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駕駛”寫進企業名稱的背后,這家企業都經歷了什么
來源:上觀2018.12.5

智能駕駛,當下汽車行業和互聯網行業競相追逐的焦點。可是當一家高科技企業想把“智能駕駛”寫進企業名稱時,卻犯了難。因為工商部門的核名系統中,“行業表述”一項只能選擇較寬泛的“智能科技”,卻沒有“智能駕駛”這個選項。
隨著科技發展,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政府部門的管理服務往往相對滯后。注冊資本1000萬元的上海幾何伙伴智能駕駛有限公司就曾遇到這樣的問題。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在走訪調研中了解到企業的需求,經過積極協調溝通,幫助企業將“智能駕駛”這一新興行業表述放入企業名稱,也為后續此類公司的設立開了先例。
受到上海各級黨政部門“店小二”般服務的,可不止“幾何伙伴”一家。最近,上海各區各部門深入民企和中小企業開展專項調研,千方百計為企業排憂解難,讓他們能夠心無旁騖謀發展。
為新興行業“量身定制”服務
“幾何伙伴”注冊在上海自貿區金橋片區,是一家致力于汽車自動駕駛產品、系統、服務研發、制造和銷售的高科技企業,未來的目標是成為自動駕駛領域的獨角獸企業。
了解企業需求后,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通過“事前指導、事中介入、事后跟蹤”全流程服務,不僅解決了企業核名問題,還解決了經營范圍難題。在申報經營范圍時,“幾何伙伴”想寫上人工智能基礎軟件開發、人工智能通用應用系統等彰顯自身特色的內容,但工商登記的范圍只有“智能科技”這一大類。“對一些企業來說,經營范圍泛化一些會更方便,但在行業細分領域,‘精’‘細’可能更顯示其水平。”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此,市場監管部門專門為該企業量身定制了符合行業要求的經營范圍,最大限度體現行業特色。
此外,浦東市場監管部門還安排專人與企業對接,召集區商務委、金橋管委會等部門開了兩次專題協調會,解決企業登記注冊中遇到的場地、外資備案等一系列難題。有賴于政府部門的貼心服務,“幾何伙伴”把申報材料交齊后,一天內就拿到了營業執照。最近,企業已開始正常運轉。
在企業服務方面,市經信委依托各類實體服務機構,各項服務正在向品牌化、系列化發展。項目主要有重點培育數千家“專精特新”企業、服務萬家小微和“雙創”企業的“千家萬戶”企業服務計劃,千家百億信用擔保融資計劃,中小企業質量提升計劃,百家中小企業改制上市行動,“1100”志愿服務工程,企業領軍人才培訓專項工程等。
推動解決融資難題
市委統戰部聯合市工商聯最近頻繁開展民企走訪調研,詳細了解了民企發展情況,關心企業在經營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在多個區的走訪調研中,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趙福禧時常聽民營企業家提到企業融資、市場準入、勞動用工等熱點問題。趙福禧說,市工商聯將進一步發揮橋梁紐帶和助手作用,積極梳理問題、匯總建議,向有關領導和部門及時反映,努力推動各項政策的落地落實,不斷增強民營企業的獲得感。
融資問題是許多民營企業的共性問題。最近,浦東新區金融局牽頭,會同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證監局以及新區多個部門“組團”向科創企業問需問計。有企業提出,“員工持股”是科技類企業留住核心人才的有效方法,但轉股會產生較大費用,希望適當降低轉股費用。還有企業提出,希望相關部門幫助中小科技創新企業對接科技金融、風險投資、投貸聯動等各類投融資服務。
針對調研過程中,中小企業普遍反映的融資貴、融資難問題,嘉定區通過建立完善政企銀互動“三大平臺”,助力企業破解難題。借助產融合作服務大數據平臺,實現企業融資需求發布、金融機構產品發布、信用查詢評價等功能,縮短產融對接周期,提高對接效率,成立集“評估、質押、融資、處置”于一體的“知更鳥”知識產權銀行服務平臺,幫助小微企業利用專利、版權、商標等知識產權融資。目前已有5家企業融資成功,貸款額900萬元,還有10家企業正在商洽中。嘉定區還與銀行開展技改融資合作,設立技術改造專項貸款項目,滿足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提升產業發展新活力。
探索固化走訪機制
“不同的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必然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和困難。在實地調研中,我明顯感受到了這一點。”嘉定區委副書記、區長陸方舟說,只有對準了路子才能幫企業解“燃眉之急”。“我們要善于換位思考,從企業角度出發,把政府眼中的“多件事”整合為企業眼中的“一件事”,并用通俗的話表現出來,比如建廠房、開藥店、辦產證等,實現流程內部流轉、企業一窗到位,有效提升企業感受度和滿意度。
一些企業面臨“成長的煩惱”。德國科世達集團亞洲總部坐落在嘉定區安亭鎮,因長遠發展規劃需要,公司急需建設總部大樓、研發中心和新工廠。公司本想在現辦公地址西側拿地發展,卻碰到用地“紅線”。
嘉定區領導多次到科世達公司現場調研,進行專題研究,爭取市級政策支持。相關部門對原供地方案進行了調整,最終在各單位配合下,項目涉及的企業搬遷、廠房代建、勞動力安置、搬遷費用補償等事宜均妥善解決,目前項目已經動工,預計明年9月投入使用。
各區各部門還探索將走訪企業的機制固化。浦東新區在深入大調研的基礎上,率先制定并發布《重點企業服務專員工作機制》,設立“一對一”服務專員,開辟服務直通車,為企業從設立到成長、從發展到壯大的全生命周期提供服務,確保企業提出的合理訴求能夠及時、有效得到解決。嘉定區開發建設“嘉定人才服務小管家”微信平臺,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區域動態、政策咨詢、活動信息、公示公告等信息,開發精英人才俱樂部、精英人才服務卡、嘉定人才林等功能模塊,搭建便捷式的人才辦事通道。為各類人才配備服務專員,在人才創新創業、社會公共服務、個性化服務方面提供全面保障。
更多資訊
-
浦東引領區建設亟需本土創新人才,陳義漢:鼓勵科研人員“多點兼職”2022.3.9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正式發布,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 打造引領區,人才先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 查看詳情 >
-
一家專業糧食生產經營企業啟航,目前上海規模最大生產水平最高最具完整產業鏈2021.12.28
在蘇北、東北虎林等地區,進一步拓展域外稻米自有生產基地,筑牢產品生態鏈前端。 “瀛豐五斗”“海豐”“樂惠”……這些上海本地品牌大米如今有了統一的“出品人”——光明農發集團。12月28日,距離11月5日… 查看詳情 >
-
寧德時代臨港工廠:預計明年有產出貢獻,上海高端裝備產業要破7000億元2021.12.21
《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出爐 記者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已于近期完成編制并正式發布。《規劃》明確,到2025年,上海初步建成具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 查看詳情 >
-
20年間,這家日資零售企業在華開店時間從半年縮至20天,還提出萬家店目標2021.12.15
國內零售行業正處于新一輪的變革和增長之中。 中國入世20年,也是中國零售業迎來全面對外開放的20年。20年來,外資零售商們在政策的東風下爭相搶占市場。日本羅森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零售企業,門…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