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話馬云”的網紅騎手,今年22歲,粉絲259萬:在上海越努力越幸運
來源:上觀2020.8.27

上午10時,網紅外賣小哥劉成,在他位于奉賢的出租屋里,打開家門迎接記者的來訪。
這是他跑單三年的成績:從月租400元的小平房搬到了月租1200元的郊區新小區。跟朋友合租的兩室一廳,房間干凈整潔,還有大大的落地窗,陽光把屋子照得很亮堂。這天他一覺睡到9時過后,如今的他靠著抖音做副業增加收入,不用再沒日沒夜的跑單。
見到劉成之前,記者早已關注他的抖音號“K哥”。曾有一條短視頻讓記者淚目:“今天工資發了11986,轉給媽媽10000存著,房租1200,自己還有786當生活費,真好……”現實生活中的他,和抖音里的形象一模一樣,單眼皮下的眼睛充滿正能量,沒說幾句話就露出“招牌微笑殺”。記者試圖走進他的世界,看看這個22歲大男孩的天空。
劉成的抖音短視頻拍的都是送餐小日常。
夢想
“留在上海,像很多年輕人一樣奮斗,建立自己的事業和家庭,我也想試試。”劉成這樣說。
在農村,這個夢想不容易實現。劉成家在安徽阜陽臨泉縣農村,父母都是農民,他還有一個哥哥。在他眼中,父母雖然沒什么文化,卻竭盡努力干一些苦活累活,他們努力賺錢,不舍得用,也不舍得吃,只想著留給孩子們。劉成一直很心疼父母,一拿到工資總要寄給家里,“在上海每月賺一萬多塊”的他,如今成為村里的驕傲,但父母最關心的并不是銀行卡上的數字,而永遠是“送餐路上安不安全”“一個人住吃得好不好”等這些生活瑣事。
劉成還記得,小時候他和村里的玩伴都想去大城市看看。這幾年,從小玩到大的伙伴,一個個訂婚、結婚,仿佛忘記了當初去大城市闖一闖的約定。或許只有他,內心的那個念頭沒有隨著時光流逝而溜走。
2016年,他只身來上海,那年剛滿18歲。這里離家鄉不算太遠,能讓他想家時不會因為距離而感到焦慮。他背著新買的行李包,里面裝著父母給的1000塊錢,心懷一腔熱忱開始闖蕩。劉成在上海郊區租了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小平房,一個月400元,遠離市中心。那時候為了省電,冬天一直用冷水洗臉,但他并不覺得苦。
如今在奉賢新租的房子讓他很滿意。
陽光灑滿房間的感覺真好。
因為學歷低,劉成一年里換了很多份工作,發過傳單,當過餐廳服務員,還在工地搬過磚,但都沒掙到什么錢。2017年,他在餐廳做服務員時聽說當騎手能賺錢,于是剛過完年就報名成為一名美團騎手。
跑單送外賣,每天從八九點鐘一直忙到第二天零點過后,每送一單都能得到收入,讓他感到從未有過的充實。好強的他,靠著一份拼勁,很快成了站點的“單王”。他總結出很多竅門,比如,記熟區域的道路,抄小路避開紅綠燈節省時間,盡量不要跟著導航走而要自己開發路線;還比如,得配合每家飯店的特性、出餐的時間長短,不但要規劃好順序,還要和大堂經理、打包員等搞好關系。
第二年,他帶著哥哥一起來上海跑單,目前兩兄弟雖然不在同一站點,但每個月都會聚在一起、相互照應。雖然年紀小,但劉成很謙讓大三歲的哥哥,尤其在談到跑單話題時,他會像個前輩一樣毫無保留地把經驗都分享給哥哥。
劉成和哥哥都當上了騎手。
得失
成為騎手后,除了不斷增長的銀行卡余額,劉成還意外發展起了一份副業——拍短視頻。如今他在抖音平臺上的粉絲已有259萬,開始了商業化轉換。
他經常在視頻里展示小時候練就的一字馬“功夫”。
很多人認識他也是通過短視頻平臺。2018年12月,劉成想用短視頻記錄送外賣的感受,于是以老家車牌號開頭字母“k”為名字,給自己起名“k哥”。他試著發出第一條作品,當時就獲得幾千條點贊。
“今天上海下了一天的雨,忙到現在才下班,一共跑了60多單,掙了600多塊錢。”憑借幾句簡簡單單的話,劉成的這條短視頻獲得了上萬的點贊量,粉絲也迅速增長。也是從這條短視頻開始,大家記住了這個“正能量”外賣小哥。后來的“生活很苦,但我很甜;越努力越幸運”系列短視頻又讓他粉絲破百萬。
劉成還“喊話馬云”,不是蹭熱度、也不是做作,而是真有一番見解想要表達。他捧著泡面,對著鏡頭說:“馬云您好,我是一名外賣小哥,忙到現在才吃飯,您說錢是世界上最容易得到的事情,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的道路上,只要肯努力、肯拼搏,就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我為自己,加油!”他知道沒有任何一份工作是容易的。送餐這三年來,他覺得自己得到很多、成長很多,變得越來越愿意積極努力。
