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援兵來了!“新冠肺炎智能評價系統”在上海市公衛中心上線
來源:上觀2020.2.5

今天,“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智能評價系統”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上線。這個系統由市公衛中心指導、依圖醫療開發,能利用人工智能等技術對肺部CT影像的新型冠狀病毒性病灶進行定量分析、療效評價和預測預后,有望高效、準確地為臨床醫生提供決策依據。“這個智能系統將在我院做進一步臨床驗證,并推廣應用到全國各地的定點收治醫院。”市公衛中心副主任施裕新教授說。
依圖醫療是醫療人工智能領域的一家創新型企業,承擔了國家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中的“醫學影像智能診斷系統”項目,上海市醫療圖像與醫學知識圖譜人工智能重點實驗室就設在這家企業。公司自主研發的“胸部CT智能4D影像系統”是行業內唯一實現胸部CT多任務診斷的智能系統,能夠檢出肺部各類常見形態病變,并進行縱隔淋巴結分區和胸廓骨病灶的智能診斷。這個系統已在全國300多家醫院投入使用。
面對突發疫情,國內醫療機構的臨床壓力很大,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更準確地評價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病情?大年三十,施裕新聯系了依圖醫療副總裁石磊博士,希望公司針對此次疫情進行產品研發。得知這一臨床緊急需求,依圖醫療高度重視,CEO倪浩第一時間召集管理團隊開會,前后組織了100多位研發人員放棄休假、投入研發。“疫情發展迅速,大家都很著急。”石磊告訴記者,“這段日子,平均每兩三天,我們就會開發出一個新的系統版本。每天,都有許多員工工作到凌晨。”
上海市公衛中心醫生在使用“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智能評價系統”
市公衛中心臨床團隊則與他們密切合作。研發早期階段,人工智能系統對肺部CT影像的片狀陰影不夠敏感,而片狀陰影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主要病灶。怎么辦?施裕新給研發團隊出了主意:可否讓系統分析病灶密度的變化?因為臨床發現,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早期到晚期,肺部病灶的密度會越來越大。此后的版本迭代和臨床驗證表明,這是個金點子。如今,最新的系統版本能對病灶的形態、范圍、密度等關鍵影像特征進行定量和組學分析,精確測算疾病累計的肺炎負荷,實現對CT的全肺病變動態4D對比。
“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智能評價系統”界面
據了解,此次疫情的防控難點之一是醫療資源短缺。尤其在核心疫區,由于短時間內的爆發式就診需求,醫院難以進行快速、精準的診斷及分診,導致部分地區患者擁堵并伴隨恐慌情緒,院內交叉感染風險增加。
在這種情況下,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大有用武之地。市公衛中心對70多例新冠肺炎病情的評估結果做了初步驗證,顯示“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智能評價系統”的評估結果與公衛中心專家評價高度一致。而在速度上,該系統的優勢極為明顯,只需2—3秒就能完成定量分析;醫生如果利用傳統軟件手工勾畫CT影像,進行量化評估,往往需要2—3小時,甚至更長時間。
石磊表示,依圖醫療愿意在疫情結束前與定點收治醫院合作,免費升級部署新冠肺炎影像產品,讓戰斗在一線的醫務人員擁有強大的智能助手。市公衛中心將繼續與依圖醫療合作,在臨床實踐中不斷檢驗、優化這個系統,為上海乃至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提供更好的診療方案。
更多資訊
-
優化創新生態,“孵化”創業夢想!張江努力助推初創企業成長為“參天大樹”2023.6.19
“張江集聚了各類高新技術行業,很多企業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充滿著奮斗氣息。”疊境數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張朝華日前對記者說,張江科學城正日新月異變化著,他見證了一個個產業園區的崛起、一家家科研機構… 查看詳情 >
-
老廠房變身創新城市空間,上海舊改展“定海之窗”開幕2023.5.26
昔日的廢棄廠房經過社區規劃師改造后完成“華麗轉身”,成為城市創新空間、社區歷史的展示窗口。5月25日,楊浦區2023年度“大家微講堂”定海專場在全新面向公眾開放的“定海人家”展廳舉行。 本期“大家微講… 查看詳情 >
-
中國野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如今,“功能花卉開發”將成新賽道2023.5.25
我國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也是世界最大的花卉生產國…… “中國野生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但如今,我國花卉種業發展嚴重滯后,月季、百合等主要商業花卉品種90%以上依賴進口……” 記者從近日在滬舉… 查看詳情 >
-
養蟾蜍,種繡球……上海這座原生態小島上,鄉村“新經濟”如火如荼2023.5.24
農村小島也有鄉村“新經濟”。 說起鄉村養殖業,養雞鴨牛羊、養魚蝦蟹貝都屢見不鮮,可你見過養蟾蜍嗎?數百萬只蟾蜍在養殖基地內蹦跳,場景頗為震撼。再說鄉村種植業,種菜、種果樹乃至培育菌菇都司空見慣,但在鄉…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