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她和團隊一年里給600多個家庭拍了照,發現一些耐人尋味的細節 | 創業一線

來源:上觀2019.3.8

摘要:女性攝影師眼里的生命故事。

“生命很特別,我想記錄下成長的樣子。”之一和她的伙伴團子在工作室的墻上掛了很多作品,大部分以親子、家庭為主題,有瞇縫著眼睛笑的孩子、有充滿期待地愛撫著腹部的準媽媽,還有目光里藏不住幸福的老老少少一大家子……過去一年,她們的工作室為600多個家庭拍攝了照片。

但在2013年前,之一絕對不會想到有一天,她和小伙伴們會記錄下那么多的笑容。當時,她還是一家世界500強公司的白領,從事與相機相關的工作。“那一年,我生了孩子,一切變得不一樣了。”她在哺乳上遇到了不少麻煩,吃了不少苦,也學了很多哺乳知識。“孩子吮吸乳汁的那種感覺讓我覺得十分神奇,這是生命的力量。孩子兩歲時,我離職了,參加了專業的哺乳知識的培訓,成為一名專業的哺乳顧問。”之一說,之所以從世界500強白領轉型為哺乳顧問,是因為切身經歷讓她太明白順利哺乳對新手媽媽意味著什么,“我想幫助更多的媽媽”。

2016年,她不想再將“哺乳顧問”作為工作。“有哺乳輔導需求的新手媽媽并不少,哺乳顧問是一份體面的工作;但我最初學習哺乳知識的目的只是幫助更多的媽媽,而不想把它作為謀生的手段。不過,做哺乳顧問的經歷也給了我啟發——看到了很多新生命的成長,這讓我意識到心里埋藏已久的攝影師夢想開始發芽了。”

機緣巧合下,之一決定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團子開設攝影工作室,中文名字就叫“四袋拍”——其實是英語“STEPS(直譯:腳步、步驟)”的諧音,意思是記錄下生命的每一步。選擇攝影工作室作為創業項目,和市場大環境不無關系,“很多媽媽都會用手機記錄孩子的成長,但這些年去專業機構拍親子照、全家福的人又多了,因為大家對‘記錄’有了新的要求,專業的攝影棚、專業的攝影師團隊可以提供更好的拍攝體驗和成片效果。這是我理解的在消費升級中,消費者對攝影市場的新需求。”

不過,小小的工作室剛開張時,就有一個與眾不同的攝影產品:拍攝哺乳照。“這來自我自己哺乳和做哺乳顧問的體會,因為哺乳對女性來說,是難得、珍貴的體驗,很可能一輩子也就這一次,這是非常美麗的鏡頭。我想記錄下這一刻,為媽媽、也為孩子。”之一說,在上海,攝影工作室可以算是“紅海”,競爭激烈;但是因為有這個小眾的拍攝項目,她們的小工作室吸引了第一批客戶。

她是工作室最早的攝影師。“拍攝哺乳照有特殊性,需要絕對私密,我們全部是女性工作人員。攝影是我多年的興趣愛好,我在大學時學的也是廣告,有過專業學習,所以拍出來的照片媽媽們都很喜歡。”之一覺得,女性攝影師和男性攝影師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感情比較細膩,更容易抓拍到細節,“我自己是媽媽,哺乳過,知道那種神奇的感覺,也希望用作品展示這些,所以更容易站在客戶的角度思考,捕捉神圣的瞬間。”她還貼心地將工作室的選片室布置成一間溫馨的哺乳室,并獲得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認證的“母愛10平方米”證書,方便每一位到訪的媽媽。

口口相傳,攝影工作室有了穩定的客戶群體,拍攝范圍也漸漸擴展。“最初是哺乳照、親子照、全家福,現在我們也拍一些職業形象照。因為我們發現,媽媽們的要求在增加,很多媽媽產假后要重返職場,她們希望有一張全新的形象照,甚至有很多媽媽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就是拍攝一次屬于她自己的單人藝術肖像。這些需求,和STEPS所代表的記錄每一步是契合的,于是就有了新產品。”之一說,小小的工作室就這樣一步一步長大了,從最初她和團子做攝影師,到現在總共有4名專業攝影師、400平方米的專業攝影棚,能同時安排兩組拍攝互不影響,“工作室就像我的另一個孩子,長大了。”

當然,競爭仍在。“在上海,攝影市場的競爭還是挺激烈的,大企業、連鎖品牌多,像我們這樣的創業工作室也有很多,我們要做的就是堅持自己,找到與我們觀念契合的消費者。”之一隨手打開手機給記者看了幾個他們與消費者交流而建立的微信群,與很多工作室不太一樣的是,他們鼓勵消費者自己帶服裝,“我們的服裝并不少,但仍舊希望客人穿自己喜歡的服裝來;或者告訴我們她的要求,我們根據要求來準備,因為我們希望拍到的每一個家庭都有獨一無二的個性。”

溝通微信群中,還有很多其他細節體現出這家小工作室的不同,比如拍大家庭的全家福,他們會問消費者喜歡哪些組合,或者詢問消費者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要求,“我們鼓勵客戶帶寵物、帶有意義的紀念品、帶自己喜歡的CD或者由我們準備他們喜歡的音樂在拍攝時播放……總之,我們希望拍照時能營造出自然、舒服、個性化的環境,拍出來的照片也不是流水線上的,而是如實記錄下每個家庭的每一步。”

拍了那么多親子照、家庭照,有些故事和細節也讓之一感慨——“有的全家福是一大家子人,長輩年紀很大了,小輩說,這可能是他最后一張全家福”,“還有一次拍全家福,效果很好,可是取照片時客人告訴我說,他們其實要離婚了,想在離婚前留下一起的樣子”,“有客人請我去記錄分娩的過程,現場拍攝條件很有限,也不可能有任何擺拍,但見證新生命的誕生讓我熱淚盈眶”,“絕大多數親子照是媽媽預定的,有的爸爸一進工作室就要走了Wi-Fi密碼,全程除了偶爾配合擺擺樣子拍照,就是刷手機,真的好想請爸爸也多參與一些”……作為攝影師,她不會對客人的選擇評價什么,但內心又覺得自己的創業成果很有價值,“希望讓人們看到照片背后的情感,能夠生活得更幸福。”

之一思考過創業對自己意味著什么,“從一兩個人拍到管理一個小團隊,要不斷學習、不斷迎接挑戰,但我真的很滿足,能夠記錄下那么多真實可愛的笑容。”對于未來,她想要的也很簡單,“還是會以生命為主角,記錄孕育、哺育、成長的過程,讓我們的作品里多一點人文色彩。”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