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鳳祥銀樓開進紐約第五大道,170歲老字號為何越活越年輕
來源:上觀2019.1.28

關注老字號多年的上海交通大學品牌研究所所長余明陽說過:“中國有15000個老品牌,有1500個還活著,150個活得還算不錯,但只有10個能夠稱得上活得很好。”
老鳳祥,絕對算10個活得很好的老字號品牌中的一個。2017年,老鳳祥實現營業收入398.10億元,利潤總額19.65億元;與改制上市前的1991年相比,公司資產規模擴大了209倍,利潤總額增長了148倍,營收增長額521倍;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比2001年分別增長了42.7倍、184.7倍;德勤最新發布的全球奢侈品報告中,老鳳祥在“全球規模最大的100家奢侈品公司”位列第13位……
是什么讓一家170歲的老字號企業越活越年輕?老鳳祥的答案是堅持創新與傳承。“敢想、敢做、敢突破。”老鳳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石力華說。
創新傳承,走上快車道
創始于清道光二十八年的老鳳祥,以“兢兢業業、勵精圖治、善于經營”享譽業內,精制首飾、中西器皿、珠翠鉆石、玲瓏鑲嵌、法藍鍍金產品聞名遐邇,新中國成立前,許多上海名人都以擁有老鳳祥產品為榮。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老鳳祥歷經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國企改革、股份制改革、國際化等重要轉折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欣賞老鳳祥非遺第五代傳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心一制作的《八仙神葫》。老鳳祥提供
2001年,石力華接手老鳳祥,以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市場意識不斷突破,老鳳祥進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圍繞做優、做強、做大老鳳祥品牌的戰略部署,老鳳祥開始把產業優勢、人才優勢進行重組。把優勢資源向高毛利率產品積聚,加速資金周轉以彌補自有資金不足。堅持的做法是左手調產品、右手聚人才。
首先,老鳳祥開始對產品結構進行大調整。在當時業內以“黃金、鉑金、鉆石、白銀”老四大類首飾為主的情況下,老鳳祥率先做出改變,增加了“白玉、翡翠、珍珠、有色寶石”新四大類首飾產品的比重,形成了“金、銀、鉑、鉆、翠、玉、珠、寶”等八大類產品全面發展的態勢,之后又開發“琺瑯、K金眼鏡、工藝旅游紀念品”等新四類產品,近兩年又新增了金鑲玉、珊瑚、手表等產品,形成了較為齊全的首飾產品門類,全面向高毛利、高創意設計、高工藝產品傾斜。
同時,老鳳祥以集聚人才、用好人才作為百年品牌管理機制創新的抓手,通過組建混合所有制單體、創設職工持股會、引入經營管理者和技術骨干持股等內部激勵機制,集聚了一大批行業內的領軍人物和優秀人才。
得渠道者得天下。2000年,老鳳祥自營連鎖銀樓只有30多家。石力華上任后就提出,老鳳祥應該“立足上海、輻射全國、走向世界”。
隨后,老鳳祥開始了市場大開發。把銀樓開到大型的綜合百貨商場和新型小區。而在全國市場積極倡導:發展更為緊密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走“品牌聯動”“立體式經營”的新路,堅持自營銀樓建設與合資公司、總經銷、經銷商、專賣店“五位一體”立體的營銷模式,實現互惠共贏。
通過營銷和服務的創新,老鳳祥從最初的幾十家銀樓網點拓展為3200多家全國各地的經銷網點,市場占有率達到11%。在老鳳祥的銷售網點大幅增長的同時,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不斷加快,資金回籠加速,提高了公司資金使用效率,為市場拓展提供了支撐。
老鳳祥的市場拓展不斷實現新突破,品牌文化不斷積淀新內涵,產業轉型不斷積蓄新效能,人才集聚不斷呈現新氣象。如今,老鳳祥不但營收實現跨越式增長,品牌知名度、美譽度也雙豐收。老鳳祥排名“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第161位;BRANDZ“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老鳳祥排名第75位,在中國珠寶首飾業中位列第一;《財富》中國500強老鳳祥榮列第177位;“上海100強”企業榜,老鳳祥排名第31位;上海市質量金獎,首批“上海品牌”認證……去年,老鳳祥還在東莞開設了素金和鑲嵌生產基地,拓展了產業鏈,為進一步發展打下基礎。
初心不變,向海外突破
在國內市場取得領頭羊的地位后,老鳳祥又開始向海外市場突破。
走向海外,是老鳳祥的初心。本世紀初,很多港資珠寶品牌進入中國內地發展,卻鮮有國內珠寶品牌走向海外。“當時,國內商場對于外來品牌引入趨之若鶩,卻對本土品牌設置各種門檻。”石力華回憶說:為什么外來品牌可以來內地,我們的民族品牌卻不敢走向海外?