k哥就這樣火了,成為大家口中的“網紅”,每天粉絲大增,有越來越多的私信和評論,也和一些粉絲成了線下好友。他沒有驕傲,依然繼續跑單送餐,有時候顧客會認出他,要求一起拍條短視頻,配送時間允許的話他都會配合。還有的餐飲店家服務員見了他就會喊:“網紅來了,網紅來了。”還會在等餐高峰時間關照廚房師傅:“快些給這個小哥出餐!我們要爭口氣,服務更好點!” 還有很多時候,商家會遞來熱茶、顧客常暖心備注,還有老客人專門點一份餐給他吃……細小的點點滴滴,讓他心頭洋溢溫暖, 他覺得在這座大城市里,正在漸漸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
許多人說,他的短視頻沒有酷炫的技術,也沒有華麗的詞匯,甚至說話間還帶著濃濃的阜陽口音。就是這樣簡單質樸、沒有商業化包裝的短視頻,讓人看到一個真實可靠、努力向上的年輕人。
初衷
目前“K哥”劉成擁有259萬粉絲,每一條短視頻都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點贊量,最高播放量達到7000多萬次。
有粉絲就意味著有流量,有流量就會有品牌方合作。劉成坦言,如今常有廣告客戶找上門,還有明星希望和他合拍視頻,他還擁有了自己的“商品櫥窗”,有時候也直播帶貨、賣飲料小吃等等。一年來,他在抖音上掙到的錢超過十萬元。
為什么不全身心經營短視頻平臺呢?有很多朋友這樣問他。對于這點,劉成頗有定力,他說,自己沒有專業的運營團隊,也沒有研究過抖音接廣告的規則,有經紀機構希望和他簽約、承諾幾十萬年薪,但這不是他想要的,他不想變成商業號,成為別人盈利的工具。有時他的話有種超出年紀的“洞悉”:“誰都想爭第一,但也要量力而行、有自知之明,我喜歡跑單,也喜歡拍視頻,這兩件事在我這里是相輔相成的。”
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的他,還是有一次被粉絲的評論觸動了:“你小小年紀,為什么不好好讀書?”劉成不忌諱談及此事,當初他沒念完初中就輟學幫著家里打工,父親一直希望他學一門手藝,而他則更想今后有機會再完成學業。
或許“長遠的人生規劃”已不太適用當下的年輕人。劉成說:“走一步看一步。”他如今還是把“做好外賣”這份職業排在第一位,以此得到尊重和認可,也遵循自己“努力奮斗、但簡單快樂”的初衷。
更多資訊
-
浦東引領區建設亟需本土創新人才,陳義漢:鼓勵科研人員“多點兼職”2022.3.9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正式發布,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 打造引領區,人才先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 查看詳情 >
-
一家專業糧食生產經營企業啟航,目前上海規模最大生產水平最高最具完整產業鏈2021.12.28
在蘇北、東北虎林等地區,進一步拓展域外稻米自有生產基地,筑牢產品生態鏈前端。 “瀛豐五斗”“海豐”“樂惠”……這些上海本地品牌大米如今有了統一的“出品人”——光明農發集團。12月28日,距離11月5日… 查看詳情 >
-
寧德時代臨港工廠:預計明年有產出貢獻,上海高端裝備產業要破7000億元2021.12.21
《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出爐 記者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已于近期完成編制并正式發布。《規劃》明確,到2025年,上海初步建成具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 查看詳情 >
-
20年間,這家日資零售企業在華開店時間從半年縮至20天,還提出萬家店目標2021.12.15
國內零售行業正處于新一輪的變革和增長之中。 中國入世20年,也是中國零售業迎來全面對外開放的20年。20年來,外資零售商們在政策的東風下爭相搶占市場。日本羅森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零售企業,門…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