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上海這家園區插上AI翅膀后,這些變化你絕對想不到
來源:上觀2019.8.21

窗口前的機械臂不停擺動,兩分鐘后,一杯珍珠奶茶制作完畢;無人駕駛巴士自行躲避障礙物,在園區安全平穩行駛;手機掃碼進入24小時無人值守便利店,隨意挑選商品,在支付時感受圖像識別技術的“智能”……這些賺足眼球的AI+應用,憑借自己的“智慧大腦”,給人們帶來更多新鮮有趣的生活消費體驗。
這一幕幕都發生在位于楊浦區長陽路1687號的長陽創谷。目前,長陽創谷已入選上海首批人工智能試點應用場景“AI+園區”——AI+新零售、AI+交通、AI+教育、AI+物業、AI+政務……通過AI技術賦能各項園區服務,由此,長陽創谷裝上了一個個“智慧部件”,解鎖了多元化“AI+”應用場景。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前夕,記者來到這座充滿著AI魅力的智慧園區,一探究竟。
打造智能消費新模式
手機掃碼開門,走到貨架前挑選商品,準備結賬時將商品放在入口處的結款臺,等待繽果盒子的“智慧大腦”對所選商品進行圖像識別,確認商品數量和價格后,掃碼完成結算。簡單的幾步操作,移動支付和人工智能技術讓傳統便利店“搖身一變”,成為聰明又“懂”人的便利店。從“有人”零售變“無人”零售,人工智能時代下的新零售業態初現。
在長陽創谷園區,繽果盒子“星星部落”的五個集裝箱自成一派,包括24小時無人值守便利店、無人健身倉、茶飲機器人和冰淇淋機、無人面包房,還有無人乒乓艙。走近一看,二三十平方米的“小盒子”功能各異,覆蓋零售、餐飲、健身領域,滿足日常生活需要。憑借移動支付、大數據以及圖像識別、動作識別防盜等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盒子”正以新消費業態和場景,打造未來智能生活消費新模式。
無人健身倉:掃描門口二維碼進行注冊并付費后進入,室內跑步機、拉力器等健身器械一應俱全。
除了結款方式與傳統便利店有所不同外,在科技賦能下,繽果盒子無人便利店擁有更“酷炫”的技能。據繽果盒子合伙人、上海星皆董事長廖黎明介紹,盒子運營一定周期后,“智慧大腦”會根據“目光熱力值”技術,實時捕捉消費者的關注點,比如消費者盯住某個商品的時間超過三秒,后臺就會自動記錄數據,再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定期篩選出最受該場景消費人群喜愛和常買的商品,在提升消費者購買體驗的同時,上貨和庫存管理也變得更加智能化。
圖為繽果盒子無人便利店內商品擺放整齊的貨架,盒子內所售商品與傳統便利店相似。
這樣一個不到三十平米的小盒子里,裝有十四個監控攝像頭,在這些攝像頭的背后,還有人眼看不見的圖像識別、智能感應、自動結算系統、遠程客服協助、動作識別防盜系統、人臉識別、動態貨架、電子價簽遠程控價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共同支撐起新零售模式的“智慧大腦”。
其實,繽果盒子僅僅是一個縮影。時至今日,人工智能帶來的繽紛鮮活的生活消費體驗,正逐漸融入百姓生活。
縮短與現實的距離
除了造型奇特、可自由移動和拼裝的繽果盒子,園區內另一個以顏值吸睛的AI+應用“人氣王”,就屬無人駕駛巴士了。據相關技術人員介紹,這輛百度Apollo已經達到了自動駕駛的L4級別,也就是能由無人駕駛系統完成所有駕駛操作的高度自動駕駛級別。
記者觀察到,作為一輛“合格”的無人駕駛巴士,該車沒有方向盤、沒有駕駛位,也沒有油門和剎車踏板。出于安全考慮,巴士上配有一位安全員,負責告知乘客系好安全帶等乘車注意事項,當無人巴士在駕駛途中遇上難以解決的路障問題時,安全員可以手持操控手柄,進行手動駕駛操作。
造型小巧的無人駕駛巴士正停靠在園區道路邊,等待乘客上車體驗。
無人駕駛系統需要具備“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能力,這輛無人駕駛巴士也裝有這樣一個“智慧大腦”——實時感知環境信息、高精地圖數據,識別出道路、行人和障礙物,實現路徑的最優規劃,做出合適路況的行車決策。
無人駕駛巴士“智慧大腦”中的路況圖。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快速發展,“智慧出行”正面臨革命性改變,越來越多自動駕駛車輛實現量產和商用,但似乎始終與百姓的日常生活還有一定距離。長陽創谷園區的開放式體驗,能讓更多市民感受到人工智能技術賦能交通的應用場景。交通的發展不斷在縮短空間距離,然而要讓無人駕駛走進尋常百姓生活,其間理想與現實還存在一定的距離。
在長陽創谷AI+交通應用場景,還能看到更多交通出行新體驗,比如園區實現了智能無感支付停車,“樁找車”的自主充電機器人解決了新能源車充電樁車位不足的問題。其中,充電機器人“聰明”之處在于,在接到充電指令后,機械“手臂”會伸出,它們內含充電電纜,能靈活地扭曲和移動,“手臂”側面裝有攝像頭,這雙“眼睛”能幫它快速連接到車輛充電口。據介紹,充電機器人不需要專用充電停車位,靈活滿足國標車型的新能源車的臨時快充需求,不改造電力基礎設施,可與現有充電網絡互補。