老鳳祥銀樓在中國香港旺角第二分店開幕。錢江攝
2003年起,他每年都派出設計制作和管理人員分別前往意大利維琴察、瑞士巴塞爾、西班牙馬德里、德國慕尼黑、日本東京等世界珠寶首飾的時尚地標考察交流,學習和趕超國際首飾潮流。
2012年,老鳳祥在內地經營得風生水起,多年連續兩位數的營收增長,站穩內地珠寶第一品牌的地位。走向海外,時機成熟了。當時正值香港經濟不景氣,港資珠寶品牌大幅收縮,老鳳祥卻逆勢而上———成立了老鳳祥珠寶(香港有限公司)。“香港國際化程度高,與我們在文化上同根同源。老鳳祥走向海外,中國香港就是窗口。”石力華說。
尖沙咀、旺角、銅鑼灣……短短幾年,老鳳祥在中國香港已開出了15家銀樓,短期內有望超過20家連鎖銀樓。
熠熠生輝的老鳳祥銀樓招牌,吸引了中國內地客,更吸引了香港本地消費者。原來,黃金首飾最講究手工技藝,老鳳祥的金銀細工是國家級非遺,大師的手工技藝精湛絕倫,在業界獨一無二,很快就得到了識貨的香港消費者的賞識。曾有香港本地客想為母親打造一件獨特的祝壽金擺件,但跑了幾家其他品牌金店,都說打造不出來,最后找到了老鳳祥才如愿。
通過中國香港,老鳳祥也與國際最前沿的珠寶設計與營銷理念“親密接觸”,極大地提升了原創設計能力與營銷水準。如今,老鳳祥的原創珠寶產品在其銷售中占有頗高的比例,產品價格也與當地著名品牌不相上下。
同時,在其他國家與地區,老鳳祥也走出了堅實的開拓之路。2012年8月,澳大利亞悉尼,第一家老鳳祥海外特許專賣店開業;美國紐約第五大道是全球租金最高的商業街區之一,2014年12月,老鳳祥紐約專賣店在此開業,引發轟動:紐約華僑、華人看到來自祖國的民族品牌,欣喜中帶著些許自豪;美國本地消費者看到店內金飾璀璨閃耀,又得知這是一家百年老品牌,贊譽其為“美國的蒂凡尼”。
“第五大道店是老鳳祥對外展示的窗口,要告訴世界,老鳳祥是可以與國際一流珠寶品牌同臺競技的品牌。”
在這家店內,老鳳祥對產品進行了一些調整,更加強調產品的奢華性。有意思的是,一些華人走進店鋪,點名要買老鳳祥的黃金飾品。這給了老鳳祥啟示:即便在海外市場,老鳳祥的黃金飾品仍舊具有獨特性。于是,2018年,第二家紐約店開在了華人集聚的法拉盛地區,銷售火爆。
一個民族品牌到海外市場,其實需要很漫長的培育、傳播過程。老鳳祥海外之路,早有多年鋪墊。連續10多年,老鳳祥參加美國拉斯韋加斯國際珠寶展、每年兩次參加香港珠寶展,就是為了傳播老鳳祥的品牌與文化。多年耕耘,終有收獲:去年的美國拉斯韋加斯國際珠寶展上,短短4天時間,老鳳祥帶去的參展珠寶首飾,竟然賣出了20萬美元的銷售額。“這說明國際專業人士對老鳳祥品牌非常認可。”
作為第一家走向海外的中國珠寶品牌,老鳳祥已在海外布店19家,先后在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商標注冊 ……“老鳳祥正在打造有國際競爭力的民族品牌,要加速‘走出去’。”石力華說,未來,第一步,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老鳳祥;第二步,有消費者的地方就有老鳳祥———老鳳祥要把中國民族品牌的故事講給世界聽。
人才集聚,企業增活力
一流的企業需要一流的人才,老字號的人才荒是個普遍問題,可在老鳳祥,卻出現人才不斷集聚的“特殊現象”。
老鳳祥有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8人、市級工藝美術大師9人,各類中高級技師114人,中高級人才數量居行業第一,吸引了一批批從英國、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德國、日本等珠寶設計專業科班出身的青年才俊加入。目前,老鳳祥設計師平均年齡30歲。
老鳳祥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楊奕說,老鳳祥以集聚人才、用好人才作為百年品牌管理機制創新的抓手,打出一整套創新轉型的“組合拳”:組建混合所有制單體,創設職工持股會,引入經營管理者和技術骨干持股的內部激勵機制,在業內率先實行“設計師、技師、制作工、營業員”四大首席聘任制和一、二、三級的梯隊遞進體系,創建了大師原創工作室,實施分配激勵向關鍵崗位、關鍵人才重點傾斜,員工收入分配與工作業績掛鉤等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建立起了“利益共享、風險同擔”的激勵機制。
沈國興(中) 老鳳祥提供
