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民企為啥心態不好?代表:好企業需積累十年,基金七年就退出
來源:上觀2019.6.21

近日,市人大常委會召開代表座談會,聽取代表對市政府和市高院、市檢察院工作,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及本市實體經濟和民營經濟發展情況的意見建議。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市人大代表、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金煜最近碰到一個事,“我們有個客戶,收購了上海的一個房地產項目。收購完成后,被收購企業并不出來,新的投資者沒法進去開工。客戶去咨詢相關部門,相關部門表示‘我很難干預,我怎么知道你們之間的糾紛呢?’客戶只能走訴訟途徑,而起訴至少要一年,這樣財務損失就是幾十個億。”
“如果這樣的話,誰還敢做生意?”金煜認為,法治保障是營商環境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類似情況下,有沒有差異化的高效執法?“如果要走司法途徑,能否有差異化的簡易通道,否則這個損失企業難以承受。”
在市人大代表、上海艾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朱柯丁看來,上海在法治保障的執行和落地方面還是做得比較好的,不過時間太長,流程太慢。“比如打一個破產清算官司,債轉股以后要兩年。而我們已經債轉股了,但拿了99%的股權,其他法人不愿意轉,我們沒有辦法,必須打訴訟官司才能有效,而在這期間,他可以增加很多惡意擔保,拖著你的時間打官司。”
“上海應該把法治作為最強有力的核心競爭力。”市人大代表、上海帝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康凱認為,如今企業對于對接的要求更精準,而政府大數據信息化建設的基礎還比較薄弱,很多問題又源自于企業征信體系的缺失,建議加強信息共享的機制。
他提到濫用司法權的情況。比如企業的賬戶突然被封了,一查之后,是別人搞錯了,這時給企業日常的運營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困擾。“濫用司法權某種意義上也增加了政府處理的難度,或者降低了工作效率。”
“民營企業呈現運動式的發展,或者一窩蜂發展,這可能跟金融環境有關。”朱柯丁認為,實體經濟領域出現的一些問題,是這些年快速發展中累積問題的集中爆發。包括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在銀根松的時候,很多企業可以很好地貸款,但銀根一緊,首先要求還款的是民營企業。“哪些企業日子過得好?就是那些前幾年就套現的企業,而對于這些年把資金投入到實體經濟一直堅持發展的企業,某種意義上存在階段性的不公平。”
朱柯丁認為,好的企業往往都是經過了一二十年的積累。而一些中小企業還是心態不好,三五年就想成功,這里面與急功近利的心態有關,也跟金融環境有關,比如基金七年就要退出,導致被投資的企業心態不健康。“企業不追求短期的回報,可能七年還沒有成功,但基金這時退出怎么辦呢?”
在金煜看來,服務中小微企業,關鍵是解決貸款的問題。對銀行來說,一是風險信息不對稱帶來的瓶頸,一是處理能力帶來的瓶頸。上海要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應該從數據利用的角度來完善金融生態環境,在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上做些工作。
“我們要喚起企業家的擔當精神,喚起他們創業的激情。”康凱說,他身邊有不少成功的企業家紛紛轉行,不再從事實體經濟,而是轉做投資。但在目前的形勢下,上海需要有一批真正有企業家精神的人站出來,“我希望有這樣一批人共同前行”。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肖貴玉參加座談。
更多資訊
-
浦東引領區建設亟需本土創新人才,陳義漢:鼓勵科研人員“多點兼職”2022.3.9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正式發布,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 打造引領區,人才先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 查看詳情 >
-
一家專業糧食生產經營企業啟航,目前上海規模最大生產水平最高最具完整產業鏈2021.12.28
在蘇北、東北虎林等地區,進一步拓展域外稻米自有生產基地,筑牢產品生態鏈前端。 “瀛豐五斗”“海豐”“樂惠”……這些上海本地品牌大米如今有了統一的“出品人”——光明農發集團。12月28日,距離11月5日… 查看詳情 >
-
寧德時代臨港工廠:預計明年有產出貢獻,上海高端裝備產業要破7000億元2021.12.21
《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出爐 記者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已于近期完成編制并正式發布。《規劃》明確,到2025年,上海初步建成具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 查看詳情 >
-
20年間,這家日資零售企業在華開店時間從半年縮至20天,還提出萬家店目標2021.12.15
國內零售行業正處于新一輪的變革和增長之中。 中國入世20年,也是中國零售業迎來全面對外開放的20年。20年來,外資零售商們在政策的東風下爭相搶占市場。日本羅森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零售企業,門…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