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面對疫情,這家泵業龍頭依然定下高增長目標,底氣何在?

來源:上觀2020.2.26

摘要:除了機器已經轉起來,凱泉的一線銷售人員也已全部實現“云復工”。

還未走進車間,轟鳴的機器聲已經傳來。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在位于嘉定區的中國泵業龍頭企業上海凱泉泵業看到,廠區內少了往常人來人往的景象,但車間內龍門加工中心、8米高的車床已如往常一樣,全速運轉,一扇扇葉片,一條條泵軸正從這里下線。“目前,正加緊趕制一批水利泵,將運往安徽、江西等地,專門迎戰每年三月底四月初的‘桃花汛’。”公司行政人事總監王斌說。

8米高的車床正在加工水泵關鍵部件。

疫情對正常的生產造成一定影響,但好在公司年前就已把這批貨需要的重要零部件從安徽等地,提前運至廠區。王斌說,其他產品還能等一等,但這批水利泵事關當地的防洪抗汛,等不起。大年初三,車間主任就驅車1000多公里將分散在淮安、沭陽、南通等地的關鍵崗位工人,連夜接回上海。鑒于訂單特殊,凱泉嚴格按照防疫要求,向嘉定區申請在2月3日首批復工,全速趕制這批訂單。

龍門加工中心正在打磨水泵葉片。

緊急復工中,嘉定區對企業的復工復產進行了細致周密的指導,企業按照防控要求嚴格落實了每一個細節,不留一絲隱患。其實,早在大年初二,公司董事長林凱文就緊急召開了集團視頻會議,成立疫情防控應急小組和防疫工作預案,明確了復工期間嚴格做到防控機制、人員排查、隔離設施、防護措施和內部管理“五到位”。比如,在人員排查上,按照“一人一檔”做好建檔篩查工作,確保無遺漏。

王斌隨身攜帶的疫情防控工作本上,整齊記錄著每天防護物資庫存和發放情況:已經發出1萬只,目前剩2.2萬只,購買的在途口罩1.5萬只;84消毒劑40桶(每桶20公斤)……“目前這些防疫物資能夠保證公司一個月的用量。”

車間內的工人正全力以赴加速訂單的交付。

車間內,一位背著消毒噴霧器的工人正細致地給車間消毒。這樣的消殺,車間內每天要進行三次,而在人員相對多的區域,每天要消殺6次以上。“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產,做好防控是最基本的前提,這一點容不得絲毫馬虎。”王斌說。

除了要準時交付水利泵訂單,在核泵車間內,十幾臺國際一流的一體化加工中心,也已火力全開。

這里走出的核電泵,是中國泵業最高水平的代表。從2010年開始,一直深耕建筑、市政水泵的凱泉,進軍核電、火電等重點高端泵領域。十年來,投入研發經費近10億元,相繼研發20個核電產品并得到國家級產品鑒定,國核、廣核、中核、防城港、寧德、田灣、三門福清、巴基斯坦恰西瑪等十幾個國內外核電站的核級泵,都有了凱泉的身影,填補了國內產品空白,打破了國外壟斷。

核電車間內一體化加工中心正在加工核電泵零部件。

據透露,目前核泵車間內正在生產一批產品將發運至英國。兩年前,凱泉與英國業主方和法國電力公司,簽署了英國欣克利角三代核電站設備包項目,包括核電站核島內145臺核三級排水泵,合同額400萬英鎊,而這也是中國民營企業首次闖入歐洲核電市場。“核電站建設周期都比較長,當前工程已經進入到關鍵階段,我們對自己的要求是,必須在業主方要求的時間前,保質保量交貨,展現‘中國速度、中國質量’。”林凱文如是說。

面對疫情可能帶來的影響,林凱文顯得自信滿滿。這種自信,一方面是科技轉型帶來的底氣。自2016年起,凱泉就啟動了“工業4.0”改造項目,以國際先進的數字化工廠為標桿,依托于德國Fraunhofer設計院,建設“未來工廠”。轉型的力量顯而易見,公司產值從2016年的30億元提升至2019年的近50億元,但員工沒有增加一人。今年,公司將在去年科技設備投入基礎上,再投入2億元。

信心還來自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去年,得益于嘉定區、上海市給企業營造的良好營商環境,以及制造業減稅降費政策的推出,凱泉的減稅降費近2800萬元,加上政府技改補貼,受惠總額超過4000萬元。“這次疫情發生后,政府及時幫助企業減負紓困,我們不但承諾不裁員,對于克服當前短暫困難,實現今年業績的持續增長也充滿信心。”林凱文說。

這兩天,除了機器已經轉起來,凱泉的一線銷售人員也已全部實現“云復工”,利用直銷優勢與全國乃至海外客戶溝通對接,搶占市場先機。今年的目標林凱文剛剛下發全廠:全力完成訂單73億元,繼續保持高增長。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