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病房內“不戴口罩、不穿防護服”?硬核“消毒神器”走上“抗疫”一線
來源:上觀2020.2.7

“這臺樣機也被預定了,馬上發給客戶,這已經是目前我們手里最后一臺了。”張江國創中心大樓內,上海鈦米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長兼CEO潘晶指著大廳內一臺約1.5米高的“消毒機器人”告訴記者。就在幾天前,擺在張江人工智能島展廳內的一臺展示機,也已奔赴抗擊疫情前線。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醫院隔離病房內醫護人員辛苦不說,還要警惕可能帶來的感染風險。此前,武漢協和醫院就有14名醫護人員遭遇感染。當時,“上海制造”的鈦米消毒機器人火速奔赴一線,針對被封閉樓層進行高標準消毒,確保該院在最短時間內重新恢復使用。
武漢協和醫院手術室內,消毒機器人正在消毒中。
2月5日上午,武漢協和醫院神經外科被感染的14名醫護人員已全部康復出院。聽到這個消息,潘晶非常欣慰。他說,這次疫情發生后,鈦米機器人緊急向武漢輸送了10臺智能消毒機器人。截至目前,已有40多臺鈦米消毒機器人在武漢中心醫院、協和醫院、中南醫院等疫情中心的隔離病房、ICU、手術室、發熱門診等場景與一線人員一起“戰斗”。此外,上海仁濟、華山醫院、肺科醫院、中山醫院、肺科醫院、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以及北京、溫州等多家醫院,鈦米的這款消毒機器人也在24小時不間斷工作中。
據潘晶透露,大年初五時,兩臺智能消毒機器人被征調至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在這里,消毒機器人主要承擔兩塊區域的消毒任務,一是隔離病房、隔離區域的環境消毒,保證該區域高度清潔;二是醫護人員到達隔離區前的緩沖區,嚴防病毒外泄。
智能消毒機器人堅守在抗擊疫情一線。
疫情防控中,“消毒”環節十分關鍵。人工消毒存在人身安全難以保障、效率低等問題,尤其當前醫院床位高度緊張,如何快速給隔離病房消毒以重復使用,就是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人工消毒12小時,消毒機器人只需2小時,是原有消毒模式的6倍。” 潘晶說,消毒機器人按照巡檢模式消毒,可使效率大大提升,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時,還可自動根據空間面積計算消毒時間,并自主圍繞消毒目標進行360度無死角消毒,消毒過程的量化管理大幅降低一線醫護人員感染風險。
更核心的是,其殺毒率高達99.9999%。潘晶說,這款機器人集成了氧化氫、次氯酸、等離子空氣過濾、紫外線燈等多種消毒手段,可針對醫院環境的物體表面、流動空氣展開高水平滅菌,彌補了傳統固定式空氣消毒機、紫外線燈管、化學熏蒸法的不足。“針對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滅殺過程中,也同樣適用,殺毒效果遠超傳統做法。”
在隔離區工作中的消毒機器人,殺毒率高達99.9999%。
身為智能醫療器械,消毒機器人還有著出色的識別能力,可以自主避障。而其依靠自主導航技術,還可以根據醫護人員和患者分布,進行沿路徑抵進式高水平消毒和自動多點終末消毒。
“不戴口罩、不穿防護服”的消毒機器人身處隔離區,會不會成為二次傳染源呢?這點大可不必擔心。潘晶說,實驗中,他們將帶菌布片放在機器人身上,消毒完成后,帶菌布上的病毒完全消失。“其實,機器人在消毒過程中,其周邊消毒劑濃度最高,殺菌效果也是最好的,因此機器人自身不會成為二次傳染源。”
雖然鈦米機器人已經提前復工,但產能一時很難上來。“鈦米殺毒機器人的關鍵零部件很復雜,大量是定制化的元器件,我們設計好后,由下游供應鏈企業生產。”潘晶說,目前這些企業都還沒有復工。不過,鑒于當前的緊急情況,不少下游企業已紛紛表示,這兩天將抓緊復工,爭取在最短時間內保證鈦米消毒機器人快速下線,奔赴“抗疫”一線。
更多資訊
-
優化創新生態,“孵化”創業夢想!張江努力助推初創企業成長為“參天大樹”2023.6.19
“張江集聚了各類高新技術行業,很多企業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充滿著奮斗氣息。”疊境數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張朝華日前對記者說,張江科學城正日新月異變化著,他見證了一個個產業園區的崛起、一家家科研機構… 查看詳情 >
-
老廠房變身創新城市空間,上海舊改展“定海之窗”開幕2023.5.26
昔日的廢棄廠房經過社區規劃師改造后完成“華麗轉身”,成為城市創新空間、社區歷史的展示窗口。5月25日,楊浦區2023年度“大家微講堂”定海專場在全新面向公眾開放的“定海人家”展廳舉行。 本期“大家微講… 查看詳情 >
-
中國野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如今,“功能花卉開發”將成新賽道2023.5.25
我國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也是世界最大的花卉生產國…… “中國野生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但如今,我國花卉種業發展嚴重滯后,月季、百合等主要商業花卉品種90%以上依賴進口……” 記者從近日在滬舉… 查看詳情 >
-
養蟾蜍,種繡球……上海這座原生態小島上,鄉村“新經濟”如火如荼2023.5.24
農村小島也有鄉村“新經濟”。 說起鄉村養殖業,養雞鴨牛羊、養魚蝦蟹貝都屢見不鮮,可你見過養蟾蜍嗎?數百萬只蟾蜍在養殖基地內蹦跳,場景頗為震撼。再說鄉村種植業,種菜、種果樹乃至培育菌菇都司空見慣,但在鄉…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