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損壞怎么辦?走,去中山公園換新的!還能順便“拆盲盒”……
來源:上觀2020.6.20

6月18日下午,長寧區新涇六村居民聶燕琴阿姨來到小區“樂愛家”居民活動中心,在工作人員指導下,體驗了一把剛剛升級的“一網通辦”超級服務終端:掃描身份證、輸入手機號、完成人臉識別,登錄后點擊“醫保服務”模塊的“就醫記錄冊用完換新”業務,5秒鐘后,一本全新的就醫記錄冊就從機器窗口“吐出”。
依托“一網通辦”科技賦能基層社區,長寧區在疫情期間于全市率先推出“線上居住登記、居住證辦理秒審秒批”便民舉措,提供居住登記辦理、居住證申領、居住證積分查詢、醫保個人信息查詢和醫保就醫明細查詢等線上服務,滿足老百姓“不見面”“少接觸”的辦事需求。6月24日,位于中山公園凝聚力工程博物館內的“一網通辦”自助服務專區也將正式向市民開放,包括警務自助一體機、“一網通辦”超級終端、ARM自助辦稅終端等將為老百姓提供全方位的便捷服務。
每天打開“超級終端”都像拆盲盒
去年8月,“樂愛家”居民活動中心內的“一網通辦”自助服務區迎來了醫保記錄冊辦理業務,一年來為居民提供了不出小區辦理高頻事務的便利。今年6月,“1.0版”終端機升級為“超級終端”,新升級了檔案服務、醫保服務、便民服務、人社服務等10余個辦事模塊。
北新涇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副主任仲莫測介紹,“超級終端”與上海市大數據中心聯網,以“醫保服務”模塊為例,6月18日下午,系統剛剛更新了新業務,在原有的就醫記錄冊辦理、綜合減負試算、個人信息查詢等3項基礎業務之上,新增賬戶清算信息查詢、服務機構查詢、支付標準查詢服務、醫療費用模式計算器、醫療機構查詢、醫保就醫明細查詢、辦理醫保密碼變更等7項辦理頻次高、問詢量大的業務。
“每天打開‘超級終端’,就像拆盲盒,都有意外驚喜——新增事項又變多了。”仲莫測介紹,以居住證業務辦理中最高頻的“居住證卡面擦寫”為例,街道受理中心的人工窗口雖然辦理流程僅需2、3分鐘,但在高峰期排隊等候的時間可能需要20-30分鐘。而現在,只要把居住證放到“超級終端”對應插口,機器便開始自動擦寫新的簽注,整個過程不到1分鐘,且完全“零等待”。
6月18日,僅一上午的時間,北新涇街道的受理中心在“超級終端”完成居住證卡面擦寫的案例就有20余張,占到每天辦理量的1/3以上。“中心對面正好是小學和幼兒園,家長送完孩子,上班前來自助辦理業務,啥都不耽誤。”仲莫測說。
北新涇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蔣慧芳告訴記者,疫情以來,居民對隨申辦APP、“一網通辦”自助終端以及證件快遞服務的接受度均有大幅提升。長寧區通過將口罩預約服務納入隨申辦APP,加之“隨申碼”在疫情期間的快速普及,老百姓養成了隨時使用“隨申辦”的習慣,查閱公積金、養老金也通過“隨申辦”完成。
隨著大家對無接觸服務的需求加大,位于街道受理中心、新涇六村小區的“一網通辦”自助終端業務量也不斷增加。新涇六村小區2400余名居民中,外來租戶接近900人,“超級終端”入駐小區后,每周都有近20位居民前來自助辦理居住證卡面擦寫業務。
身份證損壞?公園里也能辦新的
中山公園內的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館大廳,一排氣勢恢宏的自助服務終端頗吸引眼球。其中,首次在派出所以外的地點亮相的“警務自助一體機”,為居住在長寧區的老百姓提供出入境、駕照和居民身份證等三類業務的事項辦理,也是上海首次將警務三合一機專用終端“請”出派出所,“走”進老百姓身邊。
上海市公安局長寧分局介紹,一體機的出入境業務為網上表單申請,居民打印表單后,可到就近派出所完成出入境證件辦理,包括上海本地戶籍居民的護照首次申請、來滬人員的護照首次申請等。駕照業務相關的申請表單打印也可通過一體機完成。最便捷的則是居民身份證業務的直接辦理,如果身份證損壞,帶上證件來到一體機前,輸入身份證照片,完成人臉識別和指紋比對,就可當場換證,通過快遞收到新證件。
把原先“深居”派出所的一體機轉移到人流量大、每天開放的中山公園,并非易事。沈佩瑛說,三合一專用終端使用的是公安內網,且出入境、駕照和居民身份證三類業務都較為龐雜。長寧公安分局一方面選取老百姓體驗需求最強的業務放入中山公園的終端,另一方面也攻克安全考驗,通過后臺技術保證、現場24小時監控、不設任何外接USB插口等方式,確保業務數據安全。
