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養護“常養常新”,在上海花木地區試點,老百姓有福了
來源:上觀2020.6.16

5月以來,經常往來浦東花木地區的市民驚喜地發現,原先路面裂縫、龜裂、沉陷等現象較普遍的丁香路、迎春路、錦帶路、花木路、芳甸路等路段,好像一夜之間 “換了新顏”,這些路段無論從道路平整度還是路面美觀度上來說,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原來,這得益于浦東新區城道中心于4月份開展的城市道路設施“常養常新”擂臺賽。擂臺賽從4月1日開始,在花木行政文化區域周邊,劃出9個競賽標段,9家養護企業參賽,賽段里程11.7公里,車行道面積約20萬平方米,日前已完成全部賽段和車行道預養護現場施工。
對城市道路維護來說,“常養常新”是一個全新的命題,是體現城市精細化治理的具體舉措。浦東新區城市道路管理事務中心副主任王志偉說,道路與人一樣都有一個生命周期,一般城市道路13年到15年就需要大修一次。“就像現在這個季節,雨水特別多,連續幾天下雨,對上海道路的破壞就會很大,因為持續滲水會嚴重影響路基,導致道路出現沉降、裂縫、坑塘等現象。”過去,道路養護往往采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辦法,“小毛病”出現了就來一次小修小補,“小毛病”太多了,實在撐不下去了,就做一次“大手術”,徹底“開膛剖肚”,給道路來一次大修。
然而,一次道路大修不僅花費資金巨大,而且對周邊居民的交通出行會帶來大麻煩。“一條道路大修時,需要封閉6個月左右時間,很多市民抱怨,家門口的馬路又在修了,就像衣服的拉鏈,一直在開開合合。出現這種現象的一大原因就在于,日常道路維護不夠精細,把‘小毛病’拖成了大麻煩,縮短了道路的壽命。”
浦東新區正在試點的“常養常新”工程,就是在日常養護的基礎上,對城市道路進行更精細化的綜合治理。養護單位在施工前,會使用車載式路面破損三維檢測儀,配合多功能檢測車,對路面質量進行檢測評估,評價參數包括路面損壞狀況、路面行駛質量、路面綜合評價指數、路面抗滑能力和滲水性能等。
在對所有路面缺陷進行修補后,養護單位會使用一種最新技術的瀝青材料,給整條道路涂上一層“保護層”。“經過一系列養護,道路壽命可以延長3到5年,道路開掘率可以減少30%,在節省財政資金的同時,最大程度減少了道路施工對老百姓出行帶來的影響。”而且,“常養常新”工程時間非常短,一條道路一般兩天時間就能完成全部工程量,“很多老百姓還沒注意到身邊的馬路在維修,工程就已經結束了。”
王志偉說,“常養常新”試點之所以選擇花木行政中心區域內道路,是因為該區域道路普遍都是在1995年左右建成并使用,因交通等各類因素影響,已有將近20年以上時間沒有進行大中修專項維修施工,平時也只能通過日常養護、小修小補等手段進行道路維護。如果不采取“老路整新”的創新方法維護,這些道路都將在一兩年內迎來一次“大修潮”,屆時整個花木地區的交通將不堪重負。如今,這些路齡20年以上的道路煥發了“新顏”,又延長了道路的使用壽命。
目前,浦東全區城市道路有1090條,共900多公里。今后,“常養常新”工作還將向縱深推進,在鞏固既有成果的基礎上,2021-2025年,逐步從小陸家嘴、碧云、世博、前灘和張江地區范圍道路擴展至內環、中環、外環內道路,外環外重點區域道路也將納入“常養常新”工作范圍,推動浦東城市道路設施管養績效再上新臺階。
更多資訊
-
上海臨港建“科創驛站”,如何把孵化器做成專業咨詢公司?2023.11.13
和其他新城、開發區一樣,上海臨港的經濟發展模式一向以招商為主。從特斯拉,甚至更早的上汽、三一開始,跨國企業、頭部企業就是拉動臨港發展的主力軍。 但事情正在起變化。不久前的一場公開活動上,臨港新片區黨工… 查看詳情 >
-
從元宇宙到大模型,徐匯持續走在產業新賽道前列,這一要素不可或缺2023.11.13
從元宇宙到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再到大模型,人工智能領域的熱點層出不窮。但在科技界人士看來,每一年都有新熱點出現,但背后的科技研發其實一直在進行。而支撐研發不斷迭代的,無疑是人才。 在11月11… 查看詳情 >
-
桃浦北部打造“八度空間”特色服務品牌,讓居民有了“身邊的寶藏”2023.11.13
“今天別的地方都不去,就來咱們的新中心逛一逛。一圈走下來,感覺這兒以后就是我們身邊的寶藏,遛娃、健身、娛樂、學習,還有一站式便民,沒想到這么方便。”桃浦社區居民劉阿姨說。不少居民也紛紛點贊,表示以后會… 查看詳情 >
-
滬郊這個鎮探索“宅基共富”計劃,鄉村廢棄老屋熱鬧起來,成了時尚文藝空間2023.11.13
?近日,在呂巷鎮夾漏村,一場“鄉村振興種墨寶? 書香夾漏寫新篇”書法探索展,展出了駐村青年書法家的300多幅書畫作品,展覽以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為主題,挑選其中的經典段落,運用黃庭堅行草、王羲之行草、米芾… 查看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