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個機器人一起作業,誰來指揮協調?這家公司與上海大學共建“云端機器人研發中心”
來源:上觀2020.6.17

幾百個機器人一起作業,誰來指揮和協調?回答是云端控制。6月16日上午,在上海馬橋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達闥機器人與上海大學簽署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并共建“達闥-上大云端機器人研發中心”,期待這個高端平臺今后一方面能夠吸引更多國際知名的機器人與智能制造領域的專家合作,打造上海機器人產業的人才高地;另一方面,為國家機器人事業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
據透露,“達闥-上大云端機器人研發中心”首期規劃重點聚焦農業、林業、養老護理產業、教育產業等領域,組織開展技術研發、產品化、高端人才培養等工作,準確切合上海市及至國家機器人發展產業規劃,加快達闥機器人在人工智能與云端智能服務機器人產業發展,加快上海大學科技成果產業化,加強人才培養,為區域科技創新和高端人才輸送貢獻力量。
達闥智能機器人公司,是上海馬橋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引進的龍頭項目。今年4月,達闥智能機器人產業基地在試驗區開工建設,一期項目的拳頭產品為智能柔性執行器即“機器人關節”,這一核心部件占到機器人成本的70%,也是我國機器人產業一直以來的短板。作為國內領先的云端智能機器人產品創新和運營公司,達闥機器人依托于可靠領先的云端機器人智能和安全技術,為客戶提供企業級智能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整體行業解決方案。
上海大學是我國最早從事機器人科研的主要單位之一,1988年成立上海機器人研究所,陸續形成上海市智能制造及機器人重點實驗室、上海市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等重要機構。上海大學長期緊跟國家和上海市產業發展戰略,堅持應用導向,聯合區域和領域內著名企事業單位,勇挑重擔,對上海市機器人及人工智能的學術發展、技術進步起到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
此前,達闥機器人和上海大學充分交流后,雙方希望能在機器人前沿領域發揮各自優勢,基于雙方的研發成果,加快成果推廣轉化和應用創新體系建設,充實地區高端戰略及新興產業方向。考慮到后疫情時代服務機器人的公眾接受度會有明顯提升,雙方合作會基于多個項目展開,新建的研發中心將聯合在醫養、路探、機械臂等多個項目展開合作;同時,研發中心也會形成高端人才培養計劃,期望給達闥機器人、上海市乃至全國機器人產業帶來新動力,加速機器人向更高更廣泛領域的產業發展。
“要在中國實現信息化與智能化相結合,發揮云端服務機器人在家政、醫療護理、常態化防疫抗疫、城市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實現云端服務機器人應用落地與產業化。”現場專家表示,達闥機器人與上海大學共建研究中心,有助于從基礎技術做起,解決“卡脖子”問題,在云端服務機器人方面自強不息,做出屬于自己民族并領先世界的品牌;希望雙方能夠把握上海市以及國家科技戰略發展方向和機遇,加速落地可實用、可持續的技術成果和產品轉化,在促進行業進步和發展的同時,能夠提升雙方的影響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玠也向此次簽約表達了祝賀。他認為,云端服務機器人一定是未來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方向,所以需要在基礎技術上與上海大學這樣的科研機構加強合作,用更智能的方式發展未來的柔性服務機器人。
更多資訊
-
浦東引領區建設亟需本土創新人才,陳義漢:鼓勵科研人員“多點兼職”2022.3.9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正式發布,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 打造引領區,人才先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 查看詳情 >
-
一家專業糧食生產經營企業啟航,目前上海規模最大生產水平最高最具完整產業鏈2021.12.28
在蘇北、東北虎林等地區,進一步拓展域外稻米自有生產基地,筑牢產品生態鏈前端。 “瀛豐五斗”“海豐”“樂惠”……這些上海本地品牌大米如今有了統一的“出品人”——光明農發集團。12月28日,距離11月5日… 查看詳情 >
-
寧德時代臨港工廠:預計明年有產出貢獻,上海高端裝備產業要破7000億元2021.12.21
《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出爐 記者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已于近期完成編制并正式發布。《規劃》明確,到2025年,上海初步建成具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 查看詳情 >
-
20年間,這家日資零售企業在華開店時間從半年縮至20天,還提出萬家店目標2021.12.15
國內零售行業正處于新一輪的變革和增長之中。 中國入世20年,也是中國零售業迎來全面對外開放的20年。20年來,外資零售商們在政策的東風下爭相搶占市場。日本羅森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零售企業,門…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