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運行四整年,累計成交金額已超10萬億元
來源:上觀2018.11.19
作為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制度創新的滬港通,在2018年11月17日迎來了第四個“生日”。四年來,滬港通制度在平穩運行的基礎上,不斷優化完善,持續促進內地與香港市場融合,提高內地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水平。
滬港通累計交易金額超10萬億元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1月16日,滬港通運行四整年,累計成交金額已達10.31萬億元人民幣。其中,滬股通累計共930個交易日,交易金額6.05萬億元人民幣,日均交易金額65.02億元人民幣;港股通累計共912個交易日,交易金額4.27萬億元人民幣,日均交易金額46.77億元人民幣。
今年1月起至今,滬股通成交金額達2.35萬億元人民幣,日均交易金額116.25億元人民幣。自3月底開始,北上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趨勢較為明顯,累計流入約1500億元人民幣,展示了境外資金對A股市場的信心。
2018年,滬港通經歷了三起重大事件:每日額度擴大、A股納入全球指數體系、北向投資者識別碼制度推出。
滬港通每日額度擴大四倍
2018年4月11日,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宣布,自5月1日起,滬港通每日額度擴大4倍。同日,中國證監會、香港證監會發布聯合公告,滬股通每日額度從130億元人民幣調整到520億元人民幣,滬港通下港股通每日額度從105億元人民幣調整到420億元人民幣,自5月1日起生效。每日額度的大幅擴大,是互聯互通機制的進一步深化,擴大了內地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更好地滿足了兩地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對助力A股順利納入MSCI指數、維護市場平穩運行起到了積極作用。
A股成功納入全球指數體系
2018年5月31日收盤后,226只A股股票被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納入比例為2.5%;8月31日收盤后,新增10只A股成分股,同時,將納入比例提升至5%。此外,9月27日,富時羅素(FTSE Russell)宣布,將A股納入其全球股票指數體系,指數納入將于2019年6月起生效。A股的成功納入,既體現了境外投資者對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成果的肯定,也表達了他們對中國資本市場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A股納入全球指數體系,將促使更多國際投資資金流向中國資本市場,改善投資者結構,進一步提高A股市場國際化水平。
北向交易投資者識別碼制度平穩上線
2018年9月26日,滬港通北向看穿機制正式上線,并于10月22日正式啟動基于投資者識別碼的北向交易申報前端控制功能,對不符合要求的交易申報進行拒單。滬港通制度在吸引境外資金的同時,也為市場監管帶來了考驗。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今天,北向看穿機制的建立,將有助于上交所充分發揮交易所一線監管職能,完善跨境監管合作機制,打擊跨境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維護A股市場穩定運行,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
今年,上交所繼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資本市場的決策部署,在中國證監會的領導下,深入推進國際化戰略,并取得了很多突破性成果。一是在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方面,上交所在中國證監會的支持下,與倫敦交易所共同深入推進滬倫通業務各項準備工作,并于11月2日發布實施了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相關配套業務規則。二是在國際交易所行業組織地位方面,在今年10月舉行的第58屆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orld Federation of Exchanges,以下簡稱WFE) 會員大會上,上交所理事長黃紅元當選為WFE董事會董事,對推進上交所國際化進程、踐行中國參與全球行業治理新理念、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全球影響力都起到了積極作用。三是在國際合作交流方面,今年,上交所與新加坡交易所、泛歐交易所、日本交易所集團等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繼續深化與境外交易所的交流合作,創建長效溝通機制。目前,上交所已與48家境外交易所簽署了備忘錄。
更多資訊
-
優化創新生態,“孵化”創業夢想!張江努力助推初創企業成長為“參天大樹”2023.6.19
“張江集聚了各類高新技術行業,很多企業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充滿著奮斗氣息。”疊境數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張朝華日前對記者說,張江科學城正日新月異變化著,他見證了一個個產業園區的崛起、一家家科研機構… 查看詳情 >
-
老廠房變身創新城市空間,上海舊改展“定海之窗”開幕2023.5.26
昔日的廢棄廠房經過社區規劃師改造后完成“華麗轉身”,成為城市創新空間、社區歷史的展示窗口。5月25日,楊浦區2023年度“大家微講堂”定海專場在全新面向公眾開放的“定海人家”展廳舉行。 本期“大家微講… 查看詳情 >
-
中國野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如今,“功能花卉開發”將成新賽道2023.5.25
我國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也是世界最大的花卉生產國…… “中國野生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但如今,我國花卉種業發展嚴重滯后,月季、百合等主要商業花卉品種90%以上依賴進口……” 記者從近日在滬舉… 查看詳情 >
-
養蟾蜍,種繡球……上海這座原生態小島上,鄉村“新經濟”如火如荼2023.5.24
農村小島也有鄉村“新經濟”。 說起鄉村養殖業,養雞鴨牛羊、養魚蝦蟹貝都屢見不鮮,可你見過養蟾蜍嗎?數百萬只蟾蜍在養殖基地內蹦跳,場景頗為震撼。再說鄉村種植業,種菜、種果樹乃至培育菌菇都司空見慣,但在鄉…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