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17輛編組超長版復興號動車組今日上線,“綠巨人”將代替“綠皮車”跑春運

來源:上觀2019.1.7

摘要:中國高速鐵路、既有線提速、高原鐵路、高寒鐵路、重載鐵路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鐵路總體技術水平邁入世界先進行列,部分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2019年1月5日0時,全國鐵路施行新的列車運行圖,伴隨著調圖的完成,17輛超長版時速350公里復興號亮相京滬高鐵,擔當北京南至上海虹橋G9/G16次列車運行任務。上海出發前往南京、徐州、濟南和北京的旅客都今天就可以體驗復興號新車型。

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此次首次投入運營的17輛超長版復興號動車組全長439.9米,載客定員1283人,載客能力較16輛編組提升了7.5%。1月5日起安排超長版復興號動車組在京滬高鐵上線運營,可進一步提升京滬高鐵的運輸能力。

除了超長版復興號動車組上線,大家非常關注的“綠巨人”——時速160公里動力集中復興號動車組今日起也將陸續投入運營,服務于春運。

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的介紹,“綠巨人”適用于所有普速電氣化鐵路,其動力集中在列車頭部或列車首尾端。該動車組有短編組和長編組兩種型號,其中短編組為9節車廂,定員720人,長編組為11節到20節車廂不等,最高定員1102人。該車型上線運營后,一些普速線路將進入動車時代。

既有線上的“綠皮車”升級成“綠巨人”有何意義?上海機務段運用科科長張國峰介紹,對于旅客來說,既有線路進入動車時代,將大幅提高旅客乘坐的舒適度,以及列車運行的安全性。

據介紹,“綠巨人”運行更加平穩,車廂內部空間更寬敞、噪音更小,照明、通風也都進行了升級。原有的 “綠皮車”在操作上主要靠人工,而新車型則高度智能化,開門、開車全可通過電腦控制,司機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并且每節車廂都有安全保護裝置,能自動進行故障判斷,安全性大幅提升。

對于鐵路工作人員來說,新車型使運輸組織更加高效。“運輸現有的普速列車只有一個機車牽引,列車到站后,需調整列車方向,或者拆下原機車,然后在車尾掛上備用機車,這一過程至少要1個小時。而新車型屬于動力集中動車組,車組兩頭都可以是動車,列車到站后,駕駛員跑到車尾的動車,就可以再出發了,車輛在站停留時間可以縮短到15至20分鐘,運輸效率提高好幾倍。”此外,由于新車型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機車檢修也會由主要依靠人工轉變為更多依靠智能設備,效率也會更高。

目前,牽引普速列車的主力機車已經是時速160公里的和諧電1D型機車了,在更換成動車牽引時,為何不把速度提上去?對此,張國峰表示,不同的鐵路線路有不同的使命,一味地追求速度,容易忽視經濟效應。隨著列車運行速度的提升,鐵路的建造和運營成本都會呈幾何級增加,車輛的損耗也會更快,使用壽命縮短。“有些地區的運力需求可以用既有線路滿足,那就沒必要建設高鐵,再比如杭黃高鐵,總長只有265公里,設定250公里的運營速度就足夠快了,追求極致的速度是不劃算的。”

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提供的最新數據,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鐵路高鐵運營里程達到2.9萬公里以上,既有線路運營里程10.2萬公里以上,“綠巨人”上線,將充分發揮既有火車站地理位置優勢、既有線路里程及覆蓋范圍廣和票價的優勢,同高鐵形成優勢互補,為旅客提供差異化服務。

據悉,“綠巨人”將分階段投入運營,第一階段,上海將分到7組動力集中復興號動車組列車,其中3對將在京滬既有線上對開運行,剩下一列備用。未來新車型會慢慢替代傳統機車牽引列車,最后所有普速線路都將進入動車時代。

為了迎接新機型,上海機務段成立了專門的班組,去廠方學習駕駛和維修技術,并升級了檢修設備。張國峰介紹,班組成員都是精心挑選的,比如首批30個駕駛員,就是從1000多個駕駛員中挑出來的,這是為了確保新車型能夠100%安全運行。

去年年底以來,中國鐵路總公司發布了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消息,除了上述兩種新車型,時速250公里的復興號動車組 “藍暖男”,未來將亮相京張高鐵的智能復興號動車組也都令人期待。近日,復興號在世界上首次實現時速350公里自動駕駛功能,成為我國高鐵自主創新的又一重大標志性成果。

公開資料顯示,我國現階段高鐵技術發展的起點是2004年后從日本、法國、加拿大、德國引進四種不同技術平臺,然后“消化吸收再創新”造出了自己的高鐵“和諧號”。2012年,我國啟動了時速350公里中國標準動車組的研制工作, 2017年中國標準動車組正式亮相,并命名為復興號。

為何命名為復興號?當時,中國鐵路總公司這么解釋:“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歷史節點,將中國標準動車組命名為復興號,真實記載了中國高鐵技術裝備走向世界先進行列的發展歷程,充分展示了中國鐵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人民生活新時空的美好愿景,深情寄托著中國鐵路人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追求和期盼。”

如今,中國高速鐵路、既有線提速、高原鐵路、高寒鐵路、重載鐵路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鐵路總體技術水平邁入世界先進行列,部分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中國標準的復興號動車組家族越來越龐大,并逐漸走向世界——復興可謂名副其實。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