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瑩櫻:浙大學霸女生創業界年少成名,如今要把中國服裝設計師作品帶向國際
來源:上觀2020.10.12

在創業界,顧瑩櫻可以說是“年少成名”。
2006年互聯網創業圈方興未艾。顧瑩櫻在浙江大學讀大二,她入學時作為尖子生被選入竺可楨學院創新與創業管理強化班,彼時跟著一幫大三學生參加創業大賽,得了國家大賽銀獎,當年主講項目的視頻至今仍是學弟學妹們的“必看經典”。
2007年,正讀大三的她開始第一次創業,校友四人在杭州創辦一家科技公司,作為國內第一波進入MMO(大型多人在線游戲)的開發公司,他們洞見了手游藍海市場,開發的角色扮演游戲廣受喜愛。因此,她從游戲公司獲得人生第一桶金。
2011年互聯網界開始涌現各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她研究生畢業后開始做“天使投資人”,專注于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創業項目,“砸”中的51信用卡管家一舉獲得百倍收益。
2012年,移動互聯網興盛“前夜”,她轉戰上海二次創業,搭建的“穿衣助手”APP成為全國最大搭配社區,四年積累5000萬用戶。
2017年初,各種互聯網創業項目如雨后春筍,資本正在變得越來越謹慎。她再次創業打造“ICY全球設計師平臺”,用了一年時間實現近億元銷售額,如今她全身心投入這個平臺,首次對外募資就獲得復星投資集團和36Kr集團的投資,目前估值5億元。
1985年出生的顧瑩櫻,踩在互聯網發展的節拍上,出道早,致富也早。作為一個連續創業者,她永遠保持著創業者的高度警覺,為了防止自己“飄飄然”,她會督促自己做兩件事:一是復盤過去,找到除運氣之外的成功要素;二是尋找未來,尋找能重新激動起來的事。
如今,坐在記者面前的年輕姑娘,身上依然有股學生氣。她所理解的“創業”,就是一個提出假設并驗證的過程。
這種理念下打造出的創業產品,是否真的如她自己所說“為行業創造了價值”?又是否能為上海打造在線新經濟高地提供一些借鑒經驗?我們試圖從與她的對話中尋找答案——
記者:賣衣服的電商平臺很多,其中不乏巨頭,垂直平臺ICY的機會在哪里?
顧瑩櫻:互聯網的上半場是信息傳遞,巨頭已經分走了“流量紅利”,剩下的都是較重的模式,意味著不容易做起來,也意味著壁壘很高、價值很高。
ICY成立之初就定位在集產品供應鏈、渠道銷售和品牌推廣為一體的產業賦能平臺,希望用中國供應鏈來支持全球的設計師。我們發現,近年來在時尚領域,獨立設計師品牌很受年輕消費者喜歡,但他們很難跑通產品供應鏈、銷售渠道和用戶觸達等規模效應明顯的復雜環節。為了幫助獨立設計師完成從好設計到好產品、從好產品到好商品的痛點,平臺通過和設計師品牌聯名合作,讓獨立設計師能專注設計,平臺則負責打造產品,并通過數據化的柔性供應鏈降低成本,讓設計師產品價格更能被年輕消費者接受,更具備商業價值。一般來說,設計師品牌服裝均價在3000元-6000元,而ICY產品價格區間在500元-1000元,普通消費者也能承受。
目前我們已簽約的設計師在400位左右,今年還會深度孵化100位設計師,完成從單款合作到collection(集合品)的轉變,幫助設計師建立獨立品牌。這是我們正在做的獨一無二的事,沒有其他平臺做這樣的嘗試。
記者:你們提出的“服裝出版社”概念,聽起來頗有意思。
顧瑩櫻:是的。ICY引入了“版權”概念,設計師提供的單件樣衣即設計版權,平臺在采用其設計后,會以銷售分成的合作方式與設計師結算。整個模式類似于出版商和作家,銷量越高,版權費也就越高。平臺尤其看重設計師的原創版權,為設計師開啟了維權特別通道,提供專業法務團隊協助。
記者:你說你們更像是一家時尚數據公司,數據在整個鏈路中起到什么作用?
