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參展商將同時亮相進博會兩個主題展館,還說未來可能從中國出口
來源:上觀2019.10.30

“面對開放的中國市場,??跨國公司不可能??離開。也許有些企業因為特殊的原因對是否在中國發展會有些猶豫,但這是個別的情況。像我們這種純粹的跨國公司,??肯定擁抱??全球貿易。進博會的舉辦釋放了中國擁抱全球貿易、堅持深化改革開放的積極信號,讓我們更堅定了扎根中國的信心。”聯合利華北亞區副總裁曾錫文近日接受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采訪時,毫不猶豫地表達了聯合利華在中國發展的決心。幾天后,聯合利華就將在第二屆進博會的品質生活館、食品和農產品館兩個展館的三個展區亮相。
曾錫文
聯合利華在第一屆進博會上收獲了1800萬美元訂單,并且對中國市場有了進一步了解。曾錫文說:“我們已經有近10個品牌登陸中國,但我們看到一個趨勢——原本從外國進入中國的‘進口品牌’會逐漸變成‘在中國生產和經營的品牌’,今后甚至可能變成‘中國出口品牌’。”
這樣的變化既與廣闊的中國市場有關,又與中國市場正在發生的變革有關。聯合利華作為一家面向消費者的跨國公司,始終在找尋有潛力的市場。曾錫文說:“判斷一個地區有沒有潛力,消費品行業無非看兩樣東西——一是人口潛力,?二是??人均收入。??這兩樣東西乘起來,就是它的底氣。中國無疑有強大的底氣。”
聯合利華在經營中還感受到中國消費者對全球市場的影響力。?曾錫文介紹了他觀察到的一些變化:“從消費方式看,消費時間變得碎片化,電商等銷售渠道提供碎片化的銷售服務。從消費喜好看,90后、00后等年輕人的第一個消費特點是‘我不用我媽媽的東西’,第二個特點是‘品牌的歷史對我來說不重要’,他們更看重創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圈層化,你是一個圈兒、我是一個圈兒,每個圈層用的產品不一樣所以,‘海淘’‘海外購’等銷售方式會在中國興起,因為消費者需要更多的產品來滿足他不同的需求。”
?面對新的市場特征,企業需要為消費者提供精準化的產品,有針對性地滿足他們的需求。曾錫文提出一個“小而美”的概念,即工廠要小,“小到什么程度,小到可以??個人定制”。從這些年的經營情況看,聯合利華發現小眾品牌越來越受中國消費者歡迎,這也是中國消費升級背景下,個性化需求蓬勃增長的表現。
基于這些市場觀察,聯合利華將在本屆進博會展出來自韓國、日本、法國、美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個品牌的產品,總參展面積達到684平方米。在品質生活館中,聯合利華除了有自己的展臺,品牌和產品還將出現在展館內的高端消費品專區。不同國家、不同展區的展品布局也體現了聯合利華為滿足中國多元化市場需求所做的努力。
曾錫文還說,中國不僅有底氣,更有越來越好的營商環境。根據世界銀行最新一期營商環境報告,中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上升至第31名。他覺得,權重占55%的樣本城市上海貢獻突出,“上海一直是全國營商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上海的營商環境特點是講規則。對跨國企業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規則。上海給我們提供了?更規范的市場,更高收入的消費群?和更專業的政府管理服務。??隨著不斷發展,??我覺得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的影響力也會?越來越大。”他還認為,外商投資法也向全球釋放出中國繼續推動貿易自由化與投資便利化的信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改革開放再出發所帶來的新機遇。”
更多資訊
-
浦東引領區建設亟需本土創新人才,陳義漢:鼓勵科研人員“多點兼職”2022.3.9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正式發布,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 打造引領區,人才先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 查看詳情 >
-
一家專業糧食生產經營企業啟航,目前上海規模最大生產水平最高最具完整產業鏈2021.12.28
在蘇北、東北虎林等地區,進一步拓展域外稻米自有生產基地,筑牢產品生態鏈前端。 “瀛豐五斗”“海豐”“樂惠”……這些上海本地品牌大米如今有了統一的“出品人”——光明農發集團。12月28日,距離11月5日… 查看詳情 >
-
寧德時代臨港工廠:預計明年有產出貢獻,上海高端裝備產業要破7000億元2021.12.21
《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出爐 記者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已于近期完成編制并正式發布。《規劃》明確,到2025年,上海初步建成具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 查看詳情 >
-
20年間,這家日資零售企業在華開店時間從半年縮至20天,還提出萬家店目標2021.12.15
國內零售行業正處于新一輪的變革和增長之中。 中國入世20年,也是中國零售業迎來全面對外開放的20年。20年來,外資零售商們在政策的東風下爭相搶占市場。日本羅森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零售企業,門…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