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上海長寧區因這項工作,去年三次被國務院通報表揚
來源:上觀2019.1.21

一瓶產自南半球牧場的鮮奶,乘坐專機只要72小時就能出現在上海人餐桌;
輕輕一點手機屏幕,預約心儀的美發師,選擇離家最近的體驗網點,就能“從頭開始”煥然一新,還不用飽受辦卡困擾;
前一晚下單的生鮮水果,第二天早上就送到家,原來電商的前置倉恰好“嵌”在了小區門口……
2018年,長寧的“一照多址”“一證多址”改革,跨區域網絡市場協同監管,以及“驗放分離、零等待”等創新舉措先后三次獲得國務院通報表揚。眼下,長寧正與浙江省湖州市共同探索“一照多址”在兩地的跨區備案互認,長三角地區的制度創新不斷得到協同優化。
制度創新“及時雨”
快到春節,白領黃小姐準備換個新造型迎接農歷新年。不過,她沒有直接走進美發店,而是打開手機里一個名叫“南瓜車”的APP,根據列表中美發師的從業背景介紹、客戶評價、作品照片、服務定價以及常駐網點,選擇了自己心儀的美發師,預約的地點還是距離公司最近的長寧龍之夢商場。
南瓜車線下門店
南瓜車首家門店開設在匯金百貨天山店6樓
在上海和杭州地區年輕白領中頗有知名度的“南瓜車美發”,是一家在上海長寧孕育、成長起來的企業。其首創的線上點單、線下體驗這一“互聯網+美發”模式,讓消費者在進店前就對美發師的服務能力、服務定價了然于胸,并且不用擔心傳統美發店常發生的推銷辦卡“熱情”。成立三年,“南瓜車”目前已在上海開設40家線下網點。其中,門店增長速度最快的2017年和2018年,正是長寧區“一照多址”商事登記制度改革試點茁壯成長的兩年,“南瓜車”正是這項改革的受益者。
“一照多址”,即在一張經營執照之外,可以同時附記備案多個經營網點,企業無需再為這些網點單獨申請執照。不僅辦證流程簡化、效率提升,更為互聯網企業的線下布局贏得時間,節省成本。
而長寧探索“一照多址”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有個重要的“前情提要”——2015年起,長寧的蘇河匯、鼎創匯等陸續被評選為國家級眾創空間,在其中孵化的初創企業數量也水漲船高。但“苗圃型”企業存在一個普遍困擾:負擔不起獨立辦公室,企業注冊登記地址沒有著落,也就拿不到合法經營的“準生證”。于是,長寧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于2016年6月率先試點了“一址多照”,符合條件的初創企業都能統一登記在其所屬眾創空間的注冊地。
“雙12”當天上午,安鮮達前置倉內的工作人員正緊張配貨
“小樹苗”的困擾解決了,成長中的“枝干”們也遇到了自己的棘手難題。在長寧區領導每年慣例的“走千企”調研中,“南瓜車”反映,開設線下網點時,審批周期對互聯網企業來說“有點長”。生鮮冷鏈物流領域的“領頭羊”安鮮達也提出,配送站點拿到經營執照的速度,實在跟不上網點布局的腳步。
企業主動提的要求,不正是改革的突破點?2016年,上海在長寧設立全市首個“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創新試驗區,緊接著又在長寧首次試點“一照多址”制度創新,安鮮達成為首批兩家試點企業之一。經過2017年“一照多址”的跨區擴容,試點企業在上海其他地區設立非經營性網點,也能直接把地址添加在營業執照之外,由登記備案機關和網點所在地的監管部門共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每日優鮮前置倉
截至2018年底,長寧“一照多址”試點企業已有18家,新加入的“互聯網+健身”領域創新企業“人馬線”、智能零售業的“猩便利”、生鮮電商“每日優鮮”等都成為制度創新的受益者。尤其是大老遠從北京總部來到上海拓展疆域的每日優鮮,只用不到三周,就完成了企業登記注冊、食品經營許可證和酒類經營許可證辦理,以及100余個配送前置倉的登記備案。
“如果沒有‘一照多址’,光一個前置倉的審核就要3到5個工作日;現在只要能找到點位,一周就能辦理70到80個前置倉的審批備案。”在每日優鮮華東區政府事務經理楊震看來,公司從北京到上海全無“水土不服”,不到兩年就將生鮮冷鏈物流的版圖覆蓋上海全市,正是得益于“一照多址”的跨區試點。“用戶在APP上看到的是新鮮的阿根廷牛腩、澳洲肥牛,但我們知道,能讓消費者下單后迅速收到貨品,背后是無數人的努力。”
此時,需要開設線下經營網點的“南瓜車”,又比其他互聯網企業先一步遇到了新問題:經營執照能審批改備案,衛生許可能不能也這樣辦?沒想到,長寧已先一步考慮到探索“一證多址”的必要性。2018年初,“南瓜車”位于中山公園和新虹橋商圈的兩家門店獲得“一證多址”首批試點資格,只需提交一次審批材料,由長寧區衛生計生委工作人員進行一次現場審核,就能一次獲得這兩家新增網點的公共場所衛生許可。
“南瓜車”創始人盧鑫坦言,沒想到企業接連兩次進入長寧區改革創新的“首發梯隊”。為此,“南瓜車”也在企業版APP上新增了監管公示模塊,定期公示人員健康證、公用物品清洗過程、產品合格日期等動態信息,便于衛生部門實行“線上+線下”雙向動態監管。
“治愈系”政策貴在精準
熙香古北國際財富中心店
工作日午間用餐高峰,在古北國際財富中心的一樓大堂卻出現了一個“奇怪”現象,白領們圍著一家名為“熙香”的中餐廳坐滿了店內每個位置,但除了一位收銀員和兩名“店小二”,廚房里卻沒有“大菜師傅”。飯菜到底從哪兒來?
