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又一黑科技在中國民航應用,將減少飛機故障導致航班遲遲無法起飛的情況

來源:上觀2020.8.26

摘要:8月26日起,南航上海分公司試點將AR眼鏡應用于飛機維修,邀請專家遠程會診快速排故。

“這航班怎么還不起飛?”“不好意思,飛機有點故障,需要排故,起飛時間待定……”這是很多旅客在乘坐航班出行時,最怕聽到的一段對話。如何破解飛機排故難題,提高現場維修效率,保障航班正點率?今天,南方航空機務工程部研發的AR智能眼鏡MCC遠程技術支持平臺正式在南航上海分公司試點使用,此舉有望顯著提升飛機維修效率。

南航上海分公司飛機維修廠技術管理室主任夏京介紹,機務人員佩戴上AR智能眼鏡后,可以實時分享維修現場的畫面與聲音,與遠在廣州、沈陽等地的維修技術專家進行互動溝通,共同解決飛機故障問題。

在現場演示中,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看到,專家可以在遠程畫面上鎖定疑似故障點進行紅框標記,并實時反饋至機務維修人員智能眼鏡的畫面中。被標記的疑似故障點,即使維修人員移動視野,也將會被動態跟蹤鎖定,方便現場維修人員快速鎖定該零部件位置進行處理。據了解,大部分的系統故障都可以在專家的遠程指導下當場解決。


專家遠程連線實時看到的畫面

針對疑難故障,該平臺還支持多個維修技術專家以加入會話、邀請加入會話的方式,進入“專家會診”模式,多名專家在線實時對前端機務維修人員進行排故指導。

以往每當飛機出現故障時,其維修主要依賴于現場個別維修人員的技術和經驗,一旦現場無法解決,常常需要請求技術支援,甚至可能需要專人乘坐航班前往當地檢修。這不僅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維修成本,也被迫造成航班的長時間延誤。AR技術跨越了空間和時間的局限,大大提高了排故效率,助推民航進入“智修時代”。


機務人員帶上AR眼鏡對飛機進行維修

夏京透露,目前試點應用的是第二代產品,能自動識別最基本的零件錯誤安裝,而正在研發中的第三代產品將融入機務維修大數據,能自動識別更多、更復雜的飛機安全隱患。

近年來,各類黑科技在中國民航上的應用越來越多。在北京大興機場,航司與機場合作的“One ID一臉通關”項目近期順利完成全流程測試。未來,旅客在乘坐支持“一臉通關”的航班時,可在航司App通過“掃描證件”“采集面像”兩步操作,自助進行身份驗證。經過公安數據后臺比對并通過驗證后,旅客無需出示證件、登機牌等任何傳統乘機憑證,就可直接“刷臉”值機、托運、過安檢及登機。

此外,南航還將VR技術運用到飛機維修培訓中,避免飛機維修訓練中的設備損耗和人員的安全隱患,大大降低航司各方面的培訓成本。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