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進口鮮活帝王蟹吞吐驚人同比增近10倍,現“每月一船”穩定供應更在山東布下一局
來源:上觀2019.10.11

10月5日上午6時,一艘載著50噸鮮活俄羅斯帝王蟹的運輸船,抵達上海橫沙國際漁港碼頭。上海海關隸屬崇明海關工作人員隨即對該批貨物實施現場檢疫查驗、抽樣采樣,30分鐘即完成審單和驗放,從而確保帝王蟹以最快速度供應市民國慶餐桌。
橫沙國際漁港碼頭負責人介紹,受臺風“米娜”影響,該批海運鮮活帝王蟹的運抵時間一變再變,但上海海關對鮮活水產品實行7X24小時預約通關機制,國慶假日期間,崇明海關工作人員隨時待命、貨到即查,在防控疫病疫情傳入風險前提下給予了企業最大化的通關便利。
近年來,帝王蟹以其深海捕撈、味美質鮮等優勢,在中國消費市場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2015年進口量為1500噸,但至去年已接近1萬噸,預計今年將達1.3萬噸。其中,上海作為進口帝王蟹第一大消費市場,今年以來在各項便利通關措施支持下,海運進口俄羅斯鮮活帝王蟹已達11船次、850噸,同比增長950%。
事實上,在2017年6月之前,上海的進口帝王蟹主要從挪威、瑞典空運而來,不僅數量有限且成本高昂。2017年6月13日,上海進口帝王蟹市場真正開始“破冰”,當日,從俄羅斯霍爾姆斯克港開來的運輸船“TOR”載著51噸俄羅斯鮮活帝王蟹,停靠橫沙國際漁港,并創下帝王蟹首次以海運模式且正關進入上海、首次打通俄羅斯至上海的海上水產品運輸航線等多項第一。此后,俄羅斯帝王蟹逐漸實現“每月一船”穩定供應上海,每船多為50噸左右,最大一船達到88噸。
在消費升級大勢下,進口帝王蟹以較為充足的市場供應及中間環節的縮減,越來越多地爬上市民餐桌,價格亦愈發親民。主導“每月一船”的上海魚我所欲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徐非文透露,去年9月,上海市場俄羅斯進口帝王蟹的終端價在240元/斤,今年9月初已降至180元/斤,而進入10月,零售價為130元/斤左右。另據悉,上海除了是全國第一大消費市場外,更是進口鮮活貨的主要集散地。俄羅斯帝王蟹通過暫養技術,可存活1-2個月,目前上海口岸帝王蟹的暫養設施集中在橫沙,但規模僅100噸,將無法滿足未來市場增長與上海輻射、服務全國的需求。而且,位于橫沙的帝王蟹暫養池還有一大痛點,即橫沙仍是長江水,因此必須將30公里以外的海水運來,才能達到俄羅斯鮮活帝王蟹的暫養標準。
但據透露,上海方面已開始向外選址,與山東日照合作建設全國帝王蟹交易暫養集散中心。
據悉,該集散中心位于日照市東港區跨境電商產業園內,是以帝王蟹為主、其他進口水產品為輔的進境國際活海鮮海關指定監管集散中心,由上海魚我所欲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日照非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5500萬元,其暫養池群及配套設施可提供每月600噸規模的暫養和交易集散能力,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帝王蟹交易暫養集散中心。目前,集散中心一期已于今年9月竣工。
更多資訊
-
浦東引領區建設亟需本土創新人才,陳義漢:鼓勵科研人員“多點兼職”2022.3.9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正式發布,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 打造引領區,人才先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 查看詳情 >
-
一家專業糧食生產經營企業啟航,目前上海規模最大生產水平最高最具完整產業鏈2021.12.28
在蘇北、東北虎林等地區,進一步拓展域外稻米自有生產基地,筑牢產品生態鏈前端。 “瀛豐五斗”“海豐”“樂惠”……這些上海本地品牌大米如今有了統一的“出品人”——光明農發集團。12月28日,距離11月5日… 查看詳情 >
-
寧德時代臨港工廠:預計明年有產出貢獻,上海高端裝備產業要破7000億元2021.12.21
《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出爐 記者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已于近期完成編制并正式發布。《規劃》明確,到2025年,上海初步建成具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 查看詳情 >
-
20年間,這家日資零售企業在華開店時間從半年縮至20天,還提出萬家店目標2021.12.15
國內零售行業正處于新一輪的變革和增長之中。 中國入世20年,也是中國零售業迎來全面對外開放的20年。20年來,外資零售商們在政策的東風下爭相搶占市場。日本羅森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零售企業,門…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