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生活給他靈感,開發上海首個視頻手語翻譯App:讓聽障者盡情享受平等
來源:上觀區情2019.4.24

一個溫暖的名字:“伴你無礙”,這是上海首個視頻手語翻譯App。暖黃背景下憨厚可愛的北極熊圖標,讓人很想打開這款手機應用。
它是聽障人士的福音。在政府服務窗口辦事、在銀行辦業務、在醫院看病甚至遇到交通事故溝通處理時,聽障人士總是會約到意想不到的巨大溝通障礙。每當聽障人士需要與健聽者溝通時,可以馬上在“伴你無礙”上求助,一鍵呼叫在線的手語翻譯員,手語翻譯員接起呼叫后可即時通過視頻提供實時手語翻譯服務,解決溝通障礙。
這款“聽障者神器”究竟是怎么來的?
每時每刻,總有手語翻譯者在線等候
在楊浦區一個社區活動室里,工作人員唐老師正在為一群聽力障礙朋友演示這款視頻手語翻譯App的使用方法:“就像用電子詞典在國外和當地人交流,可隨時、隨地進行。”
他打著手語,模擬聽障朋友正進行銀行業務的場景,通過遠程視頻的方式,向專業手語翻譯員發出“求助信號”。
APP那一端,忙著手語翻譯的秦小姐盡心盡責。遠在東北的她怎么也沒有想到,遠隔萬水干山,僅僅依托一個App,自己能以擅長的技能,在喜歡的領域里,繼續為她所關愛的聽障朋友們服務。
此時此刻,這一端站在唐老師身邊的80多歲聽障老人秦老伯笑瞇瞇地看著這一切。演示結束后,他打著手語告訴唐老師:“太感謝你們了。雖然年紀大了,但是我還是要試用看看。”在唐老師的幫助下,他當場下載了該App。
“伴你無礙”于去年12月1日上線,進入試運營階段;在沒有進行大規模宣傳的前提下,上線僅3天,就已為聽障朋友提供了第一例手語翻譯服務;上線30天后,其視頻手語翻譯團隊人數擴增至20人;2019年1月20日,其服務量更是達到單日最高的142人次;1月25日,順利完成公測,正式上線……
根據App后臺統計,其視頻手語翻譯服務被應用最多的前三個場景分別是學習、工作培訓以及就醫。雖然上線時間不長,但是“伴你無礙”在某第三方下載平臺的下載量已近萬次。
李小姐是一家公司的財務,由于語言障礙,上進的她平日里總是因為不能參加公司財務培訓而煩惱。在得知有“伴你無礙”后,在新的培訓開始前,她興奮地提前預約聯系視頻手語翻譯服務。當天,看著手語翻譯員同步翻譯著學習內容,讓她收獲很多。
王先生去醫院看病,由于溝通不便,他只能依靠觀察手勢或者唇形的方式,連猜帶蒙地去猜測醫生、護士說話的意思。一次,他鬧了一個“烏龍”,將護士“想核對病歷卡上信息”的意思誤解為“你患了重大疾病”。情急之下,他打開了“伴你無礙”,請手語翻譯員幫忙溝通。幸好在手語翻譯員的幫助下,雙方的溝通十分順暢,誤會也及時解開。
目前,“伴你無礙”的視頻手語翻譯服務正以上海為核心輻射全國。無論什么時刻登錄APP,總會有來自五湖四海的手語翻譯員實時在線提供服務,有一天晚上,記者發現距離最遠的手語翻譯員甚至來自鄰國巴基斯坦。
這些手語翻譯員的構成主要有三類:CODA(父母是聽障人士而自己卻是健全者),手語翻譯專業的畢業生,還有資深手語老師。這些愛心人士均有平均3年以上手語翻譯經歷,他們的工作方式有兼職和全職兩種形式。聽障人士可以通過事先預約和實時求助兩種方式獲得服務。
開發者心愿,要讓聽障人士“享受平等”
是誰開發了這款“神器”?它的研發者是上海漢云信息咨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人員都有著10年以上的通信及互聯網行業工作經驗。
這是首席運營官蘇煒鑫的一個夢想。有著多年海外生活經歷的他,在國外有個感受,那就是,“覺得殘障朋友的人數似乎特別多。”在國外的機場、公交車站、地鐵站等公共場所,似乎到處都可以看到殘障人士。
時間長了,蘇煒鑫恍然大悟:原來不是人多,而是因為國外具備相對完備的無障礙服務和設施,殘障朋友出門和普通人一樣方便,所以他們也更加樂于走出家門。一次在國外機場轉機時,他曾看到一個坐輪椅的年輕人動作諳熟地配合空乘人員,獨自上下飛機。而旁邊的人對此場景也是一副“本該如此”的司空見慣。
對蘇煒鑫來說,他一直忘不了那個年輕人臉上自信的表情,在全社會的尊重和共同努力之下,他可以正常地出行,輕松地享受一個普通人的生活。
而在觀察了國內的公共場所后,他問了自己一個問題:“為什么在國內‘很少”看見殘障朋友?”
