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鳥外賣小哥、特斯拉工廠鋼鐵男、臨港星巴克店長,為何都跟上海3.8萬億元有關?
來源:上觀2020.1.22

上海2019年經濟“成績單”1月21日正式出爐,38155.32億元的上海市生產總值,6.0%的增長,讓人們讀出上海的速度與質量。
數字背后,無數普通人,既是上海速度與質量的成就者,也是收獲者。他們中,有特斯拉超級工廠的工地班長,有嫁到臨港的星巴克店長,也有來自餓了么的外賣騎手……他們的生活瑣事,點滴間卻折射出城市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軌跡。
【外賣騎手跑出家鄉一套房】
去年上海互聯網經濟規模快速增長,全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3.3萬億元,同比增長14.7%。“互聯網+生活服務”為上海帶來了各種新崗位。據不完全統計,僅在外賣、跑腿等即時配送領域,上海就產生了5萬個左右的工作崗位。
來自河南安陽滑縣的苗修磊是餓了么蜂鳥的騎手,在上海“跑單”5年,去年在老家買了一套140平方米的新房,
還給太太添了一輛新款大眾Polo plus汽車。“之前我是工廠流水線上的工人,覺得上海的外賣市場大,就來闖一闖。沒想到,真的闖出了一片天空。”苗修磊說,上海消費者對即時配送的需求很大,他平均每天可以做七八十單,最多一天做了106單,平均月收入在1.5萬元以上。“春節的需求更大,不回家的話,一個月能賺2萬多元。所以,今年春節我還是不休息。”
苗修磊有些小得意:“做外賣騎手5年了,沒有違反過一次交通法規,但我的配送效率在全國外賣騎手中都是排名靠前的。”去年,他最高效的一個訂單只花了2分鐘就配送完畢。訣竅何在?“快的時候快,慢的時候慢。”苗修磊說,讀書時愛踢球,有個綽號叫“飛毛腿”,“這個特點都發揮在外賣配送中了。比如我開車過路口會減速,但爬樓送餐時會加速,6層的居民樓,20秒就能跑上去。所以安全和配送時間都有保證。”當然,配送的時候也要花點心思,“合理設計配送路線,盡量做‘順路單’能省時間;把配送區域的每幢樓的布局搞清楚,也能省時間。”
每天跑在路上,為苗修磊和家人帶來了更好的生活。他與記者分享了自己去年的支付寶賬單,全年支出超過20萬元,吃吃喝喝和居家生活都有不低的支出,“你看,我不是只賺錢不花錢。”苗修磊說,“上海購物”和“上海文化”都很精彩,在上海工作,他也享受其中,“我買的衣服、鞋子、剃須刀都是品牌貨。要知道,用的東西質量好,工作也能更順利。下雨天,有的騎手穿便宜的雨衣,但我穿幾百元的沖鋒衣,保暖防雨又透氣,跑單時沒有后顧之憂。休息的時候我也會獎勵自己看電影,上海的電影院那么多,好電影天天有,我不想錯過。”
賬單里,還有近8萬元是轉賬。“這只是一部分,我常微信給太太一點小浪漫,轉賬‘520’。”
苗修磊說,面對這份因互聯網服務而誕生的新工作,全家人都很感激,因為除了工資,還有這座城市給他的認可,“我老家用的電視機就是上海公司獎勵的,5年前因為我工作努力,獎給我一臺42英寸的大彩電。在上海工作,有成就感。”
【不到兩月吊起1.3萬噸鋼結構】
數據顯示,去年上海市工業投資增長11.3%,已連續21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一系列加速推進的重大項目中,特斯拉汽車最受關注。
距離春節還有些日子,在上海干工程的潘非早早回到揚州老家與家人團圓,陪伴次女度過人生中的第一個春節。
2019年,潘非參與到上海一項重大項目的建設當中,扎根工程一線,家鄉懷孕的妻子時刻牽動著他的心。“這一年我幾乎沒休息過,緊張和壓力是家常便飯。好在結局很圓滿!女兒的降生,為我的2019年畫下了更圓滿的句號!”潘非說。
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實現當年開工、當年竣工、當年投產,創造了全球汽車制造行業的新奇跡。作為上海建工機施集團特斯拉項目的鋼結構吊裝管理人員,潘非參與、見證了奇跡的誕生。
特斯拉超級工廠一期工程需要1.3萬噸鋼構件,最終用不到兩個月時間完成吊裝。這在工程建設領域非常罕見,而潘非和他的團隊成員們做到了。
“其實對我們建設人來說,項目無論大小,只要能保質保量完成,都有成就感。”潘非說。他記得去年初剛進特斯拉項目時,那里還是一片泥地,不到一年時間,通體白色的廠房已經投入生產狀態。“看到工廠、大樓從平地上扎根發芽,別提多自豪了。”