“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全自動智能烹飪設備,今年上半年要推出的2.0版全自動廚房,將實現機械臂自動化烹飪,中餐的八大菜系和炒、煎、蒸、煮、炸等操作都能模擬。”沒錯,熙香董事長劉蘊熙介紹的正是一家“人工智能+餐飲+互聯網”企業,不僅有自己的線上訂餐平臺和35項發明專利,在上海和杭州還開設了47家線下門店,每小時產出的300套標準化中餐便當,大多進了商圈白領們的“肚皮”。
吃著“智能系統”烹飪出的美味,不少人也有疑問:機器做飯衛生嗎?大批量生產的盒飯安全嗎?劉蘊熙也為此困擾許久。目前,經營許可方面的法律法規主要適用于傳統餐飲,對于添加了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元素的創新模式,尚無明確法律依據。“企業還是希望能有制度保障。”
面對熙香這一“腦洞大開”又市場前景可期的新業態,企業所在的長寧區虹橋街道作為“娘家人”,把問題看在眼里,把急切之情化為了行動,協同區市場監管局、區商務委等部門成立專項組,為企業定制“問題解決包”。項目組還請來第三方質檢機構對智能烹飪系統的生產動線、生產效率、中心溫度等進行分析評估,幫助新業態健康有序地走上發展快車道。“2013年我們的營業額是65萬元,2018年這個數字已經變為2.4億元,全年研發投入超過了2000萬元。” 劉蘊熙欣慰地告訴記者。
美天人工智能菜場
過去一年,在上海超市、大賣場的貨架上,紐仕蘭、蘭維樂等進口鮮奶常年供貨充足,讓越來越追求品質生活的上海老百姓挑花了眼。一項始于長寧區的貿易便利化創新,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017年底,包括蘭維樂、紐仕蘭在內,五家注冊在長寧的商貿企業,成為長寧區與上海海關“驗放分離”和通關“零等待”探索的首批試點。由此,進口巴氏鮮奶的檢驗檢疫通關時長從192個小時縮減至2小時內,通關效率提高近100倍,上海市場的進口鮮奶終于從“上架就要到期”變為“72小時直達”。
“第一天凌晨在新西蘭牧場擠的牛奶,下午4時就在原產地完成檢測,第二天晚上乘上東航專機,第三天下午從上海海關清關后,當天晚上6時前就能出現在上海市民餐桌上,前后不超過3天。”紐仕蘭新云董事長盛文灝說,正因為有了如此緊湊的“行程”,企業銷售量從2018年初的每月3萬瓶,迅速增長至年底時的每月近27萬瓶。“對企業來說,有時政策真不是貴在多,而是貴在精,一項痛點被‘治愈’,激發的市場活力將是無限。”
托舉企業坐上“海盜船”乘風踏浪
“90后” 侯易蒙2016年從瑞典留學回國后,來到上海加入西井科技,成為港口無人車技術的一名研發人員。經過兩年努力,如今他參與研發的無人車智能系統即將在國內外多個港口落地使用,讓這位日常喜歡逛上海愚園路的“理工男”感嘆,“一不小心竟然站在了智能港口的最前沿。”
西井科技與振華重工合作研發的全球首輛自主駕駛無人跨運車
西井科技研發出了全球首套港口人工智能理貨系統,可快速識別箱號、箱型等港口貨運信息。
這一點,西井科技的首席執行官譚黎敏無疑更有感觸。從其他地方到如今位于長寧區利西路的辦公室,西井科技僅用3年時間,就成為目前全球唯一的人工智能全局化港口服務商,其自主研發的DeepWell(深井)芯片已具備了全球領先的“片上學習”技術。公司目前100余名員工中,研發人員占比高達75%,其中70%都是侯易蒙這樣的青年海歸人才。
“員工增長速度快、質量高,企業當然想好好留住這些優秀人才。”?譚黎敏說。但不少輕資產、創新型的科技企業往往專注埋頭搞研發、搞應用,一不小心就同層出不窮的優惠政策擦肩而過。為了充分解決政策“送不到位”這一老大難問題,長寧區于2018年6月專門為人工智能企業發布了16條專項政策,包括最高150萬元補貼、最長可達3年的辦公租房補貼、最高500萬元的項目扶持資金等等。
