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京東路步行街東拓段當街賣米,還有更多想不到……
來源:上觀2020.9.9

在南京東路步行街上賣米,怎么賣?
老字號給出了答案:花色鮮米漿、黑米冰淇淋、大米面膜、大米護手霜、大米伴手禮……每一種都以稻米為主題。
上海南京東路步行街東拓段將于9月12日正式開街,部分原本就在步行街上有門店的老字號按捺不住,推陳出新迎接開街:9月8日,老大同、邵萬生、三陽、黃隆泰四家“年齡”總和達到586歲的老字號共同在江西中路南京東路路口開出新店,推出了大米系列產品、西班牙火腿、現烤大閘蟹餅、花果茶等與老店風格截然不同的新品。
“上海的老字號一直走在創新路上,南京東路步行街東拓給了老字號集中展現創新成果的機會,希望讓全國各地乃至全球各地的消費者看到,老字號最歷史、最時尚、最風情。”上海邵萬生商貿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葛颋說。
做得好傳承,也賣得了跨界
“90%的產品在以往門店中看不到”,四家老字號的負責人不約而同給出這一數字。對消費者來說,從門外張望一下,就能發現老字號的不一樣:
以腌臘制品和糟醉產品為特色的邵萬生,當街柜臺賣的是西班牙伊比利亞現切火腿。“西班牙火腿也是腌臘制品,與邵萬生的經典腌臘產品有相通之處,不違和。”邵萬生副總經理汪偉杰說,與西班牙火腿相匹配的,有新店里的各色雞尾酒和啤酒,“糟醉產品少不了酒,我們賣酒不意外吧?”當然,邵萬生的經典糟醉產品并不缺,比如黃泥螺。但規格改成了200克的小瓶裝,為的是方便步行街上的游客,更適合作為具有上海特色的伴手禮。
三陽南貨店里是滿滿“少女心”的粉嫩:愛心狀的千層酥餅“心可麗”、“萌萌噠”的貓蛋糕、栩栩如生的蟹黃酥……眾多產品中,只有南宋名點馬蹄糕算是“重出江湖”,其余都是三陽基于寧式糕點技藝的全新創作。三陽總經理沈民說,老字號的技術功底扎實,不怕創新也愿意創新。例如,新亮相的蟹黃酥也叫“大閘蟹餅”,“很多人喜歡上海的大閘蟹,可大閘蟹只能吃一季,帶上飛機也不方便。那我們就利用傳統技藝將蟹粉與糕點相結合,推出可以一年四季吃并帶著走的大閘蟹餅,更符合步行街的調性。”
一直深耕社區市場的老大同是第一次在商業街上開品牌形象店,選擇樸實無華的原木色做主色調,與白色的大米相得益彰。米漿、冰淇淋、面膜、護手霜等大米衍生品很吸引眼球;作為招牌產品的大米也很有步行街特色:絕大多數是300克小包裝,根據產地,形成“錦繡中華”“北國之春”“魚米之鄉”等不同主題的伴手禮。老大同善道米店項目負責人劉永峰說,300克的包裝有玄機,“這差不多是一家三口一日三餐的食用量,既方便消費者帶著走,也傳遞出節約糧食的信號——吃多少燒多少,不要浪費。”對部分消費者“選米做伴手禮拿不動”的擔心,老大同爽氣地承諾:全國包郵。
黃隆泰新店的主題是“潮品花茶,洋溢著花果香,既有計重銷售的花果茶,又有裝在小巧圓扁罐里的風味茶。一個個玻璃小茶壺里的茶湯或冷或熱,晶瑩剔透,店員熱情地邀請每一名進店者試試老字號的新口味,“年輕人喜歡這種體驗。”
可以“買買買”,更歡迎坐下來“喝一杯”
記者注意到,開新店的老字號還有一大特色:除了能“買買買”,還歡迎消費者坐下來——邵萬生、三陽和老大同在店鋪里進行了錯層設計,二樓擺放桌椅方便消費者歇腳。部分門店還在入口處劃出一小片區域設置座椅。樓上樓下,都有了景觀座。
老字號新店的位置在江西中路南京東路路口,嚴格來說,處在步行街東拓的輔助街上。不過,步行街上的行人能一眼望見老字號的門頭,老字號里的消費者也能一眼望見步行街。這就為老字號創新服務方式提供了機遇。葛颋說:“消費者在步行街上走走逛逛,‘買買買’很熱鬧,但也有坐下來歇歇腳的需求。以前,消費者的選擇是咖啡店和快餐店,這次,我們歡迎消費者來老字號坐一坐。”
所以,老字號“螺螄殼里做道場”,休閑區面積不大卻各有特色:邵萬生是時尚的酒吧風,三陽選了小清新的森林系,老大同走原生態簡約路線。提供的服務跟著老字號的特色產品走:邵萬生能就著西班牙火腿“喝一杯”,并計劃根據酒吧的特點,延長經營時間;三陽第一次開設現磨咖啡吧,將新式點心與咖啡組成海派風情下午茶;老大同帶來了小碗小碟的各地大米體驗餐……
“老字號有產品也有文化,有傳承也有創新,希望消費者能放慢腳步品一品。”幾家老字號的負責人幾乎都表達了這個意思。他們說,組團開新店并不意外,因為四家店都是供銷社系統的好兄弟,又都總部在黃浦區的中華老字號,四個新店面依次排開,既能資源互補,又能形成氣勢。南京東路步行街東拓為老字號提供了展現傳承和創新成果的空間,高人氣也利于擴大老字號的影響力。
更多資訊
-
浦東引領區建設亟需本土創新人才,陳義漢:鼓勵科研人員“多點兼職”2022.3.9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正式發布,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 打造引領區,人才先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 查看詳情 >
-
一家專業糧食生產經營企業啟航,目前上海規模最大生產水平最高最具完整產業鏈2021.12.28
在蘇北、東北虎林等地區,進一步拓展域外稻米自有生產基地,筑牢產品生態鏈前端。 “瀛豐五斗”“海豐”“樂惠”……這些上海本地品牌大米如今有了統一的“出品人”——光明農發集團。12月28日,距離11月5日… 查看詳情 >
-
寧德時代臨港工廠:預計明年有產出貢獻,上海高端裝備產業要破7000億元2021.12.21
《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出爐 記者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已于近期完成編制并正式發布。《規劃》明確,到2025年,上海初步建成具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 查看詳情 >
-
20年間,這家日資零售企業在華開店時間從半年縮至20天,還提出萬家店目標2021.12.15
國內零售行業正處于新一輪的變革和增長之中。 中國入世20年,也是中國零售業迎來全面對外開放的20年。20年來,外資零售商們在政策的東風下爭相搶占市場。日本羅森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零售企業,門…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