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國產手機漲價了,變高端了:小米出了5G旗艦機,華為折疊屏最亮眼……

來源:上觀2020.3.26

摘要:只有“高品質”才能支撐“高價格”。

知乎上有個帖子挺有意思:“你為什么不用國產手機?”網友們熱烈討論,紛紛“跑題”,討論變成了“我為什么用上國產手機”。

有網友說,他的第一部手機是三星,有一個滑蓋,在那個年代很洋氣;后來iPhone4S出來,是喬布斯的遺世之作,那個時候拿在手里有面子;2018年才開始用國產手機,華為Mate10PRO,一開始只是被它的徠卡鏡頭吸引,后面發現國產手機也不難用,拍照、續航比iPhone還強。他于是換了幾代華為,反而是國產手機,大家搶著看來看去……

從今年的趨勢看,國產手機廠商似乎達成一種共識——進軍高端市場。各家紛紛推出旗艦版,并出海打全球市場,試圖彌補疫情之下銷售慘淡的一段時間。

繼春節后雷軍“直播帶貨”后,日前小米又召開了線上發布會,發布Redmi旗艦機K30Pro,售價2999元起。這款手機走的也是高端路線:高通驍龍865芯片、LPDDR5內存以及UFS3.1,6.67英寸屏幕,后置6400萬四攝相機模組,搭載4700毫安電池,并且使用Wi-Fi 6 技術……

上直播的,是小米中國區總裁盧偉冰。他說,去年Redmi在“追趕”,今年則是要“超越”,希望用兩年時間來趕超華為榮耀系列。盡管疫情期間的手機出貨量都有下跌,但盧偉冰認為,消費維度的影響沒那么大,因為大家憋在家里,反而手機使用率增加更多了。

而盤點今年的國產手機,最抓眼球的無疑是華為5G Mate Xs折疊屏手機。它有個8英寸“航天級高分子柔性折疊全面屏”,主要構成是雙層聚酰亞胺柔性材質薄膜,通過柔性光學膠,兩層薄膜聚合在一起,更安全耐用。華為方面稱,這種特殊材料,價格是黃金3倍,雙層使用強度比單層提升80%。記者看到,這款手機的“星際藍色”版最高配置,全網通8G處理器+512G存儲空間,在京東上的售價為29888元。

“國產手機變貴了,但選擇余地更大了。”許多手機愛好者說,近一年來明顯感覺到手機價格的變化,去年上半年各品牌紛紛提價,然后各家手機廠商陷入價格戰,很快又開始下滑,經歷谷底后,疫情期間開始回歸爬升。尤其是這兩個月來,幾乎所有主流國產手機品牌,都先后發布了旗艦產品,幾乎都爬上了3500元+的關口。但不少消費者也表示:“并不覺得反感”,畢竟,如今的高功率快充、高刷新率屏、大底高像素影像系統等等,讓各種新機變得更有吸引力。

無疑,只有“高品質”才能支撐“高價格”。各家廠商究竟在哪些性能領域爭奪主動權?

“超清攝像頭”似乎已是標配。在一些品牌今年發布的產品中,不少旗艦手機的攝像頭像素已超過1億。經歷近兩年的攝像頭“進化大戰”,各大廠商對于超強拍照能力的競爭反而放緩。

屏幕,成為新的競爭點——這是手機上最明顯、也最影響用戶體驗的部份。其中,刷新率更高、觸控采樣頻率更高的新屏幕,能讓用戶操作更順滑、更“跟手”。如,OPPO Find X2的新功能“視頻動態插幀”,利用獨立芯片對畫面進行“運算”,將原先低幀率的視頻,直接提升到60幀甚至120幀,這個魔術一般的過程,主要依靠的是AI計算。

獨家新技能的背后,是大投入研發創新。該廠商從2018年成立研究院至今,研發團隊規模不斷壯大,在全球范圍內構建了4大研發中心、6個研究所和1個全球設計中心。僅在影像方面,已在全球就申請了近6000件專利,授權數量也已經超過2000件。而OPPO還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500億研發預算,除了持續關注5G、人工智能、AR、大數據等前沿技術,還要構建底層硬件核心技術以及軟件工程和系統能力。

“手機周邊”也能吸引不少用戶。一些品牌陸續發布智能手表和全新5G雙頻路由器等等,尤其是后者,未來很可能成為多種場景下的5G中樞。這些“周邊產品”的出現,也意味著,面對即將到來的新技術趨勢挑戰,手機廠商需要“順帶”拿出整個生態系統的解決方案。

在全球市場上,國產手機已成為全球最強大的手機聯盟。比如,華為“稱霸”歐洲市場,小米“稱霸”印度市場,幾乎全球每各國家都能找到占有足夠份額的中國品牌。

與單一品牌的蘋果或者三星相比,國產手機在總量上無疑是“全球第一”。但也有統計顯示,國產手機在擁有“量”的同時,尚未分到全球市場上利潤最大的那塊蛋糕。比如,華為的銷量去年整體超過蘋果,但利潤依然差蘋果很遠、三星雖然失去了中國市場,但一款S20的發行價格依然難以企及,這或許也是國產手機漲價的關鍵原因之一。

5G風口之下,全球“換機潮”或許最能刺激國產手機出海。“華米OV”始終在積極擴展海外市場,海外的新機產品線一直保持更新。業內人士認為,不僅要把產品鋪出去,還要打開高端銷路、建立全球化的口碑,手機廠商顯然不能孤軍奮戰,而是應該善用“生態”的力量,從“手機生產商”向“核心數據終端廠商”轉變。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