事實上,我國才是世界上殘障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每13人中就有1位殘障人,除了無障礙設施普及度還需要提高外,溝通障礙也是橫亙在他們和健全人面前的一座大山。而我國更是世界上聽力障礙人數最多的國家,據第二次全國聽障朋友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聽障者達2780萬人。
蘇煒鑫一直在思索,該如何打破溝通交流的壁壘?他想用自己的專業技術以及經營企業的資源,搭建一座聽障人士與外界溝通而橋梁,將手語翻譯服務線上化。他知道,在美國視頻手語翻譯的模式與技術已經相對較為成熟,但在國內尚屬新生事物。他找到了另一位公司創始人聊這個想法。
所幸,心懷大愛而又默契的兩個人不謀而合,一個“要讓聽障者享受平等”的計劃正式啟動。
將引進AI技術,探索智慧與情懷并存的助殘之路
在研發“伴你無礙”之前,蘇煒鑫他們也和其他普通人一樣,距離聽障人士的生活很遠,幾乎完全不了解這個人群的所思所想。為了研發和完善這款App,他們走上了一條全新的道路,主動從零開始學習關于聽障朋友的各種知識,并走入聽障朋友的圈子,探尋他們的需求點,全力協助他們建立無障礙環境。
雖然致力于成為聽障朋友一站式生活平臺,幫助聽障朋友平等無障礙地融入社會,但是目前團隊還是將主要精力放在視頻手語翻譯上,未來還將陸續開放殘障人士各類專屬服務項目,希冀在康復、金融等方面拓展外延服務,進一步完善對聽障人士的無障礙資訊服務。
據說,伴你無礙”將引進Al技術,使平臺更加智能化,并探索一條智慧與情懷并存的助殘之路。通過在后臺分析聽障用戶的數據,解決聽障朋友生活的痛點問題,并反哺到相關助殘的非政府組織之中,輔助他們更好地完成使命。
上海約有23萬聽障者,但是全市能被他們認可的手語翻譯員僅有30人左右。要解決專業手語翻譯員數量奇缺的問題,最根本的還是要推進手語翻譯職業化建設,讓手語翻譯從志愿服務變成職業。
而據了解,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已建立關于手語翻譯的培訓、測試體系。在美國,手語翻譯作為一種職業,普及各個行業,受人尊敬。不少人還把手語翻譯作為第二職業,既可參與公益事業,又可合法賺取報酬。但在我國,手語翻譯職業化還處于起步階段,缺乏合理和成熟的鼓勵機制、專業評價標準以及市場機制等。
蘇煒鑫說,為了鼓勵和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加入手語翻譯員隊伍,“伴你無礙”還將請知名公益組織的手語老師擔任平臺顧問。除卻建構內部培訓體系,以期提升服務質量,他們更希望能建立嚴格的職業評級標準和合理的薪酬制度,以助推其職業化進程,并促進整個行業健康發展。
更多資訊
-
浦東引領區建設亟需本土創新人才,陳義漢:鼓勵科研人員“多點兼職”2022.3.9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正式發布,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 打造引領區,人才先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 查看詳情 >
-
一家專業糧食生產經營企業啟航,目前上海規模最大生產水平最高最具完整產業鏈2021.12.28
在蘇北、東北虎林等地區,進一步拓展域外稻米自有生產基地,筑牢產品生態鏈前端。 “瀛豐五斗”“海豐”“樂惠”……這些上海本地品牌大米如今有了統一的“出品人”——光明農發集團。12月28日,距離11月5日… 查看詳情 >
-
寧德時代臨港工廠:預計明年有產出貢獻,上海高端裝備產業要破7000億元2021.12.21
《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出爐 記者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已于近期完成編制并正式發布。《規劃》明確,到2025年,上海初步建成具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 查看詳情 >
-
20年間,這家日資零售企業在華開店時間從半年縮至20天,還提出萬家店目標2021.12.15
國內零售行業正處于新一輪的變革和增長之中。 中國入世20年,也是中國零售業迎來全面對外開放的20年。20年來,外資零售商們在政策的東風下爭相搶占市場。日本羅森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零售企業,門…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