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病例治愈出院率近60%的背后,是對生命的極致呵護
來源:上觀2020.2.21

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作為防控新冠肺炎的“橋頭堡”,近來頻傳捷訊:截止20日,全市發現的334例確診病例中,已有199例治愈出院,治愈出院率近60%。出院率數字的持續攀升,為疾病治愈點燃了更多希望,亦令無數市民倍感心安。對生命的極致呵護,在這里是如何實現的?
今天,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再度走進市公共衛生中心,防控大樓內,申康醫院發展中心主任王興鵬、副主任郭永瑾“坐鎮”一旁,張文宏、盧洪洲、毛恩強、胡必杰等高級專家組成的新冠肺炎上海專家治療組,正為上海版診療方案進行再一輪的字斟句酌,力圖救治精準些、再精準些。
硬核力量:高級專家+“五大天團”呵護生命
500畝占地外有500畝防護林,花園式的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初衷設計緣起于17年前的防控新型傳染病。此次疫情中,當年的設計理念作用凸顯。中心主任朱同玉教授介紹:中心有四棟樓,共有327張負壓病房床位,這也是全國負壓床位最多的醫療機構。目前A1樓96張、A3樓57張、A4樓90張床位均已啟用,A2樓84張床位備用,而應急救治儲備病房同時還有200張(在建),未雨綢繆為抗擊疫情作充分準備。
相比先進硬件,匯集的頂級專家資源更是呵護生命的“硬核力量”。疫情一開始,中心即成立應急辦公室,上海市衛健委、申康醫院發展中心隨即統籌安排,迅速成立由“高級專家組+外援專家醫生+公衛專家醫護”共同構成的救治團隊,夜以繼日救治確診病例。
高級專家組內,“六員大將”張文宏、盧洪洲、胡必杰、毛恩強、朱蕾及王勝分別來自感染、呼吸、重癥、感控等學科,高級專家們制定并調整救治方案,每名痊愈病例出院均需反復推敲,直至最后認可通過,方能宣布出院。應急病區內,由瑞金、仁濟、市六、市一、市十“五大天團”組成的重癥團隊,與多位來自其他醫院專家形成多學科協作,悉心救治每位病例。
搶救警報隨時響起,這不是一般的病房
“抗疫戰”已滿月,駐扎在市公共衛生中心的專家們身影依舊忙碌,治愈出院率從50%漸漸攀升至60%,對新冠肺炎的認知,正日漸清晰。“但這個敵人實在‘狡猾’,要想從病毒魔爪下搶回生命,必須打足十二分精神。”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教授說。
防控大樓內,偌大指揮部仿佛“大腦”,信息板上所有危重癥、重癥病例診療信息清晰有序、一目了然,顯示屏內則實時監控應急病區情況,生命在這里發生轉折,醫護在這里拼盡全力——
來到應急病區已10天,市一醫院急診危重病科主任醫師俞康龍就在病區里住了10天。由于患者隨時都可能突然發生惡化,需要立刻搶救,一秒都耽擱不起,“我們就睡在病區清潔區里,一有事直接換防護服就進去了。如果有患者情況不好,醫生護士甚至會一直穿著全套隔離設備待命。”俞康龍說,“全套三級防護的裝備,哪怕現在已經穿脫很熟練了,也要5至10分鐘時間,有些患者體內‘炎癥風暴’連這點時間都等不起。”這不是一般的病房,在這里“小搶救天天有、大搶救三六九”,工作強度比普通的重癥病房高數倍。
治愈出院率背后,是注滿心血的付出
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勞累程度,非一般人所能想象,但在一條條鮮活生命面前,白衣天使用自己的精湛技術與極度敬業精神,創造著生命奇跡。近60%治愈出院率的背后,是他們注滿心血的付出——
仁濟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皋源,9日晚接到緊急通知,與其他3名醫生、4名護士組成“仁濟重癥醫學小分隊”,支援市公衛中心。“新冠肺炎的發病機制、病程規律等,對我們迄今都很陌生,患者臨床表現有鮮明的時段性特點,患者的起病和進展都難以歸納總結,部分危重癥患者呼吸、腸道、凝血、免疫功能都可能出現紊亂和障礙,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患者堅持到病毒復制終止、自身免疫系統恢復抵抗那一天。”皋源說。
機械通氣、經鼻高流量氧療(HFNC)、體外膜肺氧合(ECMO)……應急病區內,一切都是與生命的賽跑。皋源曾參加2003年抗擊非典,盡管這次勢必是一場硬仗,但他略帶疲憊的聲音里依舊透著信心,“我們是沖著搶救危重癥患者來的,只要還有一例患者,還有一線希望,就不會離開,不會放棄!”記者同時了解到,皋源的愛人,是瑞金醫院急診部主任、 新冠肺炎期間發熱門診負責人高衛益,春節前投入抗疫一線至今,兩口子還沒見上一面,“選擇了急診和重癥醫學,顧不著家的經歷已是家常便飯。但只要通過自己的力量幫助患者早日康復,守護城市安康繁榮。”
護士同樣一刻不得閑。市一醫院急診危重病科護師王寅的一天是這樣的:晚上11點起床墊墊饑,之后前往隔離病房直至第二天早晨9點離開,回到宿舍吃一粒褪黑素助眠,當日下午5點再次進入病房,一呆就是8小時,“盡管很累,有時剛出隔離病房還未到清潔區,就癱在走廊上休息,但看到自己護理的患者狀態一天天好起來,真的,這一切都值了!”
另悉,自明天起,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將首度深入應急病區負壓病房內,為讀者帶來第一手新聞,同時見證這塊“神秘區域”內的生命接力。
更多資訊
-
昔日大華飯店今成創意園區,首發“有鄰市集”匯集各類品牌讓生活更有趣2023.10.30
10月27日,德必集團打造的“有鄰市集”在寶山大華德必易園首發,活動現場匯集文創藝術、手工編織、萌寵生活、兒童成長、美食茶飲、綠色出行、潮流運動等領域的眾多品牌,吸引了來自周邊的白領和社區居民。市集將… 查看詳情 >
-
上海書城正式回歸,打造申城首個碳中和鉑金級公共文化地標2023.10.30
10月28日,經過近兩年時間更新改造的上海書城“盛裝”回歸。早在開放之前,上海書城就因其閃耀的外立面走紅社交平臺。殊不知,這座亮閃閃的建筑,藏著一個擁有碳中和鉑金級認證的低碳內核。 上海書城改造涉及1… 查看詳情 >
-
勃林格殷格翰持續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五年計劃投入超35億元2023.10.27
作為首家全面參加全球早期臨床研究的跨國藥企,勃林格殷格翰持續踐行“在中國,為中國”理念。1994年3月,公司以辦事處的形式正式進入上海。1998年初,中外合資的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藥業有限公司落戶上海浦東… 查看詳情 >
-
守護城市“煙火氣”!彭浦夜市變身“幸福夜市”,周浦夜市新老傳承2023.10.27
彭浦夜市以“幸福夜市”之名回歸,運行半年秩序良好;新周浦夜市另覓場地,接續城市煙火……今天,市城管執法研究會以“城市環境秩序管理與城市“煙火氣”為主題開展頭腦風暴,城管執法局人員、保安公司分享了疏堵結… 查看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