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家匯這家面包房,30年不賣一個隔夜饅頭,“疫情來了更不能砸招牌”
來源:上觀2020.3.12

工作日中午的愚園路,梧桐落葉伴著午休時分出來覓食的白領,一切看起來與往常并沒有不同——除了大家臉上各式各樣的口罩。在愚園路長寧段,不少沿街商戶在江蘇路街道、華陽路街道和街區管理方創邑實業的指導下,逐步敞開了大門,調整因為疫情戛然而止的生意。
高茹擔任店長的“耳光餛飩”就是其中之一。店鋪位于宏業花園小區內,是愚園市集一樓沿街小吃店的一份子。3月11日中午,店內只有2、3桌客人,高茹消毒完一桌離店客人坐過的桌椅后,回到了前臺。此刻,她最想聽到的聲音,是“叮咚,你有新的訂單了。”沒錯,雖然堂吃客人數量極少,讓店內場景看著有些“蕭條”,但3月以來每到工作日中午就一個接一個出現的外賣訂單,讓這位能干的安徽妹子又覺得干勁十足。
愚園市集
高茹向記者展示手機中美團外賣“安心餐廳”的信息上報后臺
疫情的出現,讓原本打算回家老家過年的高茹臨時取消了行程,決定留在上海。2月10日,滬上第一批企業復工,耳光餛飩作為愚園路街區民生服務的一環也準時營業,高茹就成為留守店里的中堅力量。“隔壁蘇州面館的伙計都是湖北的,暫時回不來,老板還開不了業……我們這里雖然留在上海的人不多,但總算能堅持營業。”為記者端上熱騰騰的薺菜餛飩和炸豬排,她不忘招呼記者記得要倒一碟泰康辣醬油沾一下豬排。她說,進店工作第一年,就發現上海人吃炸豬排一定要加辣醬油,“蘸番茄醬都不是最正宗的。”
衡山坊地標書店“衡山·和集”
與高茹不同,王子軒經營的美發沙龍“My Hair”才剛開業一周。此刻,這位年輕的店經理和同事們,還在試著摸清上海消費者的喜好。美發店位于徐匯衡山坊,與徐家匯公園一街之隔,是徐家匯商圈鬧中取靜的好去處。輕揚的音樂、柔和的燈光與金屬鏡面裝點的店內空間,倒恰好與徐家匯復古和摩登并存的氣質相匹配。
然而,疫情事發突然,原定2月初開張的美發沙龍,愣生生推遲到了3月才開門迎客。“我們的‘Tony老師’手藝都很好,可惜現在暫時只開放‘洗剪吹’服務。”在徐匯區市場監管局和衡山坊運營方上海衡復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指導下,店鋪暫時取消了耗時較長染燙業務,同時將每一組預約客戶的進店間隔控制在1個小時以上,確保店內不出現人員聚集。
王子軒在“My Hair”店內,前臺增加了測溫槍、消毒紙巾、免洗洗手液
3月1日,美發沙龍開業前的全店大消毒
這家在北京三里屯、望京等地已經開設4家門店的高端美發沙龍,今年是第一次進駐上海。王子軒告訴記者,去年10月,店鋪就開始進場裝修,“的確有很多雄心壯志想要施展,但是現在遇到疫情這么特殊的情況,保障‘人’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他所說的“人”,是店員和消費者。“政府和業主都發來詳細的復工指南,我們的剪刀、梳子、夾子在使用前后都要消毒,還專門買了一次性圍脖紙、劉海遮擋紙、消毒水、消毒紙巾、消毒液、免洗酒精……”一切能想到的消毒產品,都被店里收入囊中。目前,店鋪已經在衡山坊業主的指導下提交了徐匯區的租金減免申請,這讓王子軒稍稍松了口氣。當被問及疫情結束后店鋪有什么新計劃時,這位時髦的店經理回答得卻無比樸實:“先把店做好,把人都保住,其他再慢慢來,相信一切都會好的。”
徐家匯商圈,天鑰橋路白玉蘭面包房
3月11日,黃建宙(左一)與徐家匯市場監管所巡查執法人員
“ 上海爺叔”黃建宙的情況又有些不同。身為上海白玉蘭面包食品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徐家匯商圈天鑰橋路上的面包房,自疫情發生以來一直堅持外賣營業。“我們是30年的老店了,把二樓堂吃關掉,自己嚴格把關,一樓的點心還是要讓老百姓有地方買的。”老店的堅持,是為了讓消費者在特殊時期,仍舊能從那一份“不變”中汲取信心。
面包房門口,時刻提醒顧客排隊要保持一米距離(雖然其實蠻難遵守的,點心太誘人大家不知不覺都往前挪了一小步……)
白玉蘭面包房是天鑰橋路上排隊人數最多的沿街店鋪之一。春節開始,黃建宙已經連續一個半月沒有休息,幾乎天天都來店里巡查蹲守。每天2次在徐匯“匯治理”小程序上報店員體溫,提交每天的消毒頻次,與徐家匯市場監管所實時溝通,甚至瑣碎到查看店門口的排隊人群是否遵守了“一米之約”,都是他的工作內容。
“消費者信任我們,覺得我們東西衛生,動銷快,我們只能更嚴格要求自己。”老黃說,過去30年,面包房都沒有出過食品安全問題,“不賣一個隔夜饅頭”就是老品牌的堅持,即便是這次疫情爆發,也不能砸了招牌。眼下,店里不論是花卷、青團、燒麥,還是原先散裝稱斤輪兩售賣的白脫小球、羊角包,全部“歸置”到了塑料餐盒或食品袋中銷售。
“現在大家都說對境外返滬的居民要不分中外、一視同仁,我們的商品也‘不分中西’,全部包裝好銷售,要擔得起消費者的信任。”
更多資訊
-
浦東引領區建設亟需本土創新人才,陳義漢:鼓勵科研人員“多點兼職”2022.3.9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正式發布,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 打造引領區,人才先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 查看詳情 >
-
一家專業糧食生產經營企業啟航,目前上海規模最大生產水平最高最具完整產業鏈2021.12.28
在蘇北、東北虎林等地區,進一步拓展域外稻米自有生產基地,筑牢產品生態鏈前端。 “瀛豐五斗”“海豐”“樂惠”……這些上海本地品牌大米如今有了統一的“出品人”——光明農發集團。12月28日,距離11月5日… 查看詳情 >
-
寧德時代臨港工廠:預計明年有產出貢獻,上海高端裝備產業要破7000億元2021.12.21
《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出爐 記者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已于近期完成編制并正式發布。《規劃》明確,到2025年,上海初步建成具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 查看詳情 >
-
20年間,這家日資零售企業在華開店時間從半年縮至20天,還提出萬家店目標2021.12.15
國內零售行業正處于新一輪的變革和增長之中。 中國入世20年,也是中國零售業迎來全面對外開放的20年。20年來,外資零售商們在政策的東風下爭相搶占市場。日本羅森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零售企業,門…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