充電機器人正在給車輛充電
“縮小版”的政務大廳
偌大的園區,有了無人便利店、無人駕駛巴士,還有更多無人自助服務嗎?有。為了方便園區創業者,AI+政務應用場景也在長陽創谷落地,為園區雙創賦能。
由三個集裝箱改造而成的“創廂”,是楊浦區市場監管局和稅務局新設在園區里的試點工作站,也是“縮小版”楊浦區政務大廳。在這里,各類政務、法務、稅務服務機器人與工作人員一起提供創新創業服務,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的政務服務,做到讓企業辦事不出門。政務服務智能機器人利用自然語義處理、語音互動、政務知識圖譜、政務知識庫等智能技術,為市民和企業用戶提供智能問答、主題引導、一表受理等自助服務。據介紹,智能問答知識庫里目前有上海市和區的全部事項15522項,其中楊浦區行政許可類971項,社區服務類203項。有政務專業詞15643個、政務同義詞6245個、政務類標簽7968個,問答知識庫里還有百科詞條4216條,各業務部門事項的常見問答18708條,法律法規文件828個。
試運營狀態中的AI+稅務應用,個人可在此自主辦理稅務服務。
一個園區就是一個生態圈。長陽創谷公司總經理奚榮慶欣喜地表示,如今園區呈現出人工智能企業集聚的態勢,人工智能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約20家,占據園區辦公空間的50%以上。代表性的人工智能企業有AI+教育領域的上市公司流利說,AI咨詢行業的頭部企業埃森哲(中國)數字化創新中心,智能交通領域的代表企業愛馳汽車,AI大健康的代表倫琴醫療,智能制造領域的智能云科,以及意仕騰教育、際而拓科技、弦圃智能、有得賣、富聰科技、源杉科技、北斗星河等一批快速成長的人工智能領域創新型企業。
其中,流利說人工智能英語老師的定制化交互式課程,帶來不少AI+教育的新驚喜。“有數據表明,跟著流利說AI老師學習英文的效率是傳統真人教學的三倍。”流利說聯合創始人、首席技術官胡哲人介紹道。基于深度學習技術,這位人工智能英語老師能為用戶提供個性化、自適應的學習課程,從聽說讀寫多個維度提升英語水平,是一套系統性的英語學習解決方案。
AI+新零售、AI+交通、AI+教育、AI+物業、AI+政務……智慧生活的各種應用場景,如今在已紛紛在這塊曾經的中國近代紡織工業的地標上落地。按照建設“AI新技術實驗場”、“AI新產品示范園區 ”和“AI創新企業集聚地”的總目標,圍繞“鼓勵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的率先運用,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和市民感知度”的總要求,長陽創谷將全力打造“創新平臺+技術支撐+創新企業+場景應用”的“四位一體”AI創新創業生態,提供更豐富的AI應用場景。
更多資訊
-
優化創新生態,“孵化”創業夢想!張江努力助推初創企業成長為“參天大樹”2023.6.19
“張江集聚了各類高新技術行業,很多企業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充滿著奮斗氣息。”疊境數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張朝華日前對記者說,張江科學城正日新月異變化著,他見證了一個個產業園區的崛起、一家家科研機構… 查看詳情 >
-
老廠房變身創新城市空間,上海舊改展“定海之窗”開幕2023.5.26
昔日的廢棄廠房經過社區規劃師改造后完成“華麗轉身”,成為城市創新空間、社區歷史的展示窗口。5月25日,楊浦區2023年度“大家微講堂”定海專場在全新面向公眾開放的“定海人家”展廳舉行。 本期“大家微講… 查看詳情 >
-
中國野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如今,“功能花卉開發”將成新賽道2023.5.25
我國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也是世界最大的花卉生產國…… “中國野生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但如今,我國花卉種業發展嚴重滯后,月季、百合等主要商業花卉品種90%以上依賴進口……” 記者從近日在滬舉… 查看詳情 >
-
養蟾蜍,種繡球……上海這座原生態小島上,鄉村“新經濟”如火如荼2023.5.24
農村小島也有鄉村“新經濟”。 說起鄉村養殖業,養雞鴨牛羊、養魚蝦蟹貝都屢見不鮮,可你見過養蟾蜍嗎?數百萬只蟾蜍在養殖基地內蹦跳,場景頗為震撼。再說鄉村種植業,種菜、種果樹乃至培育菌菇都司空見慣,但在鄉…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