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野村東方國際證券:作為首家新設外資控股合資券商,明年將申請承銷和保薦牌照

來源:上觀2020.4.20

摘要:“今年2月17日,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獲得證監會核準設立首家營業部,3月19日獲得了首個營業部的經營許可證,明年還將申請承銷和保薦的牌照。”

2019年3月29日,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迎來里程碑: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成為《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新政出臺后,我國首家新設外資控股合資券商。這既是我國擴大金融對外開放的優秀典范,也體現了上海開放金融服務領域的創新成果。

自去年正式成立以來,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已取得了證券業協會會員資格、基金業協會會員資格、上交所會員資格、深交所會員資格等一系列資質。這些業務資格正是一家證券公司開展證券經紀、證券資產管理、證券自營和證券投資咨詢業務的必備條件,而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在不到一年時間里已全部具備。

“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目前所擁有的牌照主要聚焦于二級市場業務,瞄準國內的財富管理業務。財富管理業務是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的起點,未來將視具體發展情況來繼續拓展業務范圍,申請更多牌照資質。”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總經理孫冬青表示。“今年2月17日,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獲得證監會核準設立首家營業部,3月19日獲得了首個營業部的經營許可證,明年還將申請承銷和保薦的牌照。”

作為我國首家新設外資控股合資券商,將給上海乃至全國的金融行業帶來哪些新的變化?外資金融機構在某些具有成熟經驗的特定領域有其優勢所在,能否改變國內金融服務同質化嚴重的現狀?“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日資背景的外資控股券商,這是我們與其他券商最大的差異化優勢。把日本的資源引到中國,把中國市場的資源帶到日本,這種雙向互通是我們野村東方國際證券這個平臺最根本的使命。”孫冬青說。

野村控股中國委員會主席飯山俊康表示,上海始終站在擁抱創新的最前沿,并能高效地將創新舉措落到實處,希望野村東方國際證券能夠發揮中日金融證券合作橋梁、中外金融資源和信息交流載體的作用,不斷擴大國內外合作的領域和深度,爭取成為中日合資合作的新高地,連接海內外資源與智慧的新橋梁。

據了解,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由股東野村控股株式會社出資10.2億元,占比51%,居于控股地位。野村集團成立于1925年,是一家總部位于亞洲、國際網絡遍布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金融服務機構。截至2020年3月,野村集團管理零售客戶資產超過122.3萬億日元,客戶數量超過500萬,公司總資產達到3704億美元。野村集團也是改革開放后第一家在中國設立代表處的國際投資銀行,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向中國企業提供金融和投資服務。

疫情是否對資管金融行業的投資模式等多方面都產生深遠影響?“這次疫情讓我們看到海外市場的動蕩,反觀國內市場的政策實施力度強、流動性充裕。因此,我們應量力而行,不能在對海外投資環境并不充分了解的前提下,盲目投概念。”孫冬青表示,相信這次疫情會促使廣大投資者進行深度思考,考慮更加理性、更加長遠的投資模式。

在疫情“大考”中,以“無接觸經濟”為代表的一批新經濟模式脫穎而出,新的發展機會已在危機中發芽,如何適應新趨勢、把握新機遇、布局新技術,成為金融投資人下階段布局思考的問題。對此,孫冬青認為,中國“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賦能,在國際上都是領先的,如線上購物、直播授課、遠程會議等方式,都在這次疫情中凸顯了作用,非常具有前景。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