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上海三槍工業城緊急轉產口罩、防護服,未來怎么走?轉型方案創上海首次
來源:上觀2020.4.21

疫情發展高峰期,全國防疫物資緊缺,上海三槍工業城第一時間轉產口罩、防護服,保證供應。有人擔憂:口罩涉及的紡織行業屬于傳統行業,疫情之后,曾是全國著名針織產業基地的工業城,將何去何從?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今天獲悉,三槍工業城母公司東方國際將與綠地集團合作,以轉產為契機,把康橋三槍工業城改造成具有醫用紡織特質的新材料研發生產示范基地、高端醫用物資聚集地,集研發、生產、供應鏈為一體。這是上海首次有傳統園區轉型醫用物資新興產業基地。
圖為正在建設中的三槍工業城(2000年)
圖為2001年剛剛建成的三槍工業城
三槍工業城建于2002年,位于康橋工業區,占地面積228畝。它曾是上海重大建設工程、上海紡織工業標志性項目。斗轉星移,業態轉換,三槍工業城制造板塊已遷至江蘇。目前,工業城里遍布8米層高的單層廠房,但使用功能單一,土地利用率不高,亟需轉型。
根據披露的改造方案,三槍工業城將探索“產業園區+創新孵化器+產業基金+產業聯盟”的一體化產業推進模式。業內人士分析,這將為我國眾多紡織企業跨界升級、提高產業附加值探索新路。
工業城本身就有紡織材料研發基礎。在產業園區方面,初步規劃研發攻關新材料及醫用物資領域的前沿技術和核心產品。主要方向是:先進復合材料、植入型醫療紡織材料、高端安全防護材料、智能紡織材料、高端醫用物資。
在創新孵化器方面,通過導入人才、項目和資本,重點打造科研成果轉化示范樣板,吸引園區內外有影響力、有號召力的創新創業型企業入駐。
園區還要成立新材料投資基金,滿足不同階段企業的融資需求。探索設立支持生物醫藥材料臨床研發與轉化的專項基金,支持研發主體開展臨床研究,引導推動創新成果實現產業化。同時,吸引一批優秀基金來園區,加快重點產業化項目落地。
在產業聯盟方面,在園區里營造上中下游銜接、大中小企業協同的格局。提供“人文+科技”場景式運營保障,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打造一站式功能完善的工作生活服務平臺。
疫情發生之后,生物醫藥和健康醫療產業迎來巨大發展機遇,也帶動一批傳統園區轉型升級。無論是生物醫藥還是健康醫療產業,都具有投入大、風險多、學科交叉等特點,也決定了其需要集群式發展,打造產業園區的特點。
轉產生產防疫物資的三槍工業城
在綠地集團董事長、總裁張玉良看來,這正是以地產為主業、多產業協同發展的大型企業優勢所在。通過綠地集團這一平臺整合資源,可以更快地為產業園區導入人才、資金等資源,也幫助自己快速進入生物醫藥和健康醫療產業,形成發展新動力。
自4月份以來,綠地集團在相關領域動作頻頻:與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醫藥集團合作,計劃共建長三角生物醫藥、醫用物資產業園;位于奉賢的綠地奉賢健康醫療產業園也已經開工建設。
更多資訊
-
浦東引領區建設亟需本土創新人才,陳義漢:鼓勵科研人員“多點兼職”2022.3.9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正式發布,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 打造引領區,人才先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 查看詳情 >
-
一家專業糧食生產經營企業啟航,目前上海規模最大生產水平最高最具完整產業鏈2021.12.28
在蘇北、東北虎林等地區,進一步拓展域外稻米自有生產基地,筑牢產品生態鏈前端。 “瀛豐五斗”“海豐”“樂惠”……這些上海本地品牌大米如今有了統一的“出品人”——光明農發集團。12月28日,距離11月5日… 查看詳情 >
-
寧德時代臨港工廠:預計明年有產出貢獻,上海高端裝備產業要破7000億元2021.12.21
《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出爐 記者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已于近期完成編制并正式發布。《規劃》明確,到2025年,上海初步建成具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 查看詳情 >
-
20年間,這家日資零售企業在華開店時間從半年縮至20天,還提出萬家店目標2021.12.15
國內零售行業正處于新一輪的變革和增長之中。 中國入世20年,也是中國零售業迎來全面對外開放的20年。20年來,外資零售商們在政策的東風下爭相搶占市場。日本羅森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零售企業,門…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