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停產的香奈兒,為何全球調貨加倉上海?進口化妝品在滬實現兩位數增長
來源:上觀2020.5.25

5月,LVMH(路威酩軒)集團旗下美妝零售商絲芙蘭,其國內首個跨境電商線下品牌體驗店落子上海南京西路。在這個80平方米的空間,與海外同步發售的絲芙蘭美妝新品,得以走出保稅倉,首次實現在上海商業區域進行保稅展示。消費者在現場眼見為實后,可掃碼進入天貓國際絲芙蘭海外旗艦店下單。這樣的監管創新,激活了線下“種草”、線上“拔草”的閉環。
阿里巴巴新零售技術支持的跨境品牌“云貨架”。
上海海關數據顯示,在一系列“放管服”創新組合拳施力下,上海口岸進口化妝品克服全球疫情下海運、空運運能削減等不利因素,今年1至4月表現出兩位數增長。
上海口岸的知名化妝品品牌,絕大多數從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發出。上海市外高橋國際貿易營運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逸峰告訴記者,進口化妝品逆勢增長,原因在于海外品牌多將中國視為全球罕見的穩定增長的市場,“尤其疫情以來,‘口罩臉’激發消費者對于滋潤型護膚品、面膜等需求,再加上上海‘五五購物節’對嗨購全球的消費拉動,海外品牌不愿錯失良機,千方百計從海外調貨。”如香奈兒,因全球疫情而宣布停產,并關閉美國等地門店,但仍努力調動全球貨源,目前香奈兒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內的倉庫已處于滿倉狀態。
大牌化妝品如此歡騰地備貨、出倉,有賴于上海海關、上海市藥監局等部門的開創性監管。據介紹,早在2017年3月,上海開啟首批非特殊用途化妝品(育發、脫毛、防曬等9個類別以外的化妝品都屬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試點,“非特”化妝品由此前需3至5個月的審批,調整為條件符合下3至5個工作日即完成備案,當季全球新品終于一改過去在中國市場“過季”銷售的尷尬,真正實現與世界同步。“非特”備案有利于吸引集聚更多化妝品巨頭入駐中國上海并首發新品,今年1至4月,上海進口化妝品新品備案數達3171個,同比增長53.6%。
上海外高橋國際化妝品展示交易中心體驗館里展示的非特備案新品。
高效之外,還要給予企業更多靈活性。陳逸峰透露,大量進口化妝品在進入保稅區時,后續究竟是做保稅轉口貿易,還是以跨境電商銷售或一般貿易銷售,有些起初未必明朗。如法國某著名品牌,過去以入駐百貨店為主,但近年來熱衷直播帶貨,以跨境電商形式銷售占比已達70%。因此,讓同一品牌不同銷售業態的貨物,在同一倉庫的不同區域物理隔離,讓企業靈活切換,便能極大釋放企業自主性,降低其經營成本。據悉,這種分類監管新政加上“非特”效應,吸引企業用腳投票,近期已有愛茉莉太平洋、拜爾斯道夫集團等化妝品巨頭落戶外高橋。
然而需求不止,創新不斷。近年來,進口化妝品中“卸妝、洗顏、爽膚、精華露”等組合銷售愈發流行,小樣贈品、商業推廣及新品試用亦非常普遍,出現品類多、批次頻繁、每批量小等新特點,這也給監管提出新要求。據悉,近期上海海關已計劃會同上海市藥監局開展研究,針對這些全新業態的監管進行溝通合作。
更多資訊
-
浦東引領區建設亟需本土創新人才,陳義漢:鼓勵科研人員“多點兼職”2022.3.9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正式發布,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 打造引領區,人才先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 查看詳情 >
-
一家專業糧食生產經營企業啟航,目前上海規模最大生產水平最高最具完整產業鏈2021.12.28
在蘇北、東北虎林等地區,進一步拓展域外稻米自有生產基地,筑牢產品生態鏈前端。 “瀛豐五斗”“海豐”“樂惠”……這些上海本地品牌大米如今有了統一的“出品人”——光明農發集團。12月28日,距離11月5日… 查看詳情 >
-
寧德時代臨港工廠:預計明年有產出貢獻,上海高端裝備產業要破7000億元2021.12.21
《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出爐 記者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已于近期完成編制并正式發布。《規劃》明確,到2025年,上海初步建成具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 查看詳情 >
-
20年間,這家日資零售企業在華開店時間從半年縮至20天,還提出萬家店目標2021.12.15
國內零售行業正處于新一輪的變革和增長之中。 中國入世20年,也是中國零售業迎來全面對外開放的20年。20年來,外資零售商們在政策的東風下爭相搶占市場。日本羅森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零售企業,門…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