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聽到建設新上海的政策,這家老字號創始人作出了這個決定

來源:上觀2019.5.21

摘要:20日,以“同心向黨,共繡國旗”為主題,上海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六師(蘇南)分會與恒源祥集團共建簽約儀式在恒源祥大廈“新四軍之家”舉行。

伴隨著歌劇《江姐》中“繡紅旗”的曲調,今天,上海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六師分會代表陳昊蘇(陳毅元帥之子)、粟戎生(粟裕大將之子)與恒源祥集團優秀青年代表共同用國家級非遺技藝——上海絨繡共繡五星紅旗,寓意革命傳統薪火相傳,并以此紀念上海解放、新中國成立70周年。

陳毅之子陳昊蘇參觀老市府大樓及陳毅市長辦公室。

5月27日是上海解放70周年紀念日。20日,以“同心向黨,共繡國旗”為主題,上海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六師(蘇南)分會與恒源祥集團共建簽約儀式在恒源祥大廈“新四軍之家”舉行。上海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六師分會會長王蘇炎(王必成將軍之女)說,共建旨在探索開展革命傳統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創新途徑和內容,共同傳承新四軍鐵軍精神,促進紅色文化的發揚與傳承。

1949年6月2日,上海解放剛滿一周,恒源祥的創始人沈萊舟參加了陳毅市長在外灘中國銀行4樓大廳舉行的“產業界人士座談會”,聽完陳毅市長介紹建設新上海的政策后,沈萊舟當即作出決定:將儲存在香港的20萬磅絨繡原料“毛條”運回上海,在新中國開辦恒源祥新工廠。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同日,沈萊舟創辦的新廠——恒豐毛紡廠發行股票。

恒源祥集團總經理陳忠偉說,92歲的恒源祥如今已是中國知名紡織服裝集團,但從沒有忘記這段紅色記憶。今年是上海解放、新中國成立70周年,恒源祥集團發起了“同心向黨,共繡國旗”的系列活動,并邀請新四軍將領后代與集團青年用絨線共繡國旗,就是用一種全新的方式銘記歷史、珍惜當下、開拓未來。

“同心向黨,共繡國旗”系列活動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上海絨繡為主要載體,各族、各界代表用“一針一線”表達全國人民同心向黨的美好愿望,慶祝偉大祖國生日,弘揚愛黨、愛國的紅色主旋律,讓優秀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傳。該活動已于今年4月3日啟動,并舉行了起針儀式,計劃在國慶前繡制完成10萬針的國旗。

當天的簽約儀式后,六師分會向恒源祥集團黨團員贈送了《勁旅雄風——江南鐵軍征戰紀實》,六師分會代表、新四軍革命將領的后代——陳昊蘇、王蘇炎、饒政剛(饒惠譚將軍之子)、張曉宇(張強生將軍之子)、羅憤(羅維道將軍之女)等圍繞如何繼承革命傳統為恒源祥集團的黨團員上了一次專題黨(團)課。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