更讓譚黎敏深有感觸的是,“16條”制定前,長寧區科委、區人社局等部門曾多次上門請企業提意見,譚黎敏提出的人才政策如何細化落實的訴求最后被納入了新政,其中就包括“設立人工智能高峰人才資金”。
長寧互聯網審判庭庭長章曉琴(右)與審判團隊成員查看案件卷宗。
曾有一位企業家將創新比喻為“坐海盜船”,想要走得高、走得快,勢必有大起大落,若只想走得穩,“勻速擺動”的結果就是停滯不前。為了讓企業有信心坐上“海盜船”乘風踏浪,除了制定精準的產業政策,長寧還構建了一雙無形之手,為在新興領域摸爬滾打的企業保駕護航。
2018年初,長寧區人民法院設立上海首個互聯網審判庭,不僅探索“網絡案件網上審”,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矛盾糾紛也嘗試“產生在線上,化解在線上”。截至2018年底,互聯網法庭全年收案1264件,結案1255件,案件審結時間平均縮短50%以上。
對于案件較為集中的攜程、拼多多、驢媽媽、大眾點評等平臺,長寧區人民檢察院專門組成“小分隊”上門指導:引導拼多多先后完成12次平臺管理規則的調整,從源頭開始減少糾紛產生;引導攜程采取企業風險防控、強化數據監測、加強員工管理等5類17項改進措施,進一步提高經營風險防范能力。
服務企業的最優模式還有什么?讓企業也參與政府監管一定是其中之一。長寧區與美團點評始于2016年的大數據監管合作升級為“天網”和“天眼”系統后,2018年全年美團點評向長寧區市場監管局推送的重點關注餐飲企業達282戶,最終發現確有問題的商戶198家,問題查實率達到70.21%。而今,長寧區從人力監管向技術監管的“跨界”步伐再次跨前,與杭州市余杭區的網絡市場跨區協同監管,有望在2019年更進一步。一個管得更寬,但管得更活的市場,將在長三角展露英姿。
更多資訊
-
勃林格殷格翰持續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五年計劃投入超35億元2023.10.27
作為首家全面參加全球早期臨床研究的跨國藥企,勃林格殷格翰持續踐行“在中國,為中國”理念。1994年3月,公司以辦事處的形式正式進入上海。1998年初,中外合資的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藥業有限公司落戶上海浦東… 查看詳情 >
-
守護城市“煙火氣”!彭浦夜市變身“幸福夜市”,周浦夜市新老傳承2023.10.27
彭浦夜市以“幸福夜市”之名回歸,運行半年秩序良好;新周浦夜市另覓場地,接續城市煙火……今天,市城管執法研究會以“城市環境秩序管理與城市“煙火氣”為主題開展頭腦風暴,城管執法局人員、保安公司分享了疏堵結… 查看詳情 >
-
青浦:優化完善公共文化空間布局,豐富升級公共文化服務供給2023.10.27
公共文化服務關乎民生,連接民心。青浦區文旅局堅持以更好滿足群眾文化需求為導向,全力推進落實公共文化惠民工程,不斷豐富“幸福溫暖家”的文化內涵,今年以來,累計推出公益性文藝演出88場、文化展覽75場、藝… 查看詳情 >
-
如何留住長大了的“專精特新”企業?松江區新橋鎮為企業發展提供定制化服務2023.10.27
如何留住長大了的“專精特新”企業?松江區新橋鎮專精特新企業開勒環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勒股份”),多年來通過深耕傳統工業節能大風扇產品,成為該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如今,企業準備借助原…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