸,她則表示“無意參與到這場事件中”。
然而,待風波漸平,星巴克卻主動祭出反殺大招。
可是,為什么是阿里,是餓了么?改變人生活方式的“第三空間”何去何從?外賣小哥送來的咖啡還能否不斷超越消費者期待?面對太多疑問,身在“星巴克與阿里巴巴全面戰略合作新聞發布會”現場的解放日報·上觀記者,試著為你一一梳理。
Q:餓了么給星巴克送咖啡,何時能實現?
餓了么CEO王磊介紹,依托餓了么成熟的配送體系,今年9月開始,將在北京、上海的主要門店進行外送試點,到年底覆蓋至全國30個城市超過2000家門店。
咖啡外送,其關鍵在于及時的生產流程和高效的物流配送。王磊尤其強調,從消費者點單開始,到咖啡送到消費者手中,時間將控制在30分鐘內。這就是“星速度”。
Q:不就是在外賣平臺上多一家咖啡店嗎?
錯了!
面對星爸爸,阿里很認真。王磊介紹,阿里前所未有地為星巴克專門打造了一套全渠道的統一的運營系統。
“為了星巴克,我們專門升級了智能調度系統,設計了專門的外送杯蓋和密封包裝,特制了冷暖保溫配送箱,配備了專門的騎手;我們和星巴克一道,共創了一個先進的訂單生產流程,這意味著,但凡用戶端,無論是在星巴克的APP上,還是在手機淘寶、天貓、支付寶、餓了么、口碑等,用戶的操作流程、體驗是一模一樣的。對用戶而言,只需要選擇你想喝什么,而復雜的事交給我們,我們會根據各個門店的情況進行智慧調度,將訂單分配給最適合的門店。我們甚至會參與到星巴克的生產流程中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星巴克和阿里兩大集團之間會員體系的打通,消費者無論在星巴克線下門店還是在線上APP消費,都會得到同樣的積分和會員服務。”
餓了么CEO王磊(星巴克中國 供圖)
Q:外賣的咖啡能確保門店消費品質嗎?
星巴克中國首席執行官王靜瑛多次強調時機。
“沒錯,在外賣服務方面,星巴克當然可以用更簡單的方式開啟外送服務,和開設新門店一樣。但是,星巴克希望能夠把外賣服務做到最好,只有當能確保外賣服務可以提供和門店同樣高品質的咖啡與星巴克體驗時,星巴克才會去開啟這個業務。”
因此,星巴克必須謹慎地挑選合作伙伴,并仔細商討每一個環節,這也是為什么從接觸到達成最終的合作,雙方用了這么長時間的原因。
“可以說,星巴克最在意的就是推出的外賣服務所帶去的消費體驗和情感聯系,是否與星巴克門店伙伴提供的服務和情感聯系相一致。現在,星巴克正式公布和餓了么的合作,就是宣布: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王靜瑛還說:“為了達到合作目標,過去一年,兩個團隊將生產到配送咖啡的每一步都進行拆分、分析。譬如,如何設計菜單,如何制作,如何包裝等,雙方關注材料、溫度等種種細節,以確保當咖啡到顧客手中時其品質與門店制作的咖啡品質保持一致。接下來,我們可能會有種種不足,但我們一定會仔細聆聽顧客的意見,繼續優化我們的外賣業務,我相信它一定會超越消費者的預期。”
Q:與外賣結合,“第三空間”還存在嗎?
不僅存在,還有新期待。
王靜瑛表示,隨著中國顧客的消費習慣正在向數字移動端轉變,在阿里的數字化技術和場景的支持下,星巴克在“第三空間”之外創造了新的“第四空間”,可以為消費者提供無窮無盡的個性化服務。因此,中國市場將成為星巴克歷史上首個打通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空間,即打通“生活空間、工作學習空間、線下零售門店、線上零售平臺”之間限制的市場。
當然,星巴克還會一如既往地在“第三空間”中專注于咖啡制作和咖啡知識傳播,為消費者提供最好的咖啡體驗。“而在‘第四空間’中,我們則有志于與阿里一起,為中國現在和未來的咖啡愛好者們重新定義咖啡新零售的體驗標準。”王靜瑛說。
星巴克中國首席執行官王靜瑛。(星巴克中國 供圖)
Q:傳言與美團合作,怎么就選了餓了么?
王靜瑛今年5月16日在接受記者面對面采訪時就曾澄清:“(外界盛傳的)與美團合作,我從來沒說過。我只說,我對做外賣有興趣。”
而此次在“星巴克與阿里巴巴全面戰略合作新聞發布會”現場,王靜瑛道出原委,之所以選擇和餓了么合作,是因為阿里巴巴的新零售生態系統內有包括餓了么在內的多個數字化消費者運營平臺,可以為星巴克提供外賣配送之外的一些新零售基礎設施,實現場景的互聯互通,突破零售消費生活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并且,星巴克與阿里巴巴之前已有很好的合作基礎。
去年開業的星巴克臻選烘焙工坊,就是阿里與星巴克聯手打造的一家全球最大的新零售“智慧門店”,能為消費者提供線上線下無縫銜接的數字化體驗。其中,“線上工坊”平臺提供在線菜單查詢,并通過AR技術直觀展現工坊每一處細節,如咖啡吧臺、沖煮器具和其環節,而這些AR技術方案均由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自主研發。而此次再度攜手,一個重要前提在于,兩家在各自領域內的全球領先企業,其愿景、使命、文化等方面都有相似處,王靜瑛說:“我相信,兩家企業這次合作所取得的成果將會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Q:星巴克咖啡和盒馬鮮生共造新零售空間?
