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床上用品四件套的工人火線轉產做防護服,遇到了多少“沒想到” | 我的復工故事

來源:上觀2020.3.5

摘要:家紡企業火線轉產的故事。

我是水星家紡集團董事長李來斌,有一個好消息想和大家分享:這兩天,我們又下線了一批防護服。算起來,從2月3日完成生產線改造開始,我們生產了大約3萬件防護服,全部根據政府安排,送到抗疫一線。能在非常時期為抗疫做一點貢獻,公司上下都很開心。

家紡企業火線轉產,有很多“沒想到”。最深的感觸是“沒想到有那么多人和我們站在一起”。防護服的生產背后,有政府部門的支持、有同行的幫助,還有消費者和網友們的鼓勵。可以說,3萬件防護服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

今年的復工,或許將成為我最難忘的一個開年。春節前后向來是家紡行業的淡季,但今年發生了疫情。我們本來想向抗疫前線捐贈一些產品,但物流遇到問題。這個時候,上海市經信委了解到我們支持抗疫的意向,告訴我們前線防護服緊缺,問我們能不能改造生產線生產防護服。我們當然想為抗疫做點事,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市經信委也第一時間為我們協調完成了復工申請。

不過,防護服生產和被服生產很不同,我們什么經驗也沒有。好在在市經信委的牽線下,我們結識了位于奉賢的上海美迪科包裝材料有限公司。他們生產防護服,我們想去討教。

俗話說“同行是冤家”,我們要做防護服,等于和他們是同行。沒想到,美迪科得知我們學習的想法后,專門設計了參觀路線,還派出技術人員講解,包括流水線怎么設計比較合理、生產中要注意哪些細節等,有問必答,一點也沒有保留。他們的生產任務也很緊張,但還是專門抽出時間支持我們,非常感謝他們。

1月31日從美迪科回來后,我們對改裝生產有了信心,決定把10條被服生產線改成防護服生產線,盡我們最大的能力投入生產。我們成立了攻堅小組,花兩天時間就完成了生產線調整,然后生產了一件樣品,送到政府指定機構進行質檢。質檢結果當天就出來了,符合標準。我們太高興了,立刻著手批量生產。

進入批量生產的環節,我們又遇到一個難題,那就是原材料和輔料的供應問題。防護服的原材料是杜邦特衛強,這是一種高密度的覆膜聚乙烯纖維,可以說是目前為止世界上制作防護服最好的材料之一。但疫情發生后,市場上根本買不到特衛強。還有一個問題是,很多輔料生產企業也在放假,我們也采購不到輔料。又是上海市經信委給了我們大力支持,迅速為我們調配了生產原料和輔料。原料輔料齊全以后,我們進行了人員和工序匹配,將留滬員工中的熟手全部召集到這個新車間里,盡快投產。

從計劃轉產生產防護服,到正式批量生產,沒想到只花了3天時間。這個速度放在平時是無法想象的,涉及整整10條生產線改造呢。

在生產中,我們的員工很不容易,每天在車間12個小時以上。防護服有嚴格的生產標準,每一道工序都不能有差錯。裁剪要嚴格按照工藝尺寸下裁;縫制要嚴格按照每3厘米10針拷縫;完成每道工序后,要自檢;每一件防護服生產出來后,還要經過專職檢驗人員嚴格檢驗。說實話,即使是熟練工,生產一套防護服的時間,都可以生產一套床上用品四件套了。

但大家都覺得有價值。尤其是生產了防護服,更知道醫護人員有多么不容易。為了抗菌防護,特衛強有一層涂層,手摸著都覺得不透氣,更別說醫護人員一穿就是一天。用這種材質制作的防護服穿上后無法排濕,很悶熱。從這點我們能深刻感受到抗疫一線的辛苦,希望用我們的工作向奮戰在一線的“最美逆行者”致敬。

總的來說,在政府部門和同行的支持下,我們的轉產過程比較順利。不過在企業的自身經營上,我們也承受了不小的壓力。這就不得不提復工以來,消費者、網友和合作伙伴對我們的支持。

這次疫情對我們的業務影響很大。目前為止線下門店開業大約70—80%,但消費者進店較少,公司積極地帶領銷售團隊通過社群銷售、線上直播、開云店等等方式拓展業務,目前看來,效果還不錯。線上銷售方面,節日里物流因疫情停運,賣出去的產品發不了貨;還有,疫情期間市場對抑菌、防螨類產品需求較大,但這些高端產品主要在我們上海工廠生產,工廠轉產防護服了,這類產品的產能跟不上,消費者買了以后我們也發不了貨。

沒想到,與我們合作的線上平臺出手了。天貓的小二聯系我們了解情況,主動從平臺的角度幫助我們與消費者溝通,延長我們的發貨期限。聚劃算提出,因為我們在生產抗疫物資,愿意在原先的傭金上打7折,還通過各種活動幫助我們推廣產品。2月17日,他們幫我們做了一次非常成功的聚劃算活動,活動的銷售額成為我們2月業績的“強心針”;2月底,他們又支持我們做了一場“清倉吾折天”活動,幫助我們消化了相當一部分庫存。這些,解決了我們復產的燃眉之急。

當然,還要感謝消費者和網友。剛才不是說因為物流、產能的原因,我們有些產品無法按照承諾發貨么?我們的客服人員將這些情況與消費者溝通后,絕大多數消費者都表示諒解,因沒有按時發貨選擇投訴或退單的消費者極少。很多消費者還對我們的客服說:“不要著急,支持抗疫最重要。”這些都讓我們很感動。

對了,還有一個“沒想到”。復工后,我在2月17日做了人生第一場直播,不是賣貨,而是介紹我們的防護服生產流程。我從來沒有直播經驗,就是在車間里走走,給大家介紹防護服的材料、生產環節。沒想到,有2萬人進入直播間,屏幕上都是鼓勵的話。那天,我們還在生產車間裝了一個攝像頭,就像網友“云監工”建造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一樣,請網友觀看防護服的生產流程。還是沒想到,最終累計有380萬人觀看。這讓我們深深感受到“眾志成城”的力量,在抗疫這件事上,沒有人置身事外。

現在,3萬件防護服下線了,可以說轉產的第一階段工作完成了。但只要疫情不結束,我們就時刻準備著,可以繼續生產。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