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億元!上海造船業逆勢拿下3艘大船訂單
來源:上觀2020.6.30

全球液化天然氣(LNG)市場受新冠疫情嚴重沖擊之時,今天,中船集團滬東中華公司卻在上海逆勢拿下3艘17.4萬立方米大型LNG運輸船的建造合同,總價值達到39億元人民幣。
這3艘全球技術領先的LNG船將由滬東中華建造,由中遠海運集團旗下上海LNG公司負責項目船的運營,未來將用于為中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及其下屬單位的LNG購銷協議提供運輸保障,進一步擴充中國LNG自有運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這批項目船采用滬東中華自主研發的第四代“長興系列”大型LNG船設計,船型總長295米,型寬45米,型深26.25米,航速19.5節。項目船采用了全球最新一代雙燃料低速推進動力系統,并且在已交付的同系列大型LNG船的基礎上,性能進一步優化,能耗進一步降低,日油耗量百噸以內。該船型配備先進的環保裝置,不論是以燃氣模式還是以燃油模式運行,均能滿足國際海事組織最嚴格的排放標準。
上海造船業拿下LNG運輸船大單的同時,全球液化天然氣市場卻遭遇近年來最嚴峻考驗。國際能源領域咨詢公司伍德麥肯茲指出,疫情全球蔓延抑制了取暖、電力和工業用途的天然氣需求,全球LNG需求預計將出現2012年以來首次季節性萎縮,今年夏季需求將同比下降2.7%。“基本上,所有LNG都處于滯銷狀態。”麥肯錫能源行業合伙人表示。
盡管世界液化天然氣市場已經接近“冰點”,但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市場需求是當前全球公認的增長潛力所在。從短期看,中國、日本、韓國等亞洲主要經濟體疫情防控效果較好,經濟活動已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用氣需求快速回升;從中長期看,國際機構認為在亞洲市場的推動下,全球天然氣需求預計將在2021年、2022年出現反彈。
中國國內,在“減煤增氣”的能源規劃下,各地正逐步從石油和煤炭等傳統能源轉向液化天然氣。到2020年底預計天然氣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市場份額將增至10%,到2030年將增至15%。花旗銀行分析指出,6月份以來中國天然氣消費量同比增幅快速上升,表明隨著經濟活動正常化,工業用氣需求持續回暖。
中國天然氣市場需求在全球脫穎而出,正在帶動國內整個LNG產業鏈規模提升、能力增強。在造船業,長久以來韓國一直受到LNG造船市場的青睞,但目前全球市場開始向中國船廠投入更多資金,中國LNG船隊正快速增長。在LNG貿易市場,中國的貿易地位、相關企業的市場份額也持續提升。
“3艘全新LNG船舶的建造,是響應‘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的具體體現,必將帶動國內金融、船舶工業、能源、材料等行業發展和穩定就業,有效對沖經濟下行壓力,助力國家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船東方中遠海運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漢波介紹,簽署3艘船舶建造合同以后,其LNG船舶總規模將達到41艘,總艙容694.36萬立方,進一步成為世界LNG運輸市場的重要參與者。
滬東中華公司介紹,目前上海造船業已經具備了強大的LNG全產業鏈儲運裝備規模化自主設計與制造能力,截至目前,滬東中華已向中遠海運等國內外各大船東交付了22艘大型LNG船,每年為中國運送高效清潔的LNG超過2500萬噸。
更多資訊
-
浦東引領區建設亟需本土創新人才,陳義漢:鼓勵科研人員“多點兼職”2022.3.9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正式發布,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 打造引領區,人才先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 查看詳情 >
-
一家專業糧食生產經營企業啟航,目前上海規模最大生產水平最高最具完整產業鏈2021.12.28
在蘇北、東北虎林等地區,進一步拓展域外稻米自有生產基地,筑牢產品生態鏈前端。 “瀛豐五斗”“海豐”“樂惠”……這些上海本地品牌大米如今有了統一的“出品人”——光明農發集團。12月28日,距離11月5日… 查看詳情 >
-
寧德時代臨港工廠:預計明年有產出貢獻,上海高端裝備產業要破7000億元2021.12.21
《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出爐 記者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已于近期完成編制并正式發布。《規劃》明確,到2025年,上海初步建成具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 查看詳情 >
-
20年間,這家日資零售企業在華開店時間從半年縮至20天,還提出萬家店目標2021.12.15
國內零售行業正處于新一輪的變革和增長之中。 中國入世20年,也是中國零售業迎來全面對外開放的20年。20年來,外資零售商們在政策的東風下爭相搶占市場。日本羅森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零售企業,門…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