此次星巴克還將與盒馬深度合作,共同打造首家進駐盒馬鮮生的品牌外送廚房——星巴克“外送星廚”。星巴克此舉旨在前瞻性布局未來,戰略規劃中國市場新門店與“外送星廚”的分布組合,有效提升外送品質與覆蓋范圍,并以獨特方式優化消費者體驗。
據透露,星巴克計劃最快于今年9月在上海和杭州的部分門店中率先開出“外送星廚”,之后再陸續進駐其他城市的盒馬門店。
Q:推外賣與同店銷售額下降有沒有關聯?
今年7月,星巴克公布的2018財年三季度(即2018年4—6月)財報顯示,其中國市場的同店銷售額由二季度的增長4%,轉為下降2%。難道,星巴克此次與阿里巴巴的戰略合作與此前的銷售業績不及預期有關?
你又想多了。
凱文·約翰遜在發布會上回應:“其實大約一年前,我就帶領團隊來到丹尼爾(指張勇)位于杭州的辦公室進行了會面。”
單這一句話,就足以說明,星巴克與阿里的“眉目傳情”,早在同店銷售額下降之前,他們彼此間的聯姻早有謀劃。
凱文·約翰遜進一步透露與張勇一同討論時的細節:“我們的討論內容認真而深刻,大家一起分享了對未來零售的一些理念和想法。比如,阿里巴巴團隊分享了他們對新零售,以及利用技術手段改變生產方式的一些想法,而我分享了星巴克在全球范圍內對產品品質標準的堅持等……所以,我們今天宣布的戰略合作是從去年就開始討論的,直到今天時機成熟了,才得以向大家分享一系列未來的戰略規劃。”
星巴克咖啡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凱文·約翰遜。(星巴克中國 供圖)
Q:“大象”轉身迫于瑞幸、連咖啡等競爭?
進入中國20年,中國一直是星巴克業務增長最快、也是最大的市場之一。但在近一兩年中,中國市場上出現了瑞幸、連咖啡等幾家發展勢頭迅猛的本土咖啡連鎖品牌,它們對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業務造成了一定的沖擊,這些競爭對手的出現,是否也是促成星巴克和阿里巴巴合作的因素呢?
凱文·約翰遜說:“其實,星巴克不單單想在中國發展咖啡外賣業務,這里是我們外賣全球項目的起點。之所以選擇在中國率先開展這項業務,是因為我們看到中國的創新速度比其他任何一個市場都要快。”
他還說:“其實咖啡連鎖店市場歷來競爭激烈,從星巴克創立之初就已經如此。如今,中國市場成長很快,大家也都在關注中國市場的機會,我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的競爭對手出現。對星巴克來說,我們將繼續專注于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專注于我們的價值和品牌,即我們一直以來所追求的高品質咖啡,以及通過咖啡所傳遞的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結。”
更多資訊
-
優化創新生態,“孵化”創業夢想!張江努力助推初創企業成長為“參天大樹”2023.6.19
“張江集聚了各類高新技術行業,很多企業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充滿著奮斗氣息。”疊境數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張朝華日前對記者說,張江科學城正日新月異變化著,他見證了一個個產業園區的崛起、一家家科研機構… 查看詳情 >
-
老廠房變身創新城市空間,上海舊改展“定海之窗”開幕2023.5.26
昔日的廢棄廠房經過社區規劃師改造后完成“華麗轉身”,成為城市創新空間、社區歷史的展示窗口。5月25日,楊浦區2023年度“大家微講堂”定海專場在全新面向公眾開放的“定海人家”展廳舉行。 本期“大家微講… 查看詳情 >
-
中國野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如今,“功能花卉開發”將成新賽道2023.5.25
我國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也是世界最大的花卉生產國…… “中國野生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但如今,我國花卉種業發展嚴重滯后,月季、百合等主要商業花卉品種90%以上依賴進口……” 記者從近日在滬舉… 查看詳情 >
-
養蟾蜍,種繡球……上海這座原生態小島上,鄉村“新經濟”如火如荼2023.5.24
農村小島也有鄉村“新經濟”。 說起鄉村養殖業,養雞鴨牛羊、養魚蝦蟹貝都屢見不鮮,可你見過養蟾蜍嗎?數百萬只蟾蜍在養殖基地內蹦跳,場景頗為震撼。再說鄉村種植業,種菜、種果樹乃至培育菌菇都司空見慣,但在鄉…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