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半小時冷藏除臭、不到兩秒認出種類……這些創意垃圾桶竟然來自這里

來源:上觀2020.8.26

摘要:一大批來自上海在讀學生的創意聚焦垃圾異味處理和垃圾智能分類投放,令人耳目一新。

夏天溫度高,濕垃圾加速腐敗,不做好除臭和密閉措施,有臭味還吸引蚊蠅。捏著鼻子湊近垃圾桶破袋,成為一些居民每天都要經歷的“不愉快”體驗。

這種問題,其實用一只垃圾桶就能解決。由上海市綠化市容局聯合上海市教委、團市委共同發起的生活垃圾分類“小發明、好方法、金點子”征集活動上,一大批來自上海在讀學生的創意聚焦垃圾異味處理和垃圾智能分類投放,令人耳目一新。

高溫不臭的濕垃圾桶

愚一小學向紅分校五(1)班的劉一睿設計制作了“小區自動感應破袋防蟲隔臭濕垃圾桶”。該垃圾桶有兩種功能:防臭和破袋。

防臭功能主要靠垃圾桶內安裝的制冷裝置來實現,當環境溫度為30℃時,該垃圾桶可用半小時將桶內濕垃圾的溫度下降到8℃。

垃圾桶還設置了紅外線感應器,當居民投放垃圾時,感應開蓋,投放完畢即關閉,加強了垃圾桶的密封性,減少異味散發。

破袋功能則靠垃圾桶內安裝的鋼片,投放濕垃圾時一扯就可以破袋。

“天熱了,我發現垃圾很臭,大家都不喜歡扔垃圾了,就想設計一種‘冰箱’垃圾桶,密封性好,還可以給垃圾降溫。”劉一睿說,這樣大家就不會抵觸扔濕垃圾了。

指導老師顧雯婷介紹,劉一睿平時很喜歡小發明、小創造,去年也設計制作過垃圾分類相關作品“具有激勵功能的智能語音分類識別垃圾箱”,榮獲宋慶齡少兒發明獎、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技創新成果獎、陳嘉庚青少年發明獎等獎項,還獲評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

“認識”垃圾袋的垃圾桶

劉一睿的同校同學,來自四年級的許斐琳則設計了一款通過顏色感應來識別垃圾種類的垃圾桶,名為“自清潔智能感應式分類垃圾桶”。

居民投放垃圾時需要用咖啡色、黑色、藍色和紅色垃圾袋來裝相對應的濕垃圾、干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走到垃圾桶前,顏色感應組件會自動識別居民手里拿著的是什么種類的垃圾袋,并自動打開對應垃圾桶的蓋子。

許斐琳說,她很喜歡手工藝,自己以前做過太陽能電梯模型,這次嘗試做智能垃圾桶,很新奇,也很有成就感。

全自動識別投放系統

上海市進才實驗中學的周詳設計了一款集“一孔擲入、自動識別、分類轉投”等功能于一體的“家用智感垃圾處理系統”,既能識別垃圾又能投擲垃圾。

這款垃圾處理系統安裝了OpenMv微型攝像頭、安全光柵、自鎖馬達和單片機等設備,建立了一套基于神經網絡的圖像識別算法。

居民向桶口扔入任意垃圾,投放口的攝像頭會給垃圾拍張照,比對數據庫,來判斷它是哪一類垃圾,然后利用機械運動原理和多桶構造,將對應的垃圾桶轉動至投放口下面,垃圾自動落入對應的桶內。

“希望提高生活垃圾分類準確率,降低人工判斷復雜度。”周詳說,目前她模擬家庭真實環境測試了7樣物品,包括易拉罐、筆、樹葉等,圖像處理輸出時間小于1.75秒,平均識別準確率為82%,垃圾落袋執行率達到100%。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