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品牌“東海電腦”重出江湖,未來三年實現年產能30萬臺
來源:上觀2020.11.16

有多少人還記得“東海電腦”?那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PC機的一代經典,與浪潮、長城一起創造了三足鼎立時代,并曾兩獲得國家產品質量銀獎。
然而,隨著20世紀90年代中期大量外企涌入中國PC機市場,加之國企創新滯后等因素,導致東海電腦自行研發速度跟不上市場更新速度,陷入困境,在電腦市場銷聲匿跡。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11月13日從上海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聯盟獲悉,這一上海老品牌如今又以嶄新的姿態回來了。自9月以來,“新東海”產量已經超過1萬臺。全新推出的“東海”系列電腦、服務器和工控設備,一改過去“缺芯少魂”的尷尬,全方位應用上海的CPU芯片和國產操作系統軟件。
幾年前,原東海電腦的生產者——上海電子計算機廠的一批工程師懷揣國產自主計算機重新崛起的夢想,創立了上海儀電智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上海信創聯盟等牽線搭橋下,與我國自主X86架構CPU領軍企業上海兆芯合作,開發內置國產CPU芯片的計算機,并逐漸進入政府機關、金融能源等領域。
隨著產品逐漸成熟,一直懷有深厚情節的這群老“東海”人,希望能夠重新激活沉睡的“東海電腦”。而對于如何盤活老品牌,上海國資部門也一直在思考,將其作為推動國資國企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今年1月初,上海國盛集團正式將“東海”品牌授予上海儀電智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希望再現“東海”輝煌,激活老品牌價值。
目前,新“東海”產品全部搭載由上海兆芯自主研發的開先和開勝系列通用處理器芯片,搭配銀河麒麟等國產操作系統,性能水平與市場上國際主流水平相當,可充分滿足用戶工作需求。
以東海XTD30系列臺式機為例,這是“東海”基于新一代開先KX-6000系列處理器打造的高性能國產PC機,采用了相對主流的塔式機箱,能夠為整機帶來更出色的擴展性,包括顯卡、內存、硬盤升級空間等,具備更加簡易的硬件維護條件。同時,基于兆芯國產CPU的兼容性與可靠性,東海XTD30系列臺式機可支持中標麒麟、中科方德、深度等國產操作系統,以及Windows系列操作系統,兼容各類主流軟硬件產品,為相關應用的國產化無縫遷移提供了基礎和條件。
在擁有“東海”品牌授權后,上海儀電智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也改名為上海東海智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并已在浙江嘉善建設了年產10萬臺設備的生產基地,未來三年將會把年產能提升至30萬臺。市場認為,隨著國家對信息安全的日益重視,搭載了“中國芯”并運行在自主可控的國產化操作系統之上的東海電腦,將在黨政部門、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以及金融等領域具備廣闊市場。
為更好構建產業生態鏈,上海信創聯盟日前還牽頭兆芯和麒麟軟件成立聯合實驗室,強化“芯片+操作系統”基礎平臺,吸引更多產業鏈企業開展應用適配和技術攻關,打造更多像“新東海”一樣自主可控的信息化產品。 上海市經信委方面表示,下一步上海將持續打造產業生態,積極對接國家工信部等部門,結合長三角一體化聯動機制,在上海設立新創產業基地,形成較為完善的信創產業集群,推動上海企業參與自主生態產業鏈建設。
更多資訊
-
浦東引領區建設亟需本土創新人才,陳義漢:鼓勵科研人員“多點兼職”2022.3.9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正式發布,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 打造引領區,人才先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 查看詳情 >
-
一家專業糧食生產經營企業啟航,目前上海規模最大生產水平最高最具完整產業鏈2021.12.28
在蘇北、東北虎林等地區,進一步拓展域外稻米自有生產基地,筑牢產品生態鏈前端。 “瀛豐五斗”“海豐”“樂惠”……這些上海本地品牌大米如今有了統一的“出品人”——光明農發集團。12月28日,距離11月5日… 查看詳情 >
-
寧德時代臨港工廠:預計明年有產出貢獻,上海高端裝備產業要破7000億元2021.12.21
《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出爐 記者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已于近期完成編制并正式發布。《規劃》明確,到2025年,上海初步建成具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 查看詳情 >
-
20年間,這家日資零售企業在華開店時間從半年縮至20天,還提出萬家店目標2021.12.15
國內零售行業正處于新一輪的變革和增長之中。 中國入世20年,也是中國零售業迎來全面對外開放的20年。20年來,外資零售商們在政策的東風下爭相搶占市場。日本羅森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零售企業,門… 查看詳情 >