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個鎮樓宇稅源穩穩,逆勢上揚!背后有一批淳樸的“本地人”在忙碌
來源:上觀2019.7.25

最近,普陀區長征鎮把樓宇“一長四員”畫成漫畫并取了別名,樓長叫“秦寬興”(請寬心)、黨建聯絡員叫“凌聚麗”(零距離)、招商服務員叫“蔡廣進”(財廣進)、樓宇安全員叫“楚尹煥”(除隱患)、市場監督員叫“易班李”(易辦理)。二次元風格被許多被服務企業白領夸獎“萌萌的”。
鎮里的“一長四員”樓長團隊,還分三個層級。鎮黨政班子領導分別擔任地區“總樓長”;按招商服務架構和空間載體資源等特點將樓宇群劃片分區,由鎮屬企業負責人擔任“分樓長”;片區內各鎮屬企業領導班子成員對應為每棟樓宇的“點樓長”,實現樓長全覆蓋。漫畫人物的名字諧音,直接表達了團隊所起到的作用——請寬心、零距離、財廣進、除隱患和易辦理。
在長征鎮,“樓長”團隊深入一線直接對接企業需求,為企業提供“管家式”服務,積極探索黨建、發展、管理、服務一體化推進的治理新模式。全鎮還建起5個樓宇(園區)黨群服務站,這些明星服務陣地給 “樓長”團隊帶來更大的施展空間。
今年上半年,長征鎮重點樓宇實現稅收12.45億元,同比增長26.95%,占全鎮稅收比重44.54%。
淳樸本地人服務 “自家人”
長征地區的樓長團隊,有股本地人熱忱滿滿的淳樸勁頭。40歲的顧華是長征本地人,現任鎮屬企業新長征(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也是負責招商租賃的“樓長”。為鎮屬企業增效益、為自己招來的企業做服務,他不遺余力。
去年年底,一家園林建設行業企業租下了新長征商務大廈一層樓面作為辦公室,顧華“嗅”出企業“來頭不小”,便帶領團隊主動與企業負責人對接,屢次熱情上門問需。對方果然有意向落戶,顧華勁頭更足了,立即牽頭解決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企業不少外地員工租房租的遠,上下班不便,中心城區住宿成本又高,他立即牽頭對接,承諾在“長征青年社區”推出后,幫助企業申請數套員工宿舍,今年7月已成功為企業申請到4套宿舍。
第二件事,公司希望申請在香港上市,顧華利用園區平臺主動幫助他們聯絡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和稅務部門,提供多方政策咨詢,又請來區金融辦現場辦公,為后續的上市服務保駕護航。在歷時兩個多月、多達20余次的聯絡走訪中,顧華幾乎每天有致電、每周有拜訪,盡心解決企業經營發展難題。企業把他當成了“自家人”,也更快融入了這片區域。今年年初,該公司稅收落戶長征鎮,預計年稅收上繳額近千萬元。
這些年,隨著城市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長征鎮的集體經濟組織踏準“節拍”,造樓宇、建園區,培育和發展優質產業、招大引強和吸引企業。如今全鎮擁有天地軟件園、新曹楊高新技術園區、智能制造及機器人產業園、華大科技園、普羅娜商務廣場、天地科技廣場等眾多高品質園區及商務樓宇,普陀區79幢重點樓宇中逾1/3在長征鎮,截至去年年底全鎮服務大大小小的企業近萬家。
新曹楊(集團)有限公司所服務的華大科技園,由公司副總經理許歡任“樓長”,這個年紀不大的“本地人”,總是摸著滿頭灰發樂呵呵:“這叫‘金融灰’,都是干招商工作累出來的。”他覺得壓力很大,因為許多區域都在建設產業園區,大家各有優勢特長,誰也不能高枕無憂。他把園區最大的競爭優勢定位為“服務一流”,憑著新曹楊人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對這片土地的熟悉,為企業解憂,幫助企業發展。他帶領的樓長團隊,不僅有能力完成工商注冊、稅務服務、人才引進等“一條龍”前期服務,也能提供各種政策對接,把“貼身服務”滲透到企業發展全周期。如今,園區正在搭建線上平臺,提供信息服務、虛擬孵化、投融資對接等全鏈條創新孵化服務,助力企業快速發展。
樓長背后有“組團服務”機制
樓宇和園區聚焦新技術領域,重點扶持智能軟件、研發服務、科技金融、文化創意等優勢產業。而正是因為“新”,沒有常規路徑可循,沒有現成經驗可借鑒,樓長團隊只能一邊摸索一邊服務。
今年5月,鎮里的“總樓長”在大調研中獲悉,鎮里的“智能制造及機器人產業園”聚集了一批機器人企業,這些企業聽起來“光鮮”,卻面臨用人成本高、初創期壓力大、上下游產業對接困難等發展瓶頸。在深入了解情況后,鎮領導邀請相關行業的上下游企業和政府職能部門負責人聚在一起,召開智能制造和機器人領域專題座談會,開了大半天會,又后續花了整整一個月時間,深入剖析行業發展中的痛點和政府服務的盲點,隨即通過區委組織部、區科委、區投促辦等部門積極與電科所等專業科研院所洽談,搭建與行業內領軍企業的交流與合作。
不少新興產業領域的企業,對于各種扶持政策不熟悉,“漏”過了本可以屬于自己的“福利”。又是樓長團隊主動送服務上門——天地軟件園總經理、樓長宋崢發現,園區里有一家專做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研發的“域圓科技”,企業很有潛力,卻不知道如何在行業里“再沖一沖”。宋崢和招商服務專員張奕華一起為企業破題,他們發現,這家企業完全符合“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資金”的申請條件,于是一邊主動幫企業收集制作相關材料,一邊向普陀區有關產業部門反饋企業需求,積極幫助企業走申報流程。企業如愿獲得了扶持資金,但對他們來說,更有價值的是獲得了權威政府部門的認可和背書。
