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黯然關張的店鋪,未來可能就成了盒馬麥當勞,翻牌之后打法也變了樣…
來源:上觀2020.6.15

黯然關店的街邊小店,兩個月后就翻牌成了麥當勞;原計劃今年在滬開140家新店的巴比饅頭,已經調整目標果斷加碼到了180家。“無論價格還是面積,現在都是拿鋪的好時機。”巴比饅頭創始人劉會平說。
記者近日從麥當勞、星巴克、盒馬鮮生、老盛昌等品牌獲悉,受疫情影響,不少街邊店鋪騰空,但很快成為中外連鎖品牌的抄底接盤對象。
淮海中路上一家已經關張的街鋪正在招商。(李曄 攝)
虹口區物華路上一家炒年糕店,開業不足半年就遇疫情,終沒能熬過現金流的催逼,于今年3月關張。然而,6月3日,舊鋪就有了新招牌——老盛昌。這已是方圓1公里內的第3家老盛昌。
同樣在本月,YSL圣羅蘭美妝全球旗艦店在新天地開業,而其前任租戶,則是一家日料店。除了老盛昌、圣羅蘭之外,性急拿鋪的還包括麥當勞(中國),表示今年在上海市場將實現兩位數開店速度。吉祥餛飩則受上海大力發展“夜經濟”啟發,正抓緊拿下市口較好的門店,計劃開展24小時營業試點。
這些品牌的逆勢開店,底氣在于疫后敲定的發展新模式。上海“早餐工程”參與企業老盛昌董事長余維明透露,近年來,老盛昌從以堂吃為主,變為堂吃、外賣、外送“三條腿”走路。此次疫情中,顧客堂吃意愿陡降,外賣、外送需求激增,好在老盛昌早年投資的安亭工廠,日生產能力達50噸,在此次疫情期間發揮巨大作用。
近期,老盛昌擬擴建一條生產線,實現日產包子60萬只,以充實“三條腿”走路,并力推“五餐經濟”,即一日三餐加下午茶和夜宵。余維明告訴記者,最近投資方對老盛昌的“三條腿”和“五餐經濟”發展新模式十分認可,“投資方的支持是我們加速拿鋪的底氣。”
無獨有偶,今年3月以來,生鮮電商盒馬已拿下上海數十家店鋪,其盒馬mini進入瘋狂開店期,每月都能開出5至10家。盒馬總裁侯毅坦言,“疫情前,適合盒馬mini的500至800平方米店面很難找,但疫情后不少門面房空出來,且成本相對便宜,這激勵了我們第一時間啟動大規模新店計劃。”這一新模式小店的提速背后,是盒馬看到了市場新的增長點。據悉,去年開始,盒馬同時試點盒馬mini和盒馬小站模式,前者品類齊全、線上線下皆可經營,后者則類似前置倉,僅倉儲和配送功能。疫情中,滬上約6家盒馬mini,家家盈利,坪效是社區超市和前置倉的4倍以上。盒馬由此果斷淘汰盒馬小站,力拓街邊盒馬mini店,主要覆蓋上海主城區和地鐵站沿線,與其他生鮮便利店一起爭奪早飯和晚市兩大消費場景。尤其是早飯場景,這是開在購物中心內、要等到上午9時后才能營業的盒馬大店所無法實現的。
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鄧智團認為,資本有保障的連鎖企業不斷逢低擴店,從這一現象可見,經受沖擊并迅速恢復活力,成為企業或城市抵抗風險、實現穩定發展的關鍵能力,“疫情是一場適者生存的洗牌,并催生出新模式、新業態。關店與開店,提供了一次消費升級和街區品質提升的窗口機會,并推動城市更有韌性地發展。”
更多資訊
-
浦東引領區建設亟需本土創新人才,陳義漢:鼓勵科研人員“多點兼職”2022.3.9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正式發布,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 打造引領區,人才先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 查看詳情 >
-
一家專業糧食生產經營企業啟航,目前上海規模最大生產水平最高最具完整產業鏈2021.12.28
在蘇北、東北虎林等地區,進一步拓展域外稻米自有生產基地,筑牢產品生態鏈前端。 “瀛豐五斗”“海豐”“樂惠”……這些上海本地品牌大米如今有了統一的“出品人”——光明農發集團。12月28日,距離11月5日… 查看詳情 >
-
寧德時代臨港工廠:預計明年有產出貢獻,上海高端裝備產業要破7000億元2021.12.21
《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出爐 記者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已于近期完成編制并正式發布。《規劃》明確,到2025年,上海初步建成具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 查看詳情 >
-
20年間,這家日資零售企業在華開店時間從半年縮至20天,還提出萬家店目標2021.12.15
國內零售行業正處于新一輪的變革和增長之中。 中國入世20年,也是中國零售業迎來全面對外開放的20年。20年來,外資零售商們在政策的東風下爭相搶占市場。日本羅森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零售企業,門…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