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戴口罩,AI人臉識別等技術也大有用武之地
來源:上觀2020.2.7

超級計算、人臉識別、智慧診療、線上教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以來,商湯科技發揮自身優勢,各個團隊迅速行動,將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應用于科研、安檢、醫療、教育等多個領域,助力各地疫情防控工作。
用超算支撐藥物大規模篩選
為防控疫情,病毒突變預測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藥物研究迫在眉睫。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中山大學藥學院羅海彬教授帶領團隊,承擔了新型冠狀病毒相關應急研究項目,急需大量計算資源。
大年三十,商湯科技接到由深圳超算轉達的需求后,立即組織超算團隊給予支持。他們對計算資源進行適配改造,向羅海彬團隊免費提供了包括20個GPU服務器節點在內的高性能計算資源。公司與深圳超算合作,全力支持他們抗病毒藥物大規模篩選、病毒突變預測等工作。
為了更好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病毒變異,彌補小分子藥物容易產生的耐藥性問題,商湯智慧健康團隊正在與多家醫療機構、高校合作,針對生物大分子治療方案進行攻關,希望找到更多的治療方法,解決病毒對單一藥物的耐藥性問題,提升我們對病毒變異的抵抗能力。
戴上口罩,機器也能識別人臉
作為智能視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的依托單位,商湯科技與其他企業合作,利用領先的人臉識別算法和熱成像智能測溫技術,以最快速度開發出了“AI智慧防疫解決方案”。這個方案主要包含區域通行模塊和出入口通行模塊,能測量周邊人員的體溫,并自動識別他們的口罩佩戴情況和身份信息,并將所有實時信息統一呈現及存檔。
據介紹,“AI智慧防疫解決方案”的區域通行模塊由星云系列智能邊緣節點SenseNebula-M、熱成像攝像機、黑體和智能管理系統組成,能在機場、火車站、地鐵、學校、辦公樓宇、小區等公共場所進行非接觸式篩查,在人群中快速檢測到體溫超過37.3攝氏度的人,并進行聲光和彈窗提醒,測溫精度達到±0.3攝氏度。公共場所的工作人員隨即可用醫用體溫計,對他進行二次測量。
這個系統還能利用人臉識別技術,識別出未戴口罩的人員并給予聲光和彈窗提醒。而且在佩戴口罩的情況下,它也能識別出人員身份。對此,商湯科技解釋說,機器對口罩未遮擋部位的人臉識別,其準確率很高。在辦公樓宇,公司開發的出入口通行模塊無需上班員工摘下口罩,即可完成人臉識別考勤,露出50%鼻梁時的通過率達到85%。它同時能識別口罩,上班員工只有戴上口罩,設備才會放行。
助醫生診療,教學生AI知識和編程
在醫療領域,人工智能也大有用武之地。商湯科技基于已有的SenseCare智慧診療平臺,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進行了快速升級,馳援國內多地醫療機構。
升級后的智慧診療平臺能對疑似患者肺部CT影像進行病灶的自動檢出、定位、彌漫性程度的多維分析并生成自動報告,作為醫務人員診斷和病情評估的參考依據,速度比人工診斷和評估快得多。智慧診療平臺還有隨訪功能,能助力醫生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精準定量評估。
在教育領域,商湯科技制定了人工智能基礎教育解決方案,依托各地教育資源云平臺,以視頻點播和直播方式,向學生和教師免費提供人工智能科普和教學視頻,免費開放SenseStudy AI實驗平臺課程,提供人工智能編程教學實驗服務。為激發中小學生對人工智能的興趣,公司教育團隊第一批甄選了“什么是AI”“AI的前世今生”“從機器中學習”等12個課時的線上教程,以生活中接觸到的人工智能為切入點,進行深入淺出、寓教于樂的講解。
更多資訊
-
優化創新生態,“孵化”創業夢想!張江努力助推初創企業成長為“參天大樹”2023.6.19
“張江集聚了各類高新技術行業,很多企業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充滿著奮斗氣息。”疊境數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張朝華日前對記者說,張江科學城正日新月異變化著,他見證了一個個產業園區的崛起、一家家科研機構… 查看詳情 >
-
老廠房變身創新城市空間,上海舊改展“定海之窗”開幕2023.5.26
昔日的廢棄廠房經過社區規劃師改造后完成“華麗轉身”,成為城市創新空間、社區歷史的展示窗口。5月25日,楊浦區2023年度“大家微講堂”定海專場在全新面向公眾開放的“定海人家”展廳舉行。 本期“大家微講… 查看詳情 >
-
中國野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如今,“功能花卉開發”將成新賽道2023.5.25
我國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也是世界最大的花卉生產國…… “中國野生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但如今,我國花卉種業發展嚴重滯后,月季、百合等主要商業花卉品種90%以上依賴進口……” 記者從近日在滬舉… 查看詳情 >
-
養蟾蜍,種繡球……上海這座原生態小島上,鄉村“新經濟”如火如荼2023.5.24
農村小島也有鄉村“新經濟”。 說起鄉村養殖業,養雞鴨牛羊、養魚蝦蟹貝都屢見不鮮,可你見過養蟾蜍嗎?數百萬只蟾蜍在養殖基地內蹦跳,場景頗為震撼。再說鄉村種植業,種菜、種果樹乃至培育菌菇都司空見慣,但在鄉…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