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貨數據有新意:咖啡機搭配柴火灶,“餐桌升級”成趨勢
來源:上觀2019.1.28

拼多多近日公布了其“年貨節大”促銷的銷售數據。雖然很多人覺得拼多多的目標群體在低線城市,但從這組數據中透露出一個有意思的趨勢:農產品上行為城市消費者帶來了更多土特產,渠道下沉又實現了農村地區的“餐桌升級”。
根據拼多多統計,“懷舊”“特產”“科技”成為春節前消費關鍵詞。在“年貨節”期間,平臺上年糕、紅腸、鮮花餅等各地區傳統年貨持續大賣,南北年貨的交叉流通特征明顯,從側面表明人口流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年貨進城”已經成為一二三線城市重要風向標。與此同時,低線城市和農村市場年貨消費“餐桌升級”、“廚房升級”的雙升趨勢明顯。除傳統堅果零食外,海鮮大禮包、車厘子等非傳統年貨成消費者新寵,其中海鮮類消費同比增長逾400%。除此之外,家用絞肉機、咖啡機、掃地機器人等小家電及智能家居產品需求持續旺盛,柴火灶搭配咖啡機的組合,已成農村廚房內新景象。
值得一提的是,從拼多多的銷售數據還能看出農產品上行在電商扶貧上的作用。比如,通過拼多多與中國郵政合作推出的農產品上行物流創新系統在“年貨節”期間讓不少偏遠地區的農產品順利進入大城市,當地居民在新年前獲得了實實在在的訂單—— “年貨節”期間,拼多多農產品及農副產品訂單總量超5500萬單,總量超過1.5億千克。
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表示:“通過‘年貨節’的重要窗口期,進一步實踐和升級包括‘多多助農’在內的創新模式,是我們這段時期的重點工作。只有充分解決平臺覆蓋的農產區產銷問題,才能幫助平臺農戶過一個喜慶年。”
臘肉進城,海鮮進村
借助電商平臺,各地區特產銷量在春節前顯著攀升,南北年貨的交叉流通特征明顯。在拼多多的省域特產中,廣西螺螄粉、天津大麻花、內蒙古風干牛肉、陜西涼皮、湖南醬板鴨等分列食品類年貨前五;山東花饃、手工小麻花、紅豆桂花糕等懷舊手工藝年貨的銷量亦大幅上漲。
除各地標志性年貨外,臘肉、臘腸、火腿等全國通用年貨的消費,主要集中在二三線城市,此類農副產品的加速上行,進一步保障了相關產區的收入。據達達介紹,“年貨節”期間,平臺熱門農副產品加工地的封裝打包生產線已實現24小時運轉,十幾輛物流車輪流待命,從側面體現出農產品上行的市場需求。
拼多多聯合各地郵政,在農副產品加工地進行農產品直接封裝打包。 拼多多提供
城市餐桌年味十足,農村地區年夜飯品類也大幅擴充。拼多多數據顯示,海鮮等非傳統年貨,正成為低線城市和農村消費者的“新寵”。“年貨節”期間,平臺多款包含波士頓龍蝦、北海道秋刀魚、海灣瑤柱、南極冰魚、智利三文魚頭等在內的海鮮大禮包成為爆款。在四川巴中某村,當地村民一次性拼購了80多單該類禮包,組團吃海鮮、過大年。
年夜飯原材料日趨豐盛的同時,廚房“器具”也加速更新換代。“年貨節”期間,包括家用絞肉機、咖啡機、烤箱等在內的小家電產品,以及以掃地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家居產品銷量大幅攀升。其中,東菱全球首發的家用絞肉機登陸拼多多平臺當天,銷量便破萬臺。
農產品上行助力農民過好年
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上農產品日均銷售規模創歷史新高的背后,也是平臺傾斜資源助力農產品、尤其是深度貧困地區農產品上行的結果。相關數據顯示,云南省紅河縣農家芋頭、江西省尋烏縣贛南臍橙、河南省寧陵縣蒜薹、河北省順平縣風味臘腸、安徽省臨泉縣牛腱子肉,成為“年貨節”期間最受歡迎的扶貧特色農產品。
在連接全國主要農產區的同時,拼多多還在“年貨節”期間大力推進了兩個扶貧助農重點工程。其中,拼多多與中國郵政下屬渭南郵政合作探索的“渭南模式”頗受關注,并被復制至其他貧困地區。
據介紹,拼多多與渭南郵政建立了覆蓋市內全村落、訂單秒發的農產品極速上行模式。截至2018年底,通過平臺上“陜西郵政精準扶貧官方店”售出的扶貧助農產品銷售額已達1800萬元。目前,拼多多正聯合各地政府及郵政體系,加速“渭南模式”的普及。
與此同時,基于“年貨節”相關需求分析,拼多多旗下的“多多助農團隊”更多關注貧困地區農產品深加工及農副產品銷路工作,滿足消費者年貨需求的同時,進一步實現貧困地區農戶增收。比如,“年貨節”期間,多多助農工程在湖南省寧鄉縣推出的“外婆菜”項目,上線當天便銷售1.58萬瓶,實現銷售額16萬元。該定點扶貧助農產品自去年4月上線以來,已實現累積銷售額330多萬元,覆蓋200余農戶,其中包括75戶建檔立卡扶貧家庭,平均每戶年創收在3000元至5000元。
更多資訊
-
浦東引領區建設亟需本土創新人才,陳義漢:鼓勵科研人員“多點兼職”2022.3.9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正式發布,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 打造引領區,人才先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 查看詳情 >
-
一家專業糧食生產經營企業啟航,目前上海規模最大生產水平最高最具完整產業鏈2021.12.28
在蘇北、東北虎林等地區,進一步拓展域外稻米自有生產基地,筑牢產品生態鏈前端。 “瀛豐五斗”“海豐”“樂惠”……這些上海本地品牌大米如今有了統一的“出品人”——光明農發集團。12月28日,距離11月5日… 查看詳情 >
-
寧德時代臨港工廠:預計明年有產出貢獻,上海高端裝備產業要破7000億元2021.12.21
《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出爐 記者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已于近期完成編制并正式發布。《規劃》明確,到2025年,上海初步建成具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 查看詳情 >
-
20年間,這家日資零售企業在華開店時間從半年縮至20天,還提出萬家店目標2021.12.15
國內零售行業正處于新一輪的變革和增長之中。 中國入世20年,也是中國零售業迎來全面對外開放的20年。20年來,外資零售商們在政策的東風下爭相搶占市場。日本羅森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零售企業,門…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