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為什么要做“電視的未來”?| 細節中的消費升級
來源:上觀2019.8.13

“榮耀智慧屏不是電視,是電視的未來。”8月10日,華為發布首款搭載自研操作系統“鴻蒙”的終端產品榮耀智慧屏,并對新產品如此定義。但在普通人眼里,榮耀智慧屏和電視的形態非常相似。
“華為強調榮耀智慧屏是‘屏’而不是‘電視’,背后是消費升級背景下市場的變化——傳統電視正在淡出人們的生活,但能夠連接乃至創造更多場景的智慧終端正越來越多。”有業內人士如此解讀,不僅僅華為對“電視的未來”充滿期待,傳統電視制造商也早早走在了轉型路上。
智慧屏后的市場變化
華為為什么說榮耀智慧屏是“未來的電視”?如果看一下產品發布人、榮耀總裁趙明的介紹,或許能得到答案。
從外觀和基本功能看,榮耀智慧屏確實與電視相類似,雖然屏占比有了提升,但本質上仍是一臺電視。不過,基于鴻蒙操作系統,榮耀智慧屏又能完成很多傳統電視做不了的事。例如,投屏技術可以讓手機甚至無人機成為電視屏幕的延伸,只要碰一碰投屏,手機就可以變為智慧屏的觸控屏、揚聲器、遙控器和鍵盤。
趙明認為,榮耀智慧屏不僅是家庭的影音娛樂中心,更是信息共享中心、控制管理中心和多設備交互中心,是家庭的“C位”。他還現場演示了“C位”的價值,比如通過榮耀智慧屏與成都現場進行遠程通話等。
(圖片來源:華為官方商城)
業內人士認為,在華為之前的智能終端中,主打便攜式產品,這一次推出55英寸榮耀智慧屏這一“大家伙”,其實是看中智能生活這一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智慧屏或者說“未來的電視”只是智能生活的入口,除了華為,其他科技企業如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也早有布局。
“移動互聯網時代伊始,人們對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依賴度很高,這就使得電視等傳統家電消費量出現了下降。但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尤其是5G等新技術的落地,智能手機已經不在是智能生活最理想的控制中心了。同時,消費需求的升級變化也使得智能生活場景越來越豐富,涉及智能家電家居、生活娛樂等多方面。”分析人士指出。
語音識別、手勢識別等新技術比點點戳戳手機更便捷、更自然,所以科技巨頭的探索方向都集中在基于這些新技術的智能生活控制中心上。比如,除了電視這一原本家庭客廳“C位”產品形態外,還有各種品牌的智能音箱,就連華為在推出榮耀智能屏之前,也做過音箱。
從這角度看,華為不愿意把榮耀智能屏稱為“電視”,不僅是為了強調新產品與傳統電視不同,也體現出試圖用智慧屏連接、創造更多消費場景的決心。更何況,從“電視的未來”出發,還有巨大的智能產品空間,既有各種消費電子產品,又有智能家電、智能家居。
新老品牌共同創造未來
華為喊出了“電視的未來”,不過在部分傳統電視品牌眼里,榮耀智慧屏并不能代表“電視的未來”。因為在新的市場環境和消費需求下,傳統電視品牌也在變,同樣給出很多帶有未來感的解決方案和消費體驗。
“我們從未停止過對電視未來的思考。”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偉表示,電視機正處于“強化”和“取代”的交錯期,“強化的是‘地位’,取代的是‘形態’。客廳大戰再喧鬧,電視機作為家庭中心的地位不會改變。”他認為,與華為等“大屏”市場的后來者相比,傳統電視品牌不僅有研發、生產更優質大屏產品的技術優勢,而且并沒有沉湎于過去的成績。相反,“海信電視多年來在畫質和應用上從來都是‘激進者’,同樣敢于探索‘電視的未來’。”王偉舉例說,海信最近就推出了Hi Table系統以及基于該系統的新品S7系列,用“TV(電視)+AI(人工智能)+IOT(物聯網)+社交”集合體的形式定義“電視的未來”。
基于AR技術,電視能提供健身跟練服務。(圖片來源:海信)
“推動電視多功能中心化發展,絕不只是智慧屏這么簡單。”王偉表示,海信目前全球激活互聯網電視用戶已達4500萬,海信兩年前低調創設了國家級智慧家居平臺——聚好聯,目前已經接入120多個品類數十個品牌的設備。海信此舉是打通儲備已久的2C和2B用戶,打造一個超越智能控制中心、疊加社交功能的大屏應用平臺。從多路高清通話的大屏社交到萬物互聯的智能家居生態,海信希望推動“大屏朋友圈”快速發展。
“我們歡迎華為等新入局者”,王偉說,從顯示器時代幾百家企業如火如荼地打價格戰到6年前互聯網企業洶涌而入,電視行業從來都熱鬧非凡,每年都有出局者和入局者。不過這些變化都顯示出一點,在新的消費需求中,電視行業的洗牌早已開始,只有把握住新的市場需求、敢于顛覆傳統的電視概念、創造全新的消費體驗,才能誕生被市場認可的“電視的未來”。
市場受歡迎的電視什么樣?
