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別的合作社種青菜蘿卜黃瓜,他家居然種靈芝!還把這“仙草”做成了盆景

來源:上觀區情2019.1.10

摘要:“崇明島古時叫作東海瀛洲,是傳說中的海上三座仙山之一。在‘仙山’上種仙草,我看挺合適。”施志家看好靈芝產品的市場前景,為此他四處拜師學習靈芝種植技術。

說到農業合作社,你想到的是什么植物?應該不外乎青菜、蘿卜、黃瓜、西紅柿之類。然而,上海崇明嘉靈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的“主打植物”卻是罕見的靈芝。不僅如此,合作社還把靈芝做成了盆景,讓這種“仙草”既有實力又有顏值,在市場上闖出了一片天。

從汽車業轉投農業種靈芝

50歲以前,港西鎮北雙村人施志家是崇明一家知名汽車配件生產企業的二把手,年薪數十萬元。在汽車行業摸爬滾打多年,他聽說過行業內流傳著一個傳奇故事。

20世紀初,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的一臺電機突然出了故障,整條生產線幾乎癱瘓,公司只好找來一位科學家幫忙。科學家在仔細觀察了電機后,在一個部位用粉筆畫了一道線,寫下“這里的線圈多繞了16圈”。公司工程師照辦后,故障真的排除了。事后,科學家索要1萬美元的酬勞。只畫了一條線就要1萬美元,公司經理覺得這簡直是在敲竹杠,科學家卻淡淡地說:“畫一條線,1美元,知道在哪兒畫線,9999美元。”

這個傳奇故事給了施志家啟示:找到正確的方向再去努力,才能夠事半功倍。2011年,施志家決定離開本行業,去另外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畫一條線”。“未來的崇明一定是屬于高端農業和旅游業的。”他把目光對準了當時很少有人了解的靈芝種植。

靈芝在中國人心中有著很高的地位,是很多影視和文學作品中的“仙草”,也被證明具有一定的藥用和保健價值。“崇明島古時叫作東海瀛洲,是傳說中的海上三座仙山之一。在‘仙山’上種仙草,我看挺合適。”施志家看好靈芝產品的市場前景,為此他四處拜師學習靈芝種植技術。靈芝種植相當復雜,尤其是菌種的制作,濕度、溫度、滅菌等各個環節只要出現一個問題,就會前功盡棄。經過多次嘗試后,施志家終于掌握了菌種的制作技術,他迫不及待地把菌棒種植到大棚里的泥土中。幾天后,真長了幾朵靈芝,可沒等施志家高興多久,這些靈芝又都陸續死掉了。

在種植初期,這樣失敗的例子還有很多,施志家幾乎24小時陪著他的“寶貝”,有時會在大棚里整晚不睡,觀察靈芝的長勢,要是靈芝遲遲沒長出來,等得心焦的施志家還會用手輕輕扒開泥土看個究竟。指甲里的黑泥越來越多,他也逐漸從一個初學者成為靈芝種植專家。合作社采用的是靈芝椴木種植法,即模仿野外環境,讓靈芝長在木頭基質上。每當臺風來臨,一些被刮倒的樹和吹斷的樹枝正是種靈芝的好材料。但這木頭的種類也很有講究,施志家總結:“試驗下來,像香樟、水杉等崇明常見的樹種就不行。”

引進現代化設備擴大市場

目前,合作社種植靈芝50畝,主要以生產和銷售靈芝破壁孢子粉為主,每年可生產靈芝孢子粉3000斤,每克售價在5元左右,經濟效益相當可觀。所謂的靈芝孢子是靈芝在生長成熟期,從靈芝菌褶中彈射出來靈芝種子,每個靈芝孢子只有4到6微米,但其被堅硬的幾丁質纖維素所包圍,人體很難充分吸收,需要進行破壁加工才能銷售。

施志家坦言:合作社目前并沒有在產品宣傳上花很多精力,僅靠顧客間的口耳相傳,已經讓產品供不應求。“我們家的孢子粉品質好,不摻假,價格也合理,所以有很多忠實顧客。”他對自家產品信心滿滿。

但施志家并不滿足于現狀。近年來,靈芝產業發展迅速,不同產地、不同栽培和收集方式的靈芝孢子粉質量參差不齊,導致靈芝市場環境并不穩定。施志家認為,要提高靈芝品質,工廠化栽培、自動化生產是必然趨勢。為此,他不惜重金引進大量現代化設備。比如河水凈化設施,讓澆灌靈芝的水由普通河水變成了符合有機農業標準的水;靈芝孢子粉的收集和破壁也逐漸由先進機器取代傳統作業方式。目前,合作社已實現“研發——種植——加工——銷售”的一體化經營模式。

做盆景、籌劃辦展,開發靈芝更大價值

憑品質牢牢占據市場后,施志家又看中了靈芝的“高顏值”。

據介紹,靈芝有許多不同品種,有些藥用價值不高,但卻極具觀賞價值,越來越受到全國盆景愛好者的追捧。施志家嘗試種了多個靈芝品種,在同一環境、同一生長條件、同一管理下,觀察實驗不同品種的生長規律、株型特點、柄片美觀程度等,從中挑選出最適合做盆景的品種。

“你看,這像不像一朵朵祥云?有吉祥如意、富貴長壽的美好寓意。”指著自己的一盆靈芝盆景得意之作,施志家對記者說。靈芝在長到木質化后采摘,再通過風干等工序就可以制成一盆靈芝盆景,只要存放得當,可以多年不變色、不變形。由于這些靈芝全部是自然長成,每個靈芝盆景都有自己獨特的造型,其中直徑較大、造型特別的售價高達上萬元。

除了經濟價值,施志家發展靈芝盆景還另有雄心。“我想建一個以靈芝為主題的旅游基地,游客可以來我們基地了解靈芝文化,體驗靈芝采摘,品嘗各種靈芝食品,走的時候還能帶走一盆靈芝盆景作為旅游紀念品。”目前,合作社的靈芝展覽館正在布展階段,展覽館將以實物、圖片和文字的形式介紹中國數千年的靈芝文化。

施志家說,近幾年國外正掀起一股靈芝產品開發與研究熱,據他了解,國外已申請靈芝產品專利有200多項,各種靈芝食品、保健品、化妝品正相繼問世,韓國以靈芝為主要原料的“靈秘泉”年銷售額已達數億元人民幣。“靈芝最早的記載始于中國,現在千萬別給外國人搶了先機,我希望能讓靈芝從一種農產品變成崇明代表性的旅游紀念品之一。”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