在緊鄰東銀中心的虹橋街道HONG空間黨群之家,4月23日起,周邊白領和居民都可當場打印《居住登記憑證》,符合居住證申辦條件的申請人可以現場拍攝照片,3分鐘內即可取得居住證,較以往制卡時間縮短了至少7個工作日。服務開通以來,已現場制證173張,占同期全區居住證辦理總量的11.2%,即長寧區每10個辦理該項業務的居民中,就有一人通過虹橋街道的“一網通辦”自助服務專區完成。
35個網格“自助辦”全覆蓋
作為街道基層服務窗口的“老法師”,仲莫測說,近年來自己感受到”一網通辦”服務進階最直觀的變化之一,就是公安和醫保業務納入了“一網通辦”自助服務的“豪華套餐”。“最開始就醫記錄冊只能到柜臺辦理,接著可以在隨申辦APP辦,現在到超級終端上直接打印,幾秒鐘就能拿到新冊子,方便老百姓也釋放了基層窗口人員的精力。”
目前,“一網通辦”超級終端提供就醫記錄冊更換、居住證有效期更新、城保繳費情況打印等多個高頻事項自助辦理,生育保險申請一件事、就業補貼一件事、異地就醫一件事、信用報告查詢、居住證積分查詢、社保卡個人信息等辦理類、查詢類服務共308項,其中辦理類服務39項,查詢類服務28項,證照查詢打印服務241項。在市大數據中心的統一賦能平臺支撐下,事項將拓展到81項,電子證照將增加到428個,并且功能仍在快速迭代。
長寧區區府辦副主任楊建安表示,依托“AI”賦能”和網格化管理,長寧區正著力發揮樓宇、園區黨群服務陣地的“樓門口”優勢。目前,已選取虹橋街道HONG空間黨群陣地、長寧區黨建服務中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及長寧區行政服務中心、北新涇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新涇六村社區居委會、新涇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等6個點位作為首批“一網通辦”自助服務專區,其他8個街道、臨空經濟園區以及裸心社等10個點位將設置第二批綜合受理自助服務專區。
到2021年,長寧全區10個街鎮的35個網格將實現“一網通辦”政務服務自助辦理專區的全覆蓋,涵蓋全區185個居委會、287棟經濟樓宇、44個園區、761個居民小區和35388個門弄牌,依托現代科技為社區精細治理、精準服務提供支撐,不斷推進政務服務向社區均衡化延伸。
更多資訊
-
優化創新生態,“孵化”創業夢想!張江努力助推初創企業成長為“參天大樹”2023.6.19
“張江集聚了各類高新技術行業,很多企業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充滿著奮斗氣息。”疊境數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張朝華日前對記者說,張江科學城正日新月異變化著,他見證了一個個產業園區的崛起、一家家科研機構… 查看詳情 >
-
老廠房變身創新城市空間,上海舊改展“定海之窗”開幕2023.5.26
昔日的廢棄廠房經過社區規劃師改造后完成“華麗轉身”,成為城市創新空間、社區歷史的展示窗口。5月25日,楊浦區2023年度“大家微講堂”定海專場在全新面向公眾開放的“定海人家”展廳舉行。 本期“大家微講… 查看詳情 >
-
中國野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如今,“功能花卉開發”將成新賽道2023.5.25
我國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也是世界最大的花卉生產國…… “中國野生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但如今,我國花卉種業發展嚴重滯后,月季、百合等主要商業花卉品種90%以上依賴進口……” 記者從近日在滬舉… 查看詳情 >
-
養蟾蜍,種繡球……上海這座原生態小島上,鄉村“新經濟”如火如荼2023.5.24
農村小島也有鄉村“新經濟”。 說起鄉村養殖業,養雞鴨牛羊、養魚蝦蟹貝都屢見不鮮,可你見過養蟾蜍嗎?數百萬只蟾蜍在養殖基地內蹦跳,場景頗為震撼。再說鄉村種植業,種菜、種果樹乃至培育菌菇都司空見慣,但在鄉…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