新老品牌都在角逐“電視的未來”,那么市場上最受歡迎的電視又是什么樣子的呢?
“電視并沒有退出人們的生活。相反,各種智能生活體驗的增加使得人們選購電視的熱情仍舊高漲,尤其是智能電視的銷售情況非常理想。同時,大屏幕、高清晰度的產品銷售也越來越被市場所歡迎。這些變化可以說充分體現了消費升級給電視行業帶來的變化。”上海蘇寧相關人士結合消費數據給出這一判斷。
根據蘇寧大數據,今年1月至6月,在全國家電消費市場,購買智能電視的消費者占比已經達到94.4%。在蘇寧渠道,智能電視增長率達到67%。也就是說,僅僅提供電視節目播放功能的傳統電視正在淡出市場,智能電視已經成為市場主流。
那么,什么是智能電視呢?最基礎的,是產品自帶APP或可以接入互聯網,成為智能生活的控制中心。而從具體功能看,具備人工智能技術的(如帶有語音識別、人臉識別等功能)的電視產品全國上半年銷售增長67%;帶有智能投影功能的增長155%。
僅僅從“播放節目”的角度看,也能發現消費升級讓人們對高清晰度、大屏幕有了更高的追求。從蘇寧數據看,4K電視目前的普及率最高,但各大主流電視品牌在今年上半年紛紛發布8K新品,且消費者調查也顯示,78%的消費者認為8K是電視未來的發展趨勢。在屏幕大小上,55英寸至75英寸的電視成為主流,其中65英寸產品的銷售增幅最快,行業增長達到20%。
智能化、高清晰度、大屏幕的發展趨勢使得電視產品的售價也水漲船高。目前市場產品的定價以3000元至7000元居多,但銷售增長量顯著提高的8K65英寸電視售價超過3萬元、8K100英寸售價超過100萬元。“別看產品價格高,但買單者并不少。比如蘇寧獨家包銷的98英寸三星8K電視售價59999元,今年上半年全國銷售了6臺;而上海地區消費者對大屏幕電視的熱情尤其高,上半年總共賣出100英寸電視8臺,其中三星一臺,海信7臺。正是看到這一消費需求,很多中外品牌都加大了上市100英寸超大屏產品的步伐。”上海蘇寧相關人士介紹說。
更多資訊
-
浦東引領區建設亟需本土創新人才,陳義漢:鼓勵科研人員“多點兼職”2022.3.9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正式發布,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 打造引領區,人才先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 查看詳情 >
-
一家專業糧食生產經營企業啟航,目前上海規模最大生產水平最高最具完整產業鏈2021.12.28
在蘇北、東北虎林等地區,進一步拓展域外稻米自有生產基地,筑牢產品生態鏈前端。 “瀛豐五斗”“海豐”“樂惠”……這些上海本地品牌大米如今有了統一的“出品人”——光明農發集團。12月28日,距離11月5日… 查看詳情 >
-
寧德時代臨港工廠:預計明年有產出貢獻,上海高端裝備產業要破7000億元2021.12.21
《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出爐 記者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已于近期完成編制并正式發布。《規劃》明確,到2025年,上海初步建成具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 查看詳情 >
-
20年間,這家日資零售企業在華開店時間從半年縮至20天,還提出萬家店目標2021.12.15
國內零售行業正處于新一輪的變革和增長之中。 中國入世20年,也是中國零售業迎來全面對外開放的20年。20年來,外資零售商們在政策的東風下爭相搶占市場。日本羅森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零售企業,門…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