紛繁復雜的需求,非“樓長”一己之力可以解決。這也是樓長團隊的意義所在,“一長四員”機制實質上深化了“組團式服務”理念,深化了長征鎮與市場、稅務、公安、商務等部門之間的聯動,使這些職能部門的服務窗口通過“樓長”這一中樞前移,做到訴求“一口式”受理、問題“一攬子”對接。
比如,落戶綠洲中環中心的上海高捷聯冠電氣有限公司老總要辦理上海落戶手續,幾番準備的材料都不過關,樓長團隊與區人社部門聯絡,落實業務骨干指導辦理,終于理順了流程解決問題。還有一家上海海天下食品有限公司想在長征工業園區落戶,這家企業主要從事海產品線下體驗和線上銷售業務,根據有關職能部門要求,在廠房內設立產品研發和體驗中心必須先通過環評,由于園區坐落于中心城區,環評要求較高,企業很擔心通不過這一關而影響經營。樓長團隊請商務委、市場監管局、環保局聯合辦公,為企業解決了從申請到辦理到落戶的全過程服務,最終企業順利落戶長征,并創造了半年稅收逾千萬的喜人業績。
建起一批明星服務站點
如今,長征鎮已建起5個樓宇(園區)黨群服務站(點),這些服務陣地給 “樓長”團隊帶來更大的施展空間。
“億元樓”天地科技廣場的“天地SPACE”黨群服務站很受歡迎。穿過露天“鮮花拱門”進入這個溫馨空間,園區白領可以喝到一杯平價咖啡,也可以談業務、參加沙龍和培訓,近200平方米空間時常坐滿了人。這里整合了來自政府部門、共建單位以及社會各方面的資源,黨建、政務、經濟、群團等服務疊加,為企業推出各種黨組織活動、公益志愿活動以及職場沙龍等等,還組織園區社交、自我展示、交友相親等活動。
在這個年輕人絡繹不絕的空間,樓長團隊開創了“U time”系列活動——這個名字取自“天地軟件園”英文名universal,也可以引申為“你的時間”。“U黨建”,采取“互聯網+”方式開展新形式黨課,團結凝聚新老黨員;“U 先鋒”,定期組織志愿者開展敬老愛幼、節能環保等公益活動,帶動園區正能量傳播;“U動力”則針對如創業者、管理層、普通白領等不同群體,開展產業政策、投融資、創業扶持、人才激勵等宣傳培訓,助推園區企業發展;“十二點悅讀時”是白領午間閱讀沙龍,“解憂雜貨鋪”是心理專家坐診咨詢,“悅動減壓團”則是集體運動健身項目……
“天地SPACE”漸漸供不應求,樓長們都想盡辦法為自己的樓宇爭取資源。交通便利又鬧中取靜的普羅娜商務廣場是天地軟件園的另一產業基地,與園區其他基地引入的產業有所區別,這里定位智慧照明、智能硬件等“智慧”領域,園區白領普遍年紀輕、學歷高,擁有專業技術的占相當比例。天地軟件園在這個園區復制了“天地SPACE”并進行升級,利用樓宇時尚LOFT空間,將新站點分割為功能不同的三層樓面,全力鋪開黨建和群團建設,為企業定制更多個性化服務。
依托這些功能性平臺,樓長團隊建立了行業黨委、樓宇企業聯盟、企業家聯合會、青年聯誼會、文化團隊及各類公益性組織等等,實現黨建引領下的樓宇企業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交流融合和聯動發展。下階段,長征鎮黨委將通過做實樓宇(園區)綜合服務站、網格化綜合服務分站和樓宇(園區)綜合服務點,通過做優服務團隊,明確首問責任,整合資源力量形成后臺支撐,讓所有企業“全覆蓋”享受各種福利。
更多資訊
-
圍繞“城中村”改造、城鄉轉型、“大零號灣”建設……這些年輕人聚到了一起2023.10.8
近日,閔行區委黨校第26期中青班學員,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當前區域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專題調研,努力錘煉調查研究的硬功夫,研學深思促發展。9月11日—28日,由32名學員組成的6個課題組… 查看詳情 >
-
“土”文化引領“新”產業,崇明豎新鎮深耕非遺文旅打造鄉村消費新體驗2023.10.8
中秋國慶長假期間,位于崇明區豎新鎮的“木棉花開”手工社里每天都人頭攢動。熱愛土布的游客和手工愛好者們,喜歡去那里體驗“線帶編織”等多個非遺項目。在非遺傳承人、“木棉花開”手工社創始人宋榮耀的指導下,大… 查看詳情 >
-
上海市中心“老破小”原址重建,六旬爺叔將住上電梯房四樓,獨門獨戶房間朝南2023.10.8
10月7日上午,國慶長假剛過,黃浦區保屯路211弄(部分)舊住房成套綜合改造(拆除重建)項目開始改造施工:一片空曠的場地上,幾幢舊樓已被拆除,一臺打樁機準備就位。 保屯路211弄地處半凇園路街道,房屋… 查看詳情 >
-
桃浦鎮加梯“八步法”,打造全生命周期管理樣本2023.10.8
桃浦曾是老工業區、“兩灣一宅”動遷導入區,鎮域內以老式售后公房、動遷房、早期商品房為代表的多層住宅量大面廣,老年人口占比高,群眾“爬樓難”問題亟須解決。 加裝電梯工程,是提升普陀區桃浦鎮居民幸福指數的… 查看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