沈國興,30多年埋頭“金銀細工”制作領域,是國內這一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獲得過上海勞模、全國勞動模范、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等高等級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老鳳祥通過多種形式增加經濟收入激勵其成長。被評為老鳳祥的“首席技師”后,沈國興每月可以享受4000元的津貼,同時以技師等級要素參與中層以上管理干部的內部股權,共享企業的經濟發展紅利;當他在生產技術上求得改革創新,部分尖端產品實現銷售后,企業都將給予較高的提成或重獎;為鼓勵帶徒授藝,企業與他簽訂合同,帶徒弟出成果后除可以獲得政府補貼外,企業還自行發放各項獎勵,帶多獎多,最多一次性可得到1萬元獎勵。
目前,老鳳祥已形成一套技能人才優先的創新機制,有130名技術人員與管理骨干按照技術能級、貢獻與責任,拿到了公司8萬元到150萬元不等的股權,可以享受分紅等福利;遇到海外學習機會,企業優先安排技術骨干,老鳳祥已組織300多人次的設計制作人員與銀樓營業員骨干走出國門學習考察。
同時,老鳳祥不斷加快后備年輕人才的培養,制定實施“鳳祥計劃”加快完善后備人才儲備,在一些重要崗位上放手讓年輕人“挑大梁”。“80后”設計師陳徐奇,碩士研究生畢業于莫斯科國立工藝美術大學,帶領一個年輕團隊將現代鑲嵌手法與老鳳祥金銀細工等傳統技巧結合,研發出不少受年輕消費者歡迎的創新首飾,并作為青年創新典范參加了“上海100設計師作品展”……年輕技術團隊為老鳳祥帶來創新活力,老鳳祥產品更新率每年達30%到35%,遠高于同行業25%的平均水平。
活力還將在老鳳祥進一步釋放。
不久前,老鳳祥作為上海唯一的老字號企業,被列入國務院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啟動實施綜合改革。老鳳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驊說,在2018年到2020年三年間,老鳳祥將在“引進戰略投資,理順股權框架,重塑上市公司激勵機制”“梳理個人持股的子公司,調整股權結構,重建激勵機制,增厚上市公司利潤”“探索鉛筆板塊混合所有制改革”“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推進人事管理,薪酬考核管理,相關審批管理改革,完善市場化經營管理機制”“加強黨建工作,強化黨的領導”等六個方面做出重大改革。老鳳祥將繼續發揚“敢想敢做敢突破”的“三敢”精神,勇于擔當、銳意進取,積極打響“上海服務”“上海制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從民族品牌向國際品牌的宏偉目標奮進。
更多資訊
-
浦東引領區建設亟需本土創新人才,陳義漢:鼓勵科研人員“多點兼職”2022.3.9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正式發布,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 打造引領區,人才先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 查看詳情 >
-
一家專業糧食生產經營企業啟航,目前上海規模最大生產水平最高最具完整產業鏈2021.12.28
在蘇北、東北虎林等地區,進一步拓展域外稻米自有生產基地,筑牢產品生態鏈前端。 “瀛豐五斗”“海豐”“樂惠”……這些上海本地品牌大米如今有了統一的“出品人”——光明農發集團。12月28日,距離11月5日… 查看詳情 >
-
寧德時代臨港工廠:預計明年有產出貢獻,上海高端裝備產業要破7000億元2021.12.21
《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出爐 記者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已于近期完成編制并正式發布。《規劃》明確,到2025年,上海初步建成具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 查看詳情 >
-
20年間,這家日資零售企業在華開店時間從半年縮至20天,還提出萬家店目標2021.12.15
國內零售行業正處于新一輪的變革和增長之中。 中國入世20年,也是中國零售業迎來全面對外開放的20年。20年來,外資零售商們在政策的東風下爭相搶占市場。日本羅森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零售企業,門…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