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家籃球小鎮落戶北大門羅涇,特色小鎮又添新名片
來源:上觀區情 2018.8.9

8月8日,是第十個“全民健身日”。上海首個“籃球小鎮”,正式落戶上海北大門——全國特色小鎮羅涇鎮。這是羅涇繼去年成立寶山籃球協會分會之后,迎來的又一張新名片。
作為羅涇鎮的文化體育運動名牌,其籃球賽事歷史悠久,業余高水平選手層出不窮,群眾基礎深厚。每年夏天,羅涇鎮總是少不了與籃球有關的歡呼和吶喊,賽事熱度一點也不亞于專業球賽。
就在今天,由上海市籃球協會指導的、“涇光閃閃”2018年羅涇鎮農民籃球聯賽在全國文明村——塘灣村炫目登場。這次籃球聯賽就開在了村民的家門口,讓村民們興致勃勃地放下鋤頭玩起了籃球,甚至讓草根籃球玩出了NBA范兒。
據介紹,本次“涇光閃閃”農民籃球聯賽共有20支代表隊,102名球員參加,特邀國家二級及以上裁判員,周期為3個月,全程運用籃球賽事線上管理平臺我奧APP,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賽事全程直播和線上大數據分析。同時,本次籃球聯賽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性別設計了豐富的賽場游戲,包括“一擲百金”“連續罰球王”“技巧大賽”“運球敏捷”“精準傳球”“二維碼競猜”的籃球趣味賽。71歲的張平華是陳行村村民,2008年曾獲得羅涇鎮籃球單打冠軍,今天特意過來給參賽的村民助威。他說:“在羅涇很多村民喜歡打籃球,我到現在還每天堅持打籃球3小時。所以身體特別好,從來不吃藥。”
羅涇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場體育盛會的背后,是羅涇的鄉村振興實踐。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離不開美麗鄉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也離不開鄉村文化體育的繁榮發展。
近年來,羅涇鎮立足增強群眾身體素質、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目標,圍繞聚焦均衡優質、多元融合、全民共享、農村特色、亮點打造的五大理念,將美麗鄉村、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理念深度融合,把農村體育健身設施建設作為構建城鄉體育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一環。目前,已建成“農民體育工程”項目11個、健身步道近20公里、新農村健身苑點75個、升級3個美麗鄉村燈光籃球場等,力求滿足羅涇群眾的多元化需求,全力打造全民健身設施圈。
同時,羅涇鎮以籃球運動的推廣為契機,鼓勵籃球進校園,倡導從娃娃抓起,扎根鄉鎮、社區、自然村,積極興辦農民聯賽,形成了群眾基礎牢固,內容形式多樣,籃球氛圍濃厚的特色鄉鎮。2009年、2011年連續2次獲得全國全民健身活動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17年獲評“2013-2016年度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在國家級、市級、區級各大體育賽事活動中也取得了累累佳績。
此次籃球聯賽的舉辦地塘灣村,則以“美在生態、富在產業、根在文化”為主線,加強空間布局、建筑形式、田園風貌和自然景觀的融合,因地制宜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目前,正在創建上海市鄉村振興示范村,對接鎮域總體規劃、郊野單元規劃、特色小鎮規劃等,聘請專業團隊加快編制村莊規劃,在保留和彰顯村莊肌理、自然水系、傳統風貌等鄉村特色的基礎上,不斷優化村域功能布局和空間形態布局,打造集森林養生、休閑旅游、現代農業、文化體驗等于一體的“世外桃源”。
更多資訊
-
圍繞“城中村”改造、城鄉轉型、“大零號灣”建設……這些年輕人聚到了一起2023.10.8
近日,閔行區委黨校第26期中青班學員,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當前區域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專題調研,努力錘煉調查研究的硬功夫,研學深思促發展。9月11日—28日,由32名學員組成的6個課題組… 查看詳情 >
-
“土”文化引領“新”產業,崇明豎新鎮深耕非遺文旅打造鄉村消費新體驗2023.10.8
中秋國慶長假期間,位于崇明區豎新鎮的“木棉花開”手工社里每天都人頭攢動。熱愛土布的游客和手工愛好者們,喜歡去那里體驗“線帶編織”等多個非遺項目。在非遺傳承人、“木棉花開”手工社創始人宋榮耀的指導下,大… 查看詳情 >
-
上海市中心“老破小”原址重建,六旬爺叔將住上電梯房四樓,獨門獨戶房間朝南2023.10.8
10月7日上午,國慶長假剛過,黃浦區保屯路211弄(部分)舊住房成套綜合改造(拆除重建)項目開始改造施工:一片空曠的場地上,幾幢舊樓已被拆除,一臺打樁機準備就位。 保屯路211弄地處半凇園路街道,房屋… 查看詳情 >
-
桃浦鎮加梯“八步法”,打造全生命周期管理樣本2023.10.8
桃浦曾是老工業區、“兩灣一宅”動遷導入區,鎮域內以老式售后公房、動遷房、早期商品房為代表的多層住宅量大面廣,老年人口占比高,群眾“爬樓難”問題亟須解決。 加裝電梯工程,是提升普陀區桃浦鎮居民幸福指數的…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