大學畢業到上海打拼至今,潘非剛好三十而立,幾乎是在工地上度過了自己的青春時光。但他并不覺得遺憾。在他看來,工地反而是觀察上海城市發展速度的一個特殊視角。“回想起來,我參與的大項目還真不少,世博會中國館改造、國家會展中心、迪士尼樂園、華力12英寸先進生產線、特斯拉超級工廠、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同學、老家親戚看到我做這些大項目,多少有點羨慕。”潘非說,這種機遇在其他城市并不多見。上海機會多、競爭多,但是回饋也多。
打拼至今,他順利在老家揚州買房買車,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春節過完,潘非又要回到上海投入下一個項目的建設當中。
【大臨港已經有5家星巴克】
5個月來,臨港新片區新設立企業4025家,簽訂重點項目168個,總投資超過821.9億元。而在新片區揭牌前一年,星巴克臨港港城新天地店便已迫不及待開張了。而今在臨港人看來,這家店是星巴克臨港圈中人氣頗高的一家。
臨港港城新天地店的店長名叫郭燕。因為愛情,她嫁到臨港。一年后,因港城新天地店開張的機會,她實現了在家門口上班的愿望。
臨港這座“未來之城”熱起來的速度,令臨港媳婦感到有些吃驚。她說,沒想到臨港的顧客,對于喝咖啡這件事其實很專業。她如數家珍,門店的顧客多來自新片區內的高科技公司,這些公司雖規模各異,但員工們都喜歡帶著電腦來星巴克,或辦公,或會客。由此,店內很快集聚了一群熟客、忠粉。“其中一位陳先生,從門店開業迄今,幾乎天天都來。因為摸透了他的習慣,都不用他開口,星巴克伙伴們都會先遞上一杯熱水,再給他制作一大杯香草或榛果拿鐵,默契而心照不宣。”與此同時,喝手沖咖啡的顧客也不斷增多。郭燕談及一位先生,同樣幾乎每天都來,常點一杯派克市場手沖咖啡,還會跟咖啡師探討不同產地咖啡豆之間的風味差別,可以說是非常專業的咖啡重度愛好者了。
殊不知,港城新天地店并非外界所認為的星巴克在大臨港范圍內開出的第一家店。事實上早在2014年8月,在浦東新區南蘆公路,星巴克鴻音廣場店便已開業;2014年12月,新元南路上,星巴克臨港豪生酒店店開業。而2018年7月20日臨港港城新天地店開張后,星巴克在臨港的布局開啟快進鍵,2019年,臨港金融大廈店、上元路店先后落子。由此,迄今在大臨港范圍,星巴克已有5家門店,并且還將繼續開店。這出人意料的速度背后,是星巴克“選址大師”超前眼光和臨港熱度的最佳佐證。
臨港很大,走在路上,往往看不到太多行人。然而,每每推開臨港星巴克門店的大門,顧客的歡聲笑語和咖啡機的忙碌便撲面而來。咖啡濃香宛若磁場,源源不斷集聚著人氣。而這人氣,何嘗不是“臨港”兩字的引力?眼見如此一幕幕溫暖場景,郭燕心中總會愈加確鑿——她不僅嫁對了,更來對了臨港。
更多資訊
-
優化創新生態,“孵化”創業夢想!張江努力助推初創企業成長為“參天大樹”2023.6.19
“張江集聚了各類高新技術行業,很多企業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充滿著奮斗氣息。”疊境數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張朝華日前對記者說,張江科學城正日新月異變化著,他見證了一個個產業園區的崛起、一家家科研機構… 查看詳情 >
-
老廠房變身創新城市空間,上海舊改展“定海之窗”開幕2023.5.26
昔日的廢棄廠房經過社區規劃師改造后完成“華麗轉身”,成為城市創新空間、社區歷史的展示窗口。5月25日,楊浦區2023年度“大家微講堂”定海專場在全新面向公眾開放的“定海人家”展廳舉行。 本期“大家微講… 查看詳情 >
-
中國野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如今,“功能花卉開發”將成新賽道2023.5.25
我國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也是世界最大的花卉生產國…… “中國野生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但如今,我國花卉種業發展嚴重滯后,月季、百合等主要商業花卉品種90%以上依賴進口……” 記者從近日在滬舉… 查看詳情 >
-
養蟾蜍,種繡球……上海這座原生態小島上,鄉村“新經濟”如火如荼2023.5.24
農村小島也有鄉村“新經濟”。 說起鄉村養殖業,養雞鴨牛羊、養魚蝦蟹貝都屢見不鮮,可你見過養蟾蜍嗎?數百萬只蟾蜍在養殖基地內蹦跳,場景頗為震撼。再說鄉村種植業,種菜、種果樹乃至培育菌菇都司空見慣,但在鄉…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