顧瑩櫻:的確,我們其實更像是一家時尚數據公司。雖然在服裝領域,但我們的設計是通過眾包方式實現,我們希望連接好的設計和消費者,所以ICY做的是連接者的角色。通過銷售數據做供給資源的配置,這是ICY的核心。
我們有兩個自研的數據系統:智能買手系統和智能補貨系統。“智能買手系統”是通過收集海量數據確定時尚流行的整體維度,為每件衣服打上標簽,并對流行度進行評估,從而輔助ICY買手團隊選擇產品;“智能補貨系統”則在產品上架7天-14天后,綜合銷量等數據生成曲線,再模擬出售賣季的整體銷量,根據現有庫存、制作周期決定合理的進倉速度。我們與全國20余家工廠建立合作,可小批多次補貨,15天-20天完成生產。
記者:這種模式聽起來不錯,但今天的互聯網流量越來越分散,很多電商平臺都面臨“流量瓶頸”,平臺用什么去吸引消費者、獲取流量?
顧瑩櫻:為聚合更多流量,我們還打造了一個KOL(關鍵意見領袖)生態體系,由明星、時尚媒體和時尚博主構成。目前吸納了1000多位KOL。
今天的流量越來越分散,而流量的背后是每一位消費者的注意力和真實需求。我們的用戶群體以25歲-35歲女性消費者為主。過去的“白領”一詞已經無法精準定位她們,我們選取了獨立、自信和欲望三個關鍵詞描述用戶,最后創造出“進擊的新職人”的用戶精準畫像。同時,平臺定位為“職場的助力和陪伴”,為消費提供“每天穿什么”的決策,讓她們通過服裝表達情緒和生活態度。
記者:你們從2018年開始就走進了紐約時裝周,后來還與故宮合作推出聯名款,讓我們看到中國服裝文化正在走向世界。
顧瑩櫻:走進紐約時裝周,是對我們很大的突破。2018年9月,我們首戰2019年春夏紐約時裝周,與4位中國設計師展示聯名款,傳遞 “設計不是少數人的特權,而是所有人的日常”這個理念;第二年,我們與“北京故宮宮廷文化”合作,推出“東方吉服”設計系列,由4位設計師擔綱推出 “秦俑漢彩”“唐仕纖裳”“宋瓷天青”“清韻鶴影” 4組設計,把“東方美學在紐約”的美學復興行動帶到時裝周上,展示來自中國的設計力量,在國際上特別受歡迎。
這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和突破。我們希望設計師能對東方美學有個基礎認知,在此基礎上發揮個性,設計出符合日常穿著的“吉服”。其中有位設計師特別去故宮觀摩故建筑和展品,從那些精美的窗框、飛檐和花卉中找到靈感,她的設計取名“花筑盛世”,回潮了漢服婚禮吉服中的花卉紋樣等等。
記者:平臺發展三年多,就能有這樣的成績實在不易,對于未來有什么樣的規劃?
顧瑩櫻:我很看好未來5年-10年設計師品牌崛起的消費現狀。消費者對個性化服裝的要求有利于獨立設計師品牌的成長,ICY的優勢正是能夠在于能夠提供一個品牌擴圈、銷售和供應鏈的橫向平臺。
最近我們在西藏中路來福士廣場開出全球首店,實現線上線下聯動。我們會運用“大店邏輯”,把線下空間打造成一個品牌體驗空間。未來三年,計劃自營100家以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的線下空間,聯合運營200家主要輻射二、三線城市的線下空間,共享線上線下用戶,全面打通地區零售體系。
更多資訊
-
浦東引領區建設亟需本土創新人才,陳義漢:鼓勵科研人員“多點兼職”2022.3.9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正式發布,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 打造引領區,人才先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 查看詳情 >
-
一家專業糧食生產經營企業啟航,目前上海規模最大生產水平最高最具完整產業鏈2021.12.28
在蘇北、東北虎林等地區,進一步拓展域外稻米自有生產基地,筑牢產品生態鏈前端。 “瀛豐五斗”“海豐”“樂惠”……這些上海本地品牌大米如今有了統一的“出品人”——光明農發集團。12月28日,距離11月5日… 查看詳情 >
-
寧德時代臨港工廠:預計明年有產出貢獻,上海高端裝備產業要破7000億元2021.12.21
《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出爐 記者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已于近期完成編制并正式發布。《規劃》明確,到2025年,上海初步建成具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 查看詳情 >
-
20年間,這家日資零售企業在華開店時間從半年縮至20天,還提出萬家店目標2021.12.15
國內零售行業正處于新一輪的變革和增長之中。 中國入世20年,也是中國零售業迎來全面對外開放的20年。20年來,外資零售商們在政策的東風下爭相搶占市場。日本羅森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零售企業,門…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