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座高檔商務樓里竟然“藏”著一家綜合醫療機構,里面還可以做手術
來源:上觀2019.3.18

早晨9點的浦東前灘世貿中心,到處是往來青年白領急匆匆的身影。這里是高品質濱江商務區,有密集的企業和完備的商業配套。可萬萬沒想到,就在其中一棟商務樓的玻璃幕墻后,卻“藏”著一家五臟俱全的綜合醫院。
它是民營醫療機構曜影醫療去年3月在滬開設的第三家門診部,不同于大多數公立醫院,它不僅沒有高高的圍墻和顯眼的標志,而且就開在熱鬧的商務區內,和全家便利店、星巴克以及許多企業公司、高級學校毗鄰。
商務樓里能開出醫院,不得不從上海自貿試驗區近年來社會辦醫門檻的變化說起。放在過去,要想在某地開設醫療機構,首先要確認政府在該區域內有相應的規劃,同時還要確保設立地址周邊一定范圍內,沒有其他醫療機構、餐飲門店、嬰幼兒機構、學校等,限制多多。而今,自貿區卻將規劃方面的限制取消,將“門檻”更多放在醫院本身的資質上——是否有相應的資金、充足的醫務人員,是否能提供高品質的醫療服務等。通過給市場松綁,好的醫療資源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離百姓更近的地方。
上海自貿試驗區推進“放管服”改革的過程中,阻擋企業進入的門檻雖逐步減少,可后續的監管卻絲毫沒有放松,甚至更加嚴格。在曜影近2000平方米的門診部里,記者不光看到了覆蓋全面的各診療科室,還有一個專設的日間手術中心能提供各類微創及低危的手術治療。如此完備的功能極大方便了患者,但同時也對監管提出更高要求。上海曜影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運營總監周穎告訴記者,針對門診部的污水排放、放射性、疫苗使用、手術室使用等監管內容,當地政府已將原先每三個月一次的檢查變成如今的一月一檢和不定期的飛行檢查,以確保醫療機構的正常合法運作。不僅如此,監管后的指導和服務工作也更加靈活。周穎舉例,面對外籍患者在注射HPV九價疫苗時提出的不同于國內標準的疫苗注射周期要求,當地衛生部門沒有“一刀切”地拒絕,而是在與門診部溝通協商后準予操作。“這樣的人性化標準,不光是給我們的外籍患者帶來了便利,也增加了我們辦醫的信心”。 周穎說。
日間手術中心
就在今年4月,曜影醫療的第四家門診部也將落戶于上海自貿試驗區張江片區。令她驚訝的是,這一次辦醫,從前期準備材料到手續落地,僅僅用了不到5個月,相比過去足足節省出近半年的時間。
以往成立一家醫療機構,需要先完成資格審批工作,獲得衛計委發出的《申請醫療機構設置許可證》后才能具體操作。而取得這個證,則要經過交材料、看現場、公示幾個環節,動輒需要企業等待3至6個月時間。而得益于近年來上海“證照分離”改革的重點內容之一“兩證合一”政策,原先的《申請醫療機構設置許可證》和《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合二為一,審批許可這一步驟被大大簡化。企業只需要向當地衛生部門提交材料備案,并在網上公示5天,通過后就可以進入下一步裝修設計和人員招聘環節。政府審批的時間被壓縮到最短,企業開張的進度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周穎告訴記者,曜影醫療在張江的門診部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籌建,9月底,她代表公司遞交了申請材料,10月底便收到獲得《申請醫療機構設置許可證》備案的通知。“我們不僅能夠提前半年開業,還節省了50萬的租金成本及不可估量的市場收益。”
而今,通過政策保障和數十位海內外專科、全科醫生的共同努力,曜影醫療在滬的各家門診部基本實現盈利,年均就診人數可達5萬人次,為廣大外籍和本地患者帶去健康福音。
更多資訊
-
浦東引領區建設亟需本土創新人才,陳義漢:鼓勵科研人員“多點兼職”2022.3.9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正式發布,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 打造引領區,人才先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 查看詳情 >
-
一家專業糧食生產經營企業啟航,目前上海規模最大生產水平最高最具完整產業鏈2021.12.28
在蘇北、東北虎林等地區,進一步拓展域外稻米自有生產基地,筑牢產品生態鏈前端。 “瀛豐五斗”“海豐”“樂惠”……這些上海本地品牌大米如今有了統一的“出品人”——光明農發集團。12月28日,距離11月5日… 查看詳情 >
-
寧德時代臨港工廠:預計明年有產出貢獻,上海高端裝備產業要破7000億元2021.12.21
《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出爐 記者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已于近期完成編制并正式發布。《規劃》明確,到2025年,上海初步建成具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 查看詳情 >
-
20年間,這家日資零售企業在華開店時間從半年縮至20天,還提出萬家店目標2021.12.15
國內零售行業正處于新一輪的變革和增長之中。 中國入世20年,也是中國零售業迎來全面對外開放的20年。20年來,外資零售商們在政策的東風下爭相搶占市場。日本羅森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零售企業,門…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