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之后五菱又推“地攤車”,給車企轉型上了一課?
來源:上觀2020.6.4

剛剛,“神車”五菱在資本市場上又神了一次:今天午后,港股“五菱汽車”股價漲幅一度超過120%,后有所回落。截至收盤,“五菱汽車”股價報0.305港元,漲幅超50%。受此影響,A股“上汽集團”股價也上漲近4%。
來源:“五菱專用車”微信公號
為何“五菱汽車”股價今日表現如此“神勇”?分析人士均認為,這與五菱昨天推出的榮光翼開啟售貨車有關。根據五菱的官方介紹,這款售貨車專為“地攤經濟”打造:兩翼一鍵開關,打開就能賣貨,而且成本低,裝得多。這是國家鼓勵“地攤經濟”后,國內車企推出的首款“地攤車”。
除了產品推陳出新,今年以來,五菱的產銷數據也頗為亮眼。根據剛剛披露的5月份數據,上汽通用五菱產量為11萬輛,同比增長59%;銷量突破12萬輛,同比增長11%。此外,今年1至5月份,上汽通用五菱累計出口整車13588輛,同比增長47.7%。有產品,有數據,自然,嗅覺靈敏的資本市場開始為五菱汽車“打CALL”。
從造口罩,到推出售價僅2.98萬元的MINI電動車,再到如今的“地攤車”,疫情期間,中國車市雖然受到“暴擊”,但五菱卻在其中畫出了不一樣的風景。為何上汽集團旗下這家偏居于廣西柳州的整車企業能做到如此?
有分析人士指出,五菱帶給全國消費者的兩次驚喜——口罩和“地攤車”,體現出該企業當下具備兩個特點:一是能夠準確把握市場趨勢;二是產品落地快。
相關咨詢機構研究顯示,規模越大、在行業中占有主導地位的企業,往往越能更早看到市場中的機會與危機。但對很多大企業來說,看到危機或機會容易,針對這些進行轉型,將新產品快速落地卻很難。“現在看,五菱卻都做到了,所以能占得先機。”某汽車行業業內人士分析,這說明五菱的所有部門都是以市場為導向,順應了當下宏觀經濟環境多變的特點。
不過,有部分業內人士指出,五菱的“地攤車”技術含量低,并不是追求高端制造的車企應該追求的目標。“這樣的車,幾乎所有整車企業都能造。沒有新技術,只是對卡車的外觀、功能進行簡單的改造。”
但從整個汽車行業發展趨勢角度看,普華永道中國企業轉型管理咨詢主管合伙人于晨卻有不同看法。他認為,車企轉型一方面要著眼于業務模式創新、產品技術創新等,比如當下汽車產業正在推進的“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共享化”。另一方面,也要著眼于“客戶”的真正需求。疫情以來,五菱喊出“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口號,正與于晨的觀點不謀而合。
此外,企業順應市場的能力還體現了企業在轉型中的敏捷程度。“判斷一家企業是否敏捷,不在于是否有好點子,而在于突破企業內部條條框框限制,讓點子落地的速度。因為產生點子實在太容易,而落地太難。”于晨說。
由此可見,“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五菱近期的一系列“動作”,又一次對這句俗語進行了詮釋,也為一些轉型緩慢的大型企業上了生動的一課。
更多資訊
-
浦東引領區建設亟需本土創新人才,陳義漢:鼓勵科研人員“多點兼職”2022.3.9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正式發布,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 打造引領區,人才先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 查看詳情 >
-
一家專業糧食生產經營企業啟航,目前上海規模最大生產水平最高最具完整產業鏈2021.12.28
在蘇北、東北虎林等地區,進一步拓展域外稻米自有生產基地,筑牢產品生態鏈前端。 “瀛豐五斗”“海豐”“樂惠”……這些上海本地品牌大米如今有了統一的“出品人”——光明農發集團。12月28日,距離11月5日… 查看詳情 >
-
寧德時代臨港工廠:預計明年有產出貢獻,上海高端裝備產業要破7000億元2021.12.21
《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出爐 記者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已于近期完成編制并正式發布。《規劃》明確,到2025年,上海初步建成具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 查看詳情 >
-
20年間,這家日資零售企業在華開店時間從半年縮至20天,還提出萬家店目標2021.12.15
國內零售行業正處于新一輪的變革和增長之中。 中國入世20年,也是中國零售業迎來全面對外開放的20年。20年來,外資零售商們在政策的東風下爭相搶占市場。日本羅